亲人去世第一年什么时候上坟(亲人死了第一年上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临近,又到了祭祀祖先,缅怀先辈的时候了。在看重礼法的古代,清明扫墓也有很多的讲究,比如“扫墓不过四代,上坟不过未时”这句俗语,就蕴含着一定的道理。
何为清明
上古时代,人们已经开始进行各种祭祀祖先的活动。不过时间并不固定,有的是春季,有的则在秋季。
春季祭祀祖先好理解,毕竟春回大地之时,是生机盎然,万物复苏,阴盛阳衰之际。古人坚信这一时节是万物吐故纳新的时候,人们既可以郊外踏春,欣赏春天带来的生机以及景色,也可以通过祭祀祖先达到家族凝聚的目的。
至于秋季祭祀,许多人认为秋季万物凋零,是一个伤感的时节。尤其是秋风落叶的悲凉场景,容易唤醒人们对亲人的思念。
所以最初以秋季这个时间祭祀祖先为主。
不过随着儒家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天地人”的和谐,讲究顺天应时,遵循自然的思想。
春季万物复苏,野草生长旺盛,各种动物的巢穴也日渐增多,而春季祭祀祖先,就可以给祖先的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也就是所谓地上坟。
说得直白一点,中国文化以积极向上为主,这就和秋季祭祀时的消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毕竟古人祭祀祖先,除了缅怀,更多的是寻求祖先的庇佑。
所以日子久了以后,清明扫墓的习俗就定了下来。
当然了,秋祭的习俗也有所保留,正所谓“思时之敬”,春秋二祭,也是自古有之。
至于“扫墓不过四代,上坟不过未时”这句俗语,上一句的字面意思大概是,扫墓上坟时,只要祭祀父亲、祖父、曾祖父和高祖父,这四代即可。
而下一句,则规定了时间,不能在未时之后扫墓祭祖。
扫墓不过四代,何意?
上半句有两层含义。
第一乃循环的意思。
正所谓“穷富不过三代”,祖先的庇佑并非无穷无尽,一位祖先只能庇佑四代以内的子孙,若是超过了四代,祖先也无能为力。
要明白,俗语一般流传于穷苦百姓之家,对于富贵人家的祖坟,别说四代,上追十数代都有可能。
可穷苦人家在天灾人祸等现实问题之下,甚至过着四处飘荡的日子,能上追四代已经不易。
第二,古代埋葬逝者,并非随便找一个地方挖个坑埋掉就好,需要埋在有名之地。
还记得朱元璋父亲去世时,他苦苦哀求地主可以赐予他一块土地来埋葬父亲吗?遭到拒绝之后,他只能拿一张草席将父亲随意埋葬。
换句话说,他的父亲成为了孤魂野鬼,凄惨非常。
那么为何会有这样的习俗呢。
这一点非常好理解,古代虽然地广人稀,但被开垦出来的土地都是有主之地,也就是私产。这些土地可以变换主人,也被官府登记,所以寻找起来非常方便。
若是将逝者埋葬在这些土地之中,不仅可以独享土地的使用权,不会出现和别人共用土地的局面,也便于祭祀,能够受到后世之人的香火供奉。
可若是埋葬在无主之地就很难寻找,尤其是附近有多个其他人坟包的时候,甚至无法分辨自己祖先的坟墓位置。
这种情况别说是古代,就是近代也时有发生。
就拿自贡公墓来说,管理人员每年清明都会遇到找不到自己祖先坟墓的求助之人。因为公墓中埋葬的人太多,这些人又不是经常扫墓,因此只记得大概的位置,具体的位置已经记不清了。
最要命的是,他们手中的安葬证也因为各种原因弄丢了,所以每年清明节,工作人员都非常忙碌,要漫山遍野地帮助这些求助者寻找墓地的位置。
这还是在有墓碑和照片的情况下都很难找,更何况是古代,穷苦之人连墓碑都竖不起。
所以,拥有一块自己的土地来安葬祖先,显得格外重要。
不过穷苦之人即便拥有自己的土地,面积也是少得可怜,因此四代人基本就是极限。
上坟不过未时,何意?
未时,按照古代的时辰来计算,是午后阳气逐渐衰落的时候。
众所周知,古人相信阴阳之说,“死为阴,活为阳”。午后阴气开始反噬,因此古人觉得这个时候上坟,会对运势和身体造成伤害。
其实这是表面的意思,更多的则是人们对于孝心的重视程度。
正所谓“一天之计在于晨”,一个孝子若清明时节都躲懒,要到未时以后才去祭祖,这不符合当时礼教,也是对祖先的不敬。
为了提醒后辈,这才总结出了这句俗语,目的是要提醒世人不能忘本,不能忘记祖先的生养之恩,在每年一次的清明节,一定要第一时间前去祭拜上坟,不仅体现了孝心,也可以帮助自己积累福泽。
科学与迷信
对于清明上坟的习俗以及相关的俗语,许多人认为这都是迷信。
如果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
祭祖并非是承认神鬼地存在的一种迷信活动,相反,祭祖是一种庄重且神圣的仪式,是对祖先努力的肯定,是对祖先亲情的缅怀,是人性使然。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声明: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其实祭祖先是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寄托和怀念。
就好比这句俗语,只不过是一种对清明祭祖时“礼”的方式方法,即便是现代人,也应该从中学到古人在祭祖活动中,唤起家族凝聚力的效果,以及认同感的促进。
参考资料:《俗语大全》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