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的规范(地摊经济规范发展)
史洪举
中央文明办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许多地方纷纷开始发展“地摊经济”。如四川成都设置了3.6万个流动摊贩摊位,带动10万人就业;河南许昌开放一批背街小巷,让商家在道牙以上区域经营;浙江杭州开放了部分街道作为摊贩的经营场地。6月2日,有网友称,大连一夜市开放后,附近出现交通堵塞、卫生“一片狼藉”等情况。目前,该夜市被停业整改(6月4日《北京青年报》)。
可以说,带有满满烟火气的地摊,既方便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工作需求,为其提供了很多便利,也增加了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减轻了一些人的经济负担。在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统筹兼顾的大背景下,发展“地摊经济”有着重要意义。但应认识到,发展“地摊经济”不代表监管可以“地摊化”、松散化。
毫不讳言,地摊总是给人一种“小而散”的印象,一些商贩在设摊经营时,资质不全,管理混乱,所销售商品质量无法保证,甚至在没有健康证明的条件下从事烧烤等餐饮行业。而且,一些摊贩采取大声吆喝、播放流行歌曲等手段招揽生意,一些客人大声喧哗,产生噪声污染。还有些烧烤摊位没有配备油烟处理装置,或者摆摊结束后随意抛弃垃圾,严重影响周边环境。
上述情形的存在,让“地摊经济”成了摊主受益,消费者、周边居民、卫生环境均受损的生意。尤其在餐饮领域,如果一些摊贩不注重食品安全卫生,甚至使用地沟油或劣质食材的话,将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加之一些商贩流动性很大,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很难找到责任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地摊经济”的印象,阻碍了“地摊经济”的发展。
发展“地摊经济”绝非说说而已,更非一放了之,任由摊贩随意摆摊设点。“地摊经济”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关乎城市治理水平的高低,考验着地方政府管理文明化、精细化、人性化的水平能力。因而,在发展“地摊经济”的同时,势必加强行业管理,以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促进其向好发展。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为市民带来新消费、为经济带来新动力、为就业带来新机遇的“地摊经济”,关乎百姓生计,关乎发展大局。而只有在确保交通秩序、环境卫生、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地摊经济”才能行稳致远,生机不断。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应注重提升治理能力、执法智慧和监管能力,制订更科学合理的规则,营造更优质的环境,促进“地摊经济”健康发展。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