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最低温度(2021年北京最高温度)

这真是2022年最好的消息了,虽然本来应该来得更早一些。

根据我们记录的北京轨道交通数据,北京地铁和京港地铁运营的北京轨道交通客流量已经突破700万人次。

北京:终于把疫情留在了2022年

图1:北京近日轨道交通客流量

据北京日报报道,2022年全年北京轨道交通客流量是30.68亿人次,可知日均客流量是约840万人次:

北京:终于把疫情留在了2022年

很明显,扣除现在大学生已返家或者未复课、中小学和幼儿园尚未全面复课、外地人以及游客尚未充分返回等因素,本地通勤与日常出行客流已经全部恢复

参考图1,这一段的数据记录告诉我们:

从新十条发布的次日12月8日起,北京轨道交通的客流量逐日下降,于12月15日达到最低点:172万人次。这一天就显然应该是北京疫情的最高点。

此后迅速恢复。从12月19日周一开始,地铁流量开始迅速回升,仅仅一周后的26日,客流量就突破600万,显示北京在疫情最高峰的一周后就已经迅速恢复了八成。

从地面交通看也是如此。12月26日上午,据北京日报,继一个半月后,北京全路网的交通压力首次达到中度拥堵等级;8点30分,三环以内道路的拥堵指数更是达到严重拥堵级别。12月26日晚上,北京道路一个半月来首次再现晚高峰严重拥堵。

北京:终于把疫情留在了2022年

这是网友当天晚上拍摄的北京国贸桥一带晚高峰的“盛况”:

021年北京最低温度(2021年北京最高温度)"NOzPH2EyZ1Q%3D” img_width=”640″ img_height=”959″ inline=”0″ alt=”北京:终于把疫情留在了2022年” onerror=”javascript:errorimg.call(this);”>

从以上数据分析也可以看出,北京本轮疫情从感染到康复的平均周期是七天:放开后第7天达到疫情最高峰,随后一周迅速恢复到平时的80%,再一周就已经完全恢复,社会生活完全稳定在正常的水平了。

目前综合各地消息,保定、成都、广州、重庆等也按着这个节奏正在迅速恢复中。这样有理由预计,至少省会城市和较大城市,有望在春节前完全走出疫情、彻底恢复,迎来崭新的兔年。

最常被问到的问题。

北京的急诊和殡仪馆…?

首先告诉大家,根据这两天官方媒体的消息,北京的医院、急诊、救护车需求已经逐步恢复到往常的水平。殡仪馆的消息也一样,目前已是往年的水平,没有非常特别的异常。

当然,“往年的水平”不是不忙碌。历年这个季度,急诊、急救乃至殡仪都是一年中的最高峰,通常是其他季节的5倍:

021年北京最低温度(2021年北京最高温度)"NLaIO%2FmAvR9dC%2B0SXzkFk%3D” img_width=”640″ img_height=”903″ inline=”0″ alt=”北京:终于把疫情留在了2022年” onerror=”javascript:errorimg.call(this);”>

据北京市官方公告的数字推算,北京2021年一共死亡了约11万8000人:

021年北京最低温度(2021年北京最高温度)"Nj3El8%3D” img_width=”640″ img_height=”178″ inline=”0″ alt=”北京:终于把疫情留在了2022年” onerror=”javascript:errorimg.call(this);”>

根据上面两个数字可以推算出,在没有疫情的时候,北京每年12月、1月、2月三个月的日均死亡人数也达到约815人,其他时间是163人。这样,在此期间的半个月里,累计死亡人数会达到1万2300人!所以,很多北京市民向我提起,往年这个时候去医院看急诊也都很拥挤,殡仪馆也是要排队的。

而今年,在12月8日开始的半个月,如前所述,疫情正在流行,医院、急救、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大量阳性,与此同时又遇上了年年会有的高峰,比往年更加拥挤可以想见。

但没有数据支持有大量的超额死亡。重症住院人数也已经在同步大幅度下降。

有后遗症吗?会有二次感染吗?

迄今为止,一个都没听说。包括张文宏医生在内的多位靠谱科学家和医生也反复说过了:长期后遗症根本不会有。目前重症的基本是继发的细菌(而不是病毒)感染造成的普通肺炎,有办法治疗的。

北京:终于把疫情留在了2022年

北京:终于把疫情留在了2022年

021年北京最低温度(2021年北京最高温度)"No4yEy6Z1DE4%3D” img_width=”640″ img_height=”352″ inline=”0″ alt=”北京:终于把疫情留在了2022年” onerror=”javascript:errorimg.call(this);”>

北京:终于把疫情留在了2022年

至于二次感染,起码也得是半年后、如果有新的毒株出现才可能。但是新冠毒株似乎已经进化到了比较稳定的高级阶段。而且目前看来,二次感染只会越来越轻微。感染多次以后会更严重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临床证据支持。

感谢大家陪伴了又一年。终于告别了疫情的一年,值得记住。

如果您居住的地方疫情还没有过去,不要着急,不要恐慌,也不要听信那些来自“便利店”的栩栩如生的谣言。相信科学:疫情即将过去,不是一周,就是半个月。

新年快乐。

#头条创作挑战赛#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