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南宁放烟花范围(2020年南宁可以放烟花吗)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罗宁 通讯员 卢明发 覃玉婷)南宁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全流域“一盘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创新监管强化治理,不断巩固提升首府生态优势,守护好绿城这片碧水蓝天。2021年南宁市主要流域二类以上水质占比、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及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均实现100%。市境内主要流域保持“二类水入境、二类水出境”;2020-2021年,南宁城市水质在全国33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前列,连续两年位居省会城市第二名,2022年全市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不断巩固“广西绿水青山金不换”成效。

南宁市:创新监管强化治理 促进人水和谐共生

南宁市沙江河一角。

坚持依法治水管水 持续推动河湖管护法治化建设

为推动河湖管护法治化建设,提升监管效能,近年来,南宁市先后出台《南宁市大王滩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南宁市水土保持若干规定》《南宁市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2022年,南宁市又开展《南宁市城市内河湖泊管理条例》《南宁市邕江两岸滨水区域条例》立法,修订《南宁市郁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和《南宁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不断夯实依法治水管水的基础,持续推动河湖管护法治化建设。

坚持目标导向 持续强化河湖空间管控效能

一是南宁市不断完善修订河湖管理范围线及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复核河湖划界成果,合理规划岸线功能区,并同步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在“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明确目标要求,推进“三区三线”中形成“闭环”信息数字化监管。二是强化河湖“四乱”问题及妨碍行洪安全问题整治。2022年4月,发布南宁市第2号总河长令,明确整治责任、措施和完成时限,强化河湖管控及其岸线空间利用。2022年持续推进整治“四乱”问题101个、清理河湖垃圾3161.055吨,清理菜地3.94万平方米,有效削减面源污染。强化河道采砂监管,2022年以来共开展执法巡查71次,巡查里程8117.3公里,巡查水库面积342平方公里,现场制止违法行为5人次,下发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15份,立案14起,结案8起。三是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机制。2020年9月起,南宁市建立“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在市领导担任河长的21条河流和6个湖泊流域,设立相应的河道检察长,建立“河长+检察长”组织体系,推动“河长+检察长”从“有名”到“有实”的转变。同时推进农村小流域综合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及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建设更秀美乡村。针对河道非法采砂突出问题,2021年以来,南宁市联合百色市、崇左市、河池市结合郁江、红水河采砂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加强对问题易发多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江段和敏感水域进行暗访巡查,积极探索河道采砂管理联合机制。此外,南宁市还注重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全市水利、城市管理、海事、农业农村、公安等河长会议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开展打击郁江非法采砂犯罪专项行动,对查处非法采砂、非法运砂时发现的涉砂犯罪线索,及时移交公安机关依法查处。南宁市积极运用“互联网+河长制”促进河湖长制工作智慧化管理,新建完成水质自动化监测站点27个,以信息化精准打通治水护河“最后一公里” ,提升治理效能。

强化河湖长领导 加强组织协调

南宁市不断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落实河长2901名、湖长38名,聘请社会监督员、“民间河长”727名,实现四级河长、湖长全覆盖。一是进一步规范河长履职。每年召开市级总河长会议,剖析存在问题,研究落实工作措施。市级河湖长坚持每季度开展巡河巡湖,督促各县、乡、村级河湖长规范履职。今年制定2022年南宁市河湖长制考核评分细则,提升监管效能。二是落实河湖管护协调职能。2022年1月起,市河长办每月对建成区开展1次黑臭水体治理及“清四乱”帮扶指导;每季度对 15 个县(市、区)、开发区开展1次“清四乱”帮扶指导。南宁市河长制信息化监督管理平台共处置河道漂浮垃圾、水体颜色异常、公示牌破损等14类问题7450个,下发处置指令840个(次),加快问题整改。三是加强河长会议成员单位的联动协作。按问题类型,组织联动河长会议成员单位开展月度巡河、重大河湖问题督导,破解河湖重点难点问题,提升水生态环境。四是今年8月31日印发《南宁市创建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湖长制标准化管理县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建设总体要求、建设标准、实施步骤、评定程序和保障措施,持续改善全市水生态环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河畅景美奏乐章

近年来,南宁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督促河湖长工作的落实,截至2022年9月底,累计巡河巡湖约66.57万人次,帮扶指导468次,有效解决一大批河湖重点难点问题,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南宁市以那考河为内河治理样本,融入统筹协调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坚持“全流域治理”和“海绵城市”相结合的“一条龙”治水理念,按照“治污补水,修复生态”的技术路线,实施了河道整治、河道截污、建设再生水厂、河道补水、景观绿化、海绵城市建设、智慧信息监控等七项子工程,为城市内河治理建立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范本。市区建成区原有38个黑臭河段99.4公里除疴去疾全面消除黑臭;先后打造了沙江河、五象湖、大王滩水库等16条美丽幸福河湖。同时,将河道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相结合,持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兴宁区那考河城区级副河长符煜中介绍:“我们严格落实河长制。那考河面貌持续改善,河底、河岸丰富多样的植物,吸引白鹭、水鸭等野生鸟类在此安家、栖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那考河、邕江两岸各主题公园、沙江河、心圩江、马山县乔老河、大王滩水库等成为市民和外来游客闲游信步的场所,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不少市民带着小孩、约上三两好友,在江河湖库边的绿地上搭帐篷、晒太阳、吹江风、赏美景、享野餐,观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美景,尽情享受片刻难得的惬意,分享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红利。

下一步,南宁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找准工作发力点和着力点,强化河湖长制、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为目标,构建起“党政领导、部门协调、社会联动、群众参与”的全民治水新格局,不断推进“民间河长”“河小青”“企业河长”等巡河志愿服务队伍,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巩固南方生态屏障,促进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编辑:李慧婷

值班编审:卢超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