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生意商机(2020年生意商机)
大部分人做投资
其实都是投的债务
NF3Nx%2FU%3D’>视频加载中…
如果你很保守
做做固定收益的低风险
如果你喜欢刺激
应该看看下面这些产业
一、
茶饮科技的募资之战
蜜雪冰城2022年申请IPO募资中,有2.7亿元计划用于数字化构架项目建设的投资。这个项目计划围绕他们的门店管理及消费端、中后台运营、硬件储存和计算能力三方面全方位数字化体系的构建。这让我们是不是首先想到了瑞幸?
而星巴克计划未来三年,也计划花14.6亿人民币(2.2亿美元)架构星巴克中国首个专属数字技术创新中心的投入。相较消费零售领域的其他赛道,咖啡茶饮是2022年数字化预算整体更充足的赛道。
虽然公司都在裁员,但是数字化的部门却在增加人员。面对过去反复的疫情封控,更昂贵的人工和原材料,以及疲软的消费环境,2022年咖啡茶饮品牌纷纷抓住了“数字化”作为内卷竞争下的救命稻草,从人、货、品、场、钱五个关键维度开源节流。
都说咖啡茶饮赛道内卷,而面对疫情后即将更新的消费场景,以及物联网、大数据各项基础技术在该赛道的成熟应用,这个行业或许将来迎来新的颠覆机会。
2022年,消费行业在营销端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预算的剧烈收缩。因此,在获客成本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品牌通过自有小程序、App、短视频本地生活营销,获取更便宜和精准的流量。
因为第三方外卖平台的满减优惠政策,伤害了不少咖啡茶饮品牌的利润。11月,多家知名茶饮品牌取消外卖平台满减折扣,包括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等,满减均改为50-1、70-1或者直接取消。
不少品牌在2022年积极通过自有微信小程序、APP等渠道,拓展线上外卖场景,扩大自身服务半径。特别是微信小程序依托于微信生态的社交属性,更利于品牌沉淀私域、传播裂变。?
在1月3日喜茶发布的《喜茶这十年》品牌10周年报告中提到,喜茶会员总数超6300万,2022年新增会员数达1300万。相比于2018年“喜茶GO”小程序上线之初,2022年消费者点单等待时长共减少了超1000万小时。
瑞幸咖啡的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私域用户累计超过2000万,社群数量超过3.5万个。通过私域流量,用户的月消费频次提升了30%,周复购人数提升了28%,MAU提升了10%左右。在私域流量用户下单超过3.5万杯,如果信息提醒后,还会再度促单10万杯以上,相当于每个门店多出14杯。
这两家品牌可以说是自有渠道的“天花板”案例。目前喜茶的线上自有渠道贡献率达到60%-65%,瑞幸已有超过70%的业务是通过App交易带来,另外还有20%来自小程序点单。当然,全行业来看,真正能把自己的小程序和数字化平台做的比较好的品牌非常少。
二、
供应链科技的力量
同样从茶饮的赛道可以窥见消费供应链的商业发展。神奇的是,多家包材、食材的上游供应商在2022年上市,这真是为品牌敲响了供应链建设的警钟。从利益上来讲,2022年销售端获客越来越难,咖啡茶饮品牌都要从供应端找利润。
蜜雪冰城既要保证在消费者端的绝对低价、以保证基本盘和竞争身位,也要在加盟商这里获得足够的利润空间,这就要求其对于供应链的成本控制要求是极高的。
因此,蜜雪冰城通过自建工厂直接供货,自建产地、工厂、仓储物流,已经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将成本压缩到极致。基于庞大的门店需求,相较同类原材料,蜜雪冰城的原料成本能够便宜10%。
瑞幸也选择自建咖啡豆烘焙工厂。它的第二家咖啡烘焙工厂(昆山工厂)已于2022年第二季度签订完成了投资协议,计划总投资1.2亿美元,设计产能3万吨。
不仅在生产源头,即时饮用性和果茶等原材料的存储时效,也要求在物流配送端通过数字化提高效率。2022年,喜茶仓到店控温运输里程 775万公里,大数据规划专属物流车路线4万次,全年原料追溯二维码使用量达8万张,各类发明、设计等创新专利达129项。
茶百道投资建立了OMS、WMS和TMS一体的物流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系统,实现了库存、订单、运输资源、到店服务等全链路数字化转型。奈雪的茶就通过供应链的数字化,做物料端的主动配货,更精细化地对销量本身的预测。
瑞幸自研团队借助数据和算法技术,打造实时信息反馈、智能决策支撑的智慧供应链平台,推动全业务链条的精细化管理及协同运作,实现供应链整体价值的最大化运用。
同时,利用算法技术,智慧供应链平台联动新品发货策略、自动订货策略、智慧仓网规划和调拨模型等,完成端到端全业务流节点打通,协助产品开发策略快速精准响应市场需求。
喜茶开放加盟、瑞幸重启加盟,茶颜悦色走出长沙,星巴克走进县城,无疑是2022年咖啡茶饮赛道的大事件。而这些品牌,全部采取加盟模式。随着出海、下沉的战略成为越来越多品牌的选择,加盟商的管控问题成为横在品牌扩张面前的一道大坎,“钱货一体”的门店数字化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加盟协作与运营SaaS的普及,咖啡茶饮的加盟管控开始走向规范化和效率提升。
相关数字化工具可以把单店模型中的运营指标和方法论用数字表达出来,在开店的不同阶段需要做什么,形成清晰的运营方法和指标,来指导管理者和一线员工。
从消费者能接触的终端场景来看,咖啡、茶饮品牌或许已经足够数字化。但纵观整个行业,中端甚至后端的整个供应链和仓储物流、品控管理上,数字化管理整体还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例如目前新茶饮在采购决策上的数字化程度还相对不高,而这种数字化模式在其他大型高端制造业中已发展成熟。
三、
自动驾驶的投资信心
在资本的寒冬中,自动驾驶赛道的创投风向正在加速裂变。技术方面的突破已经不再成为资本和行业上下游关注的焦点,如何快速落地、如何度过漫长的寒冬成为压倒一切的要务。简单说,投入了就应该赚钱了。
今年国内自动驾驶公司们从资本市场获得支持的难度很大,自动驾驶领域发生融资事件92起,披露融资额累计达178亿元,对比2021年同期,融资起数和融资额分别下降约30%和60%。
虽然,在矿区、港口、大田农业等封闭场景,自动驾驶已经由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树立起一座座商业化里程碑。
不过,在资本重注的高等级自动驾驶领域,市场的悲观情绪还在蔓延。去年底,曾累计融资36亿美元、估值高达73亿,背靠福特、大众两大OEM巨头的自动驾驶独角兽Argo AI突然宣告破产。
活下去成了大洋彼岸自动驾驶公司们的第一要务。相比来说,船小好掉头的大量国内自动驾驶算法公司已经借助L2+级方案的快速落地,在拿到主机厂车型定点后成功上岸。在我的理解里面,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狂暴发展对于他们的贡献巨大。
专业领域的人中有很大比例会由衷地感叹特斯拉对于自动驾驶所作出的开创性探索,但是极少有人会提其他知名自动驾驶公司们做了哪些有益的尝试。
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自动驾驶公司高歌猛进,无论是技术落地、还是商业化融资,市场超级乐观。在2022年,开启了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元年。但身价不断飙升的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却隐晦地泼了盆冷水:广义自动驾驶是一个难题,因为它需要解决现实世界中很大一部分的人工智能问题。没想到会这么难,但回过头来看,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去年7月,曾被马斯克称作世界顶级AI专家的特斯拉人工智能与无人驾驶部门主管Andrej Karpathy宣布离职,他除了直接负责特斯拉AutoPilot和FSD算法团队,还负责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
的开发。大家认为他是遇到了研发瓶颈。
四、
激光雷达的资本灾难
国内造车新势力中以自动驾驶能力见长的小鹏汽车曾表示,2021年四季度辅助驾驶的选装率为20%,同期该功能的实际开通率仅有10%左右。即使不考虑价格不等的订阅费用,自动驾驶也并不便宜,同款车型中带有高级辅助驾驶功能套件的中高配车型往往会比不带此套件的低配车型溢价10%以上。
实际上,除了农业和工业,剩下大部分带有自动驾驶(高级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现阶段其自动驾驶功能的开通和使用数据都能直观反映“鸡肋”指数。所以,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在自动驾驶领域以及相关细分赛道中所拥有的核心专利数量将很大程度影响未来的竞争格局。
全球激光雷达市场的快速变化可以说是这个知识产权之争的缩影。**激光雷达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堪称灾难,Velodyne、Ouster、AEye去年内跌幅已超九成,Quanergy、Aeva、Cepton、Innoviz、Luminar 等公司的市值也至少腰斩。
在乘用车市场,国内激光雷达创业公司在2022年风生水起,关键的胜负手是在半固态、固态激光雷达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本身,国内厂商已经可以和**公司分庭抗礼,在供应链的优势下,无疑具备了更具竞争力的商业化落地前景。
并且,国内主机厂对激光雷达上车的表现出积极开放的态度,这对于本土激光雷达公司当然也是难得的利好。速腾聚创、禾赛、图达通、Livox、华为、一径、探维、北醒光子、镭神智能、亮道智能等公司均在年内达成了预期的商业进展和产品突破。
将视野放大到广义自动驾驶领域,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国内企业已经由过去的时常被动挨打,逐渐与国际巨头们平起平坐。至于芯片和算力,我想它们依然还是在过着冬天吧。
五、
能源和芯片的未来
众所周知,我是最看好能源产业的未来的,哪怕现在储能和能量利用技术并不明朗。大型产业的能源似乎也并不能在短期进行商业化,投资人的信心却并没有动摇。
比如,户用新能源产品和系统服务商“天牧光能”在最近完成了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科院创投领投,绿动资本、宁波政府天使基金跟投。这笔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光伏微型逆变器的研发和生产,以及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关键生产装备的研制。
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持续稳定增长,光伏逆变器作为发电系统中的重要一环,未来的需求将不断扩大,并且其将向着更小巧、更安全、更具功能性的方向发展。
简单说,我们每一个家庭可以成为消费终端的时候,能源这个产业将不再是狭义的大型产业。
而对于芯片产业来说,最近辉羲智能完成超50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项目估值2亿美元,由小米战略领投,国汽投资、凯辉基金、奇绩创坛、金沙江创投等16家机构跟投。
这家公司才成立于2022年4月,公开资料不多。不过根据招聘网站上的介绍,辉羲智能致力于打造创新车载智能计算平台,提供车规级大算力芯片、易用开放工具链及全栈式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杭州、合肥多地设有研发中心。
“前年投消费,去年投芯片,今年投简历”,这是投资圈去年流传得最现实主义的段子。所以只成立了8个月,辉羲智能已经顺利完成天使和天使+轮融资,并引起17家机构“团购”的盛况,除了瞄准的是高端车规级芯片市场,这多多少少靠的还是创始团队的光鲜履历,部分参与“团购”者则沾亲带故,或是校友圈,或是产业圈。
还有一家也值得关注。西恩科技最近完成了千万级天使轮融资,由黑龙江融汇工创独家投资。创始人杨明和尹亮都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有二十年科研经验,承担过驱动自动化、微电子领域的国家二十余项重要科研项目。
西恩科技主要研发微电子和电力芯片,以电力控制为主攻方向。未来,西恩科技的硬件产品主要针对军工、航天等高精领域,主攻高端而非工业通用级别产品。目前,西恩科技的驱动芯片已经完成研发,并进入流片阶段。
相传我国可能要暂停对芯片发展的一万亿投资,具体原因不明。不过从产品生产的角度来看,99%的技术环节都通了,但1%的环节没通,其实就等于生产产品100%实现不了。投入的巨大资金还是没有回报,投资暂缓很可能是要先抓实体经济。
六、
疫情推动医疗健康产业
上周华南地区共发生23起融资事件,较上上周的34起同比下降32.4%;近一周披露的交易总额超21.26亿人民币,较上上周的26.81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0.7%。
融资主要分布在生产制造行业;医疗健康行业披露的交易总额最多,超12.25亿元人民币。融资金额过亿的交易共有6笔,集中在能源电力、医疗健康、先进制造、生产制造等行业。获得天使轮或种子轮融资的项目共有3笔,属于科研及技术服务、人工智能和医疗健康行业。
其中众生睿创引起了我的关注,众生睿创是一家专注于呼吸系统和代谢性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研发与商业化的中外合资企业。聚焦于研发流感、禽流感、特发性肺纤维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等重大疾患的全新疗法。
我预计,对于复杂而周期长的研发来说,其实医疗器械的市场在短期内也许更为乐观。特别是对与医疗耗材,人们更关注的检查、口腔、心肺类的器械。
最近赛乐医疗完成了数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广发信德领投,摩天石投资、佑硕创投跟投。他们是集研发、制造、营销和服务于一体的牙科器械制造商,旗下有牙科品牌八颗牙(Eighteeth)。本轮融资完成后,他们将加速现有管线落地,并进一步拓展高值耗材领域布局。
截至目前,公司已上市20余款产品,现有营收规模已达数亿元,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超过100%;另外已获得全球市场数十万牙医客户私域流量,其产品销往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
据统计,全球牙科服务现有市场规模近3600亿美元,在各国经济和国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等因素驱动下,全球民众口腔健康意识逐渐提升,诊疗需求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5500亿美金规模。
口腔医疗器械相对于其他大门类的医疗器械来说,属于很小的细分领域,但基于口腔疾病患者庞大的基数,加上不受医保政策的影响,口腔医疗器械领域或能成为民营医院可与公立医院竞争且是老百姓能接受的医疗领域之一,相比于其他器械更易进行市场推广,成长潜力也更大。
同时,风险资本更加关注的是数字化解决方案给口腔服务带来的变革,牙科器械和诊疗方法的数字化。
终章、
2023投资趋势预测
2023年,在全球需求可能衰退的环境下,产业趋势投资可能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风险投资偏好者可以参考我今天说的几个赛道去找寻机会,当然,新的一年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神奇”需求,正如2020年的短视频平台们。
动力电池、储能、高效光伏、钠离子电池、大型风电,这些依然是能源赛道里我更看重的方向。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是在推动实体经济中绕不过的一环。国产工业软件和车路协同很可能会进入高速发展期。
而会成为黑马的,鲶鱼的,大概率会是元宇宙应用的落地产业,还有中药配方产业。毕竟,投资也是心理学,投资也是人性。
今天的视频来自知创图谱的制作
今日话题:
【说说你2023的投资计划】
阮师傅观察企业战略顾问、产业经济分析师、投资机构合伙人。拥有一个专业的商业、法律、财税审、尽调团队。曾大起大落,历世间百态。途穷哭,得道笑;千金散,爱交友;读书看报、诗酒风流;腿长一二六,古典生活家。
《白手起家的我们》
《你反对垄断吗?》
《如何让基层摆脱低收入?》
《赚钱的秘诀》
《“奸商”经济学》
传(zhuǎn)承(fā)中(shì)华(zuì)
文(hǎo)明(de)之(zhī)美(chí)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