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猪价预测(2020下半年猪价走势如何)
猪价反转至少要等到2023年上半年
朱增勇及业内专家预测,猪价反转至少是2023年的上半年,那个时候整个供需的形势可能会有所好转。另外其他的一些影响消费的因素,比如新冠疫情,这些因素在2023年已经得到缓解以后消费有所提振。预计到了2023年的二季度猪价可能会进入新的周期。
但是从短期来讲的话,因为去年年底整个能繁母猪产能的去化幅度并不是特别大,另外就是尽管淘汰了一批能繁母猪,但是在淘汰这些落后产能的同时,也提升了整个能繁母猪的效率。所以从今年四季度来讲的话,即便是供给同比的增幅有所趋缓,但是这个应该也是在一个小的范围之内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今年整体的均价应该还是处于亏损的状态。
但是今年还面临两个问题,就是饲料整个成本可能会保持高位,甚至还会出现上轮这种局面。所以今年上半年还会出现能繁母猪产能的二轮的调减,那么这个调减就会影响11个月左右以后的商品猪供给,也就是会影响到2023年的商品猪的供给。从全年的整个猪价来看的话,预计高点会出现在今年的12月份,高位可能会在18元/公斤左右,八九月份可能处于反弹的一个阶段,但是整体而言的可能还是在盈亏平衡点就是16元/公斤左右波动的状态,到四季度可能才会有全年的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出现。整体而言,全年的整个养殖收益还会处于亏损的状态。
另外从生猪存栏指数和能繁母猪存栏指数的角度来讲的话,虽然在十三五中后期我们整个生产主体的结构才发生明显变化。从规模场的角度来讲,整体的规模场的整个产能水平跟2017年就是常态下的水平相比已经增长了将近40%,能繁母猪的整个存栏水平跟当时相比的话,增加了20%左右,生猪出栏增加了30%左右。另外一个就是从整体的龙头养殖企业来讲,因为2021年龙头养殖企业在全国整个出栏水平中基本占到15.6%,预计在今年可能会接近20%的水平。所以从整体的产能判断的角度来讲的话,还是要更多的关注这部分龙头的或者是规模以上养殖场的产能变动。
另外一个从能繁母猪饲料的角度来看,因为之前我们对饲料的产量跟能繁母猪存栏的整个下降幅度进行了对比,其中讨论的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在猪价下行的时候,相当一部分的养殖户可能会减少配合母猪料的使用,所以相对来讲,整个能繁母猪产能下降的幅度可能就会低于整个母猪料产量的下降幅度。因为从商品猪存栏和仔猪料产量反映的存栏数据来看,它在去年的四季度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甚至还出现小幅回升的状态,这可能是猪价下行导致了一部分养殖户减少了对于母猪料的使用,所以导致母猪料整个产量的下降幅度比实际的要高一些。以上就是我对整个猪肉收储以及猪周期和猪价走势的一个预判。
问答环节
1、关于能繁母猪效率提升,具体是体现在哪些方面,跟几年前相比差距有多大?
朱增勇:从能繁母猪的角度来讲,基本上现在能繁母猪的产能已经处于恢复状态了。就是说在2019-2020年的话,因为当时有三元杂以及超级服役的这部分能繁母猪,所以当时整体的能繁母猪的效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在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超级服役以及相应的三元母猪的淘汰,当然可能一部分养殖户还只留存了一部分,但是这个比例应该已经下降到10%以内了。其实从整个规模场的角度来讲的话,基本上PSY平均水平已经能够回升到17-18的水平,就是基本已经恢复到非瘟之前的水平了。
2、请问最近一轮能繁母猪去产能主要是散户还是规模场?
朱增勇:主要还是散户和小户去的多。一开始我们提到了,其实从规模场能繁母猪的角度来看,他去产能主要还是在去年8月份到10月份,高峰期是在9月份和10月份,环比的降幅都超过了1%。在最初的8月份和11月份环比是略降的状态,到了12月份甚至是环比有些略增的幅度。但是从中小规模户的能繁母猪存栏而言,从6月份开始就一直在下跌。9月份到10月份,环比的降幅都超过了2%。比如说9月份到11月份下降比较多,但是到12月份随着猪价的反弹,环比降幅又收到1%以内。另外从不同区域来看,北方区域去化的速度要比南方更快一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猪价下行叠加一部分地区可能在部分时间段发生的动物疫病,导致一部分能繁母猪的去产能。
3、近期很多质疑在于规模场的经营不如散养户,包括近期披露的上市公司亏损严重,那么在测算2022年计划出栏时是否需要打折扣呢?
朱增勇:成本的话,我觉得如果是单纯的从整个的流动成本来讲的话,实际上规模场应该会相对更低一些。但是叠加其他的像财务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这部分,那么他的整个的成本肯定会比散户更高。但我觉得这目前也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像散户、小户的话,整体而言,可能他们关注的更多的还是流动成本。但实际上如果你加上一些劳动力成本这些因素在内的话,其实他们的成本并不低。而且我觉得这种成本的分化我觉得也只是暂时现象。
从中长期来讲的话,未来整个养殖的成本的下降还在于这些龙头养殖企业。当然从绝对成本的比较的来看的话,还是中等规模户
一END一
欢迎点赞 关注 转发 赞赏
(更多投研内容可关注公众号《投研锋向》留言获取,或加入社群,体验更多0预期差纪要信息)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