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巾的历史(卫生巾历史展览)

澎湃新闻记者 沈健文 综合

2021年1月10日,《源于自然的时尚》C位青年论坛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三楼境山剧场举办。主题演讲中,设计互联策展人唐司韵、可持续服装品牌Donsee10创始人陈丹琪、内衣品牌如里科技的创始人陈艾茵和旧好商店的联合创始人杨致远都给出了自己对自然和时尚的关系的看法。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可持续”这个词,也关心地球升温1.5摄氏度什么时候会到来。

唐司韵:有时候美丽也非常残忍

设计互联当下的展览《源于自然的时尚》涵盖了数个社会议题,包括以自然为衣、皮草的养殖、材料的道德、贸易公平性等。整个展览共分六个章节,在一个英式庭院中一步一步展开,在历史中看见自然与时尚之间的关系,以及时尚与环境之间带来的反思。

从这400多件里,策展人唐司韵挑选了三件给大家分享它们背后的故事。

卫生巾的历史(卫生巾历史展览)

《从摇篮到摇篮》书封

陈艾茵提到了《从摇篮到摇篮》,这本书开启了她的可持续内衣设计之路。读过以后,她才真正了解到环保在说什么。“现有的工业设计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把产品设计出来,最后要丢掉的设计逻辑,是‘从摇篮到坟墓’,非常不可持续的线性设计。”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部分人完全没有考虑到产品带来的环境代价以及产品的最终去向。在时尚行业里,只有1%是的衣服可以做到闭环回收,73.5%的衣物都会被送到垃圾堆填区或者被焚烧掉。

卫生巾的历史(卫生巾历史展览)

2015年全球服装材料的周转情况 陈艾茵 供图

陈艾茵想,在她设计可持续内衣系列的时候,希望从产品的原材料来源、生产过程、使用周期以及产品的最终去向都考虑到它的碳排放。她问自己,可不可以设计一种既好穿、又可以直接降解的内衣裤?

她研究了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可持续纤维,共有三种。一种是再生纤维,但它只是延缓了垃圾被送堆填区的速度,其实没有根本的解决问题;第二种是生物基纤维,虽然很好地解决了人们对石油基材料的过份依赖,但是很多材料没有办法降解;第三种是可降解纤维,在陈艾茵看来是一种可以更好地回归大自然的纤维。

但陈艾茵也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来自氨纶。几乎所有贴身衣物的织物都含有氨纶,它能给衣物提供舒适感,提升内衣的寿命以及功能性。在和国际知名的氨纶供应商讨论后,她发现,人类现有的技术还没有办法让氨纶这种材料降解;一条95%棉的内裤,埋在土里一段时间以后,棉已经降解了,而氨纶会像鬼影一样继续留在原地。

卫生巾的历史(卫生巾历史展览)

一条95%棉,5%氨纶的内裤无法完全降解的样子。 陈艾茵 供图

原本设想的完美可降解的内衣设计遇到了困境。陈艾茵没有就此停住,她把目光转移到了卫生巾身上。她说自己就是那个从小就很好奇自己用过的卫生巾去哪里、以及被家人问“环保关你什么事”的怪小孩。机缘巧合之下,她从2017年开始审视生活的方方面面,给生活中会用到的一次性产品寻找替代物,其中包括卫生巾。她开始成为月经杯和月经裤的资深用户,并开始在朋友圈自发推广。

陈艾茵用一组数字来加深大家对一次性卫生巾的印象。全中国有3.8亿来月经的女性,每年可以消耗1300亿片卫生巾,这些卫生巾可以围绕地球800圈,铺开来是1.5个深圳的面积;而这些需要500至900年时间才可以降解成微塑料。在中国,每10秒就可以把20000片这样的的卫生巾送到堆填区;而最后,它们只有两个下场:一个是焚烧,一个是烧埋。

陈艾茵决定研发一种可以替代一次性卫生巾的月经裤,把自己的使命和热爱的东西结合起来。可以让女性有更好的经期体验,可以减少经期带来的焦虑感觉,更省钱也更环保。

她认为,在可持续的浪潮里,女性的力量是非常关键的。比起充满自我、认为人类可以罔顾一切地掠夺自然资源、把大自然当成一种惰性背景的阳性力量,女性的力量是更加平衡、更加协作、更加准确的行事逻辑;而在环保上,不需要少数人做得非常完美,只需要很多人做一点点就够了。

杨致远:针对消费主义做一些改善

旧好商店的联合创始人杨致远先生在2019年登山的途中反思了人类目前面临的环境危机,希望能针对目前的消费主义做一些改善。

他从两个问题来探讨可持续经济的可行性及方向。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要谈1.5摄氏度?第二个问题是:他创立的旧好商店和 1.5 摄氏度升温限制有什么关系?

最近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极端寒潮,北京的朋友说出现了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这是自1966年以来的最低温度。而今年的寒冬恰恰部分源于全球变暖——因为格陵兰冰盖的融化造成大气环流异常,导致原本被限制在北极的冷涡南移,低纬度地区开始和北极共享气候变化的后果。宏观上的暖冬加剧和微观上的极端寒潮,正是气候变化的体现。

卫生巾的历史(卫生巾历史展览)

格陵兰岛冰盖融化程度 图表由杨致远提供

基于对全球变暖的认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在2015年举行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了《巴黎协定》,各国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这些承诺被称为国家自主贡献(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NDC),即各国提交的并不是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因此可以随意忽视承诺,这正是目前发生的。除非我们的经济体系发生急剧转变,否则 1.5 摄氏度就只是一个美梦。

卫生巾的历史(卫生巾历史展览)

全球距离升温1.5摄氏度的时间距离 杨致远 供图

目前全球每秒排放1331吨二氧化碳,如果保持这个排量,从北京时间2021年1月7日0点开始算,我们可以再排6年零11个月24天左右就会达到升温1.5摄氏度的结果。对比2018年IPCC《全球升温1.5摄氏度特别报告》中提到的“到2040年左右升温1.5摄氏度”,时间提前了12年。这意味着我们距离全球均温升高1.5摄氏度的世界远比2018年气候学家们所预测得要快。

杨致远说,所以为什么我们要谈1.5摄氏度,因为气候变化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显而易见的威胁。由于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发展状况的不平衡、气候影响分布的不平衡以及应对气候风险能力的不平衡,不难想象,在一个1.5摄氏度升温的世界中,气候变化将成为贫困的增幅器,使贫穷人口更加贫困,并且总量增加。

在三条不同的气候适应性发展路径中,人类会选择哪一条?第一条是一切照旧的高排放,其结果就是最后全人类共赴灾难;第二条是一部分国家进行低碳排放转型,可以为可持续发展争取到窗口期的时间;第三条是全部国家实现净零排放,它能保证在可见的未来,全球每个人都可以享有一个气候公平的世界。

杨致远认为,未来最赚钱的企业是修复地球的企业。要将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内,就需要对现有的经济体系进转型,着眼于供应、需求和回收这三个端口,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供应端”通过使用低碳解决方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例如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增加可再生能源份额、推广电气化运输,以及减少食物的碳足迹 ;2)“需求端”通过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对能源和温室气体密集型产品的消耗,例如进行反消费主义商业实践,引导顾客在消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发生转变;3)“回收端”通过二氧化碳移除技术从大气中移除二氧化碳,例如增加树木、土壤或其它“碳汇”的吸收,或是部署空气碳捕获封存技术。

他联合创立的旧好商店作为一家非生产型、受销售驱动的公司,通过采用生命周期评估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作为商业探索的入口,同时进行消费教育,引导顾客在消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发生转变。具体实践方案有三:1)鼓励大家购买更好的产品并减少购买量;2)长久使用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3)找到购物以外可以去做的事情。这种消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可以将与产品消费相关的环境危害降至最低。

杨致远说,站在一个消费者的角度,他始终认同 3R 原则——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他认为这三者之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按照执行重要程度排序,减少购买和减少一次性使用是最重要的一环。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张艳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