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张仪(历史人物张仪点评)
苏秦
据《史记》记载,苏秦游说列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配六国相印,最终组建了合纵联盟。在苏秦的一手策划下六国在赵国举行联盟大会,共同对抗秦国,使秦国处于非常不利的形式,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一度被迫退守至潼关,停止了兼并六国的战争。
张仪
我们所知道的是:苏秦、张仪都曾拜师于鬼谷子先生,而且两人还是同学。据太史公《史记》记载: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与秦亲善。得到秦惠文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
《史记》
那么,《史记》中记载的全然是正确的吗?也未必!班固就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其中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也曾补写过《史记》。《史记》作为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历史财富,我们不应过多地去点评,但历史的真相,我们不可以去忽略。
太史公著作这本《史记》,原名为《太史公书》,是他在受到宫刑之后,忍辱含垢,继续发奋,前后历经14年才最终著作了这本‘千古绝唱’的《史记》。书中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这本书几乎是他一个人完成了,虽然司马迁也是励精图治,走访民间,将那些传闻轶事记录在案,但毕竟从黄帝时代至汉武时期横跨着三千多年,很多东西都是不可考证的。而且在经过了秦统一六国之后的焚书坑儒运动,先秦的史书和记载几乎成了空白,仅仅是留下了《史记》这本书的残缺本(并非全本)。没有更多史料来佐证,所以也就没有人去怀疑《史记》中所记载的事情真伪。
淸版《史记》
在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一批战国帛书中,其中一部经整理过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共27篇,书中记载了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却死于公元前309年,也就是说苏秦比张仪晚死了26年,这个时间差告诉我们,张仪比苏秦大,而且是大得多。在那个平均寿命只有五十岁的年代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帛书:《战国纵横家书》
当张仪在秦国为国相时,苏秦应该还只是一个年轻的学生。《史记》中记载苏秦激励过张仪,还帮助过张仪,这一点就很能够说明问题。或许他俩都是鬼谷子的学生,但是他俩应该不会有什么交集,至少,按照年龄差来看,他们并非同一战争期的人物(诸侯王都换了一批了)。
《史记》中虽有记录不明,但它包罗万象,而又融汇贯通,脉络清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它是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通史,而且在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于陈蔡,编写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受到膑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孙膑兵法》,司马迁在受了宫刑之后,痛定思痛,才有了这部伟大的史书!
文中所用图片皆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