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精神科哪个好,大陆首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600号画廊”对外开放

澎湃新闻记者 徐萧 实习生 李泞伶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相信疯癫与艺术之间存在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信那些天才艺术家一定有着迥异常人的精神世界。柏拉图、亚理士多德、贺拉斯、西塞罗、叔本华都曾以不同的方式,称颂过疯癫与天才的亲近及其对于艺术创造的先决性。

进入20世纪以来,艺术与精神疾病的关系已成为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人们不再怀疑二者间关系的存在,甚至很多艺术家试图借助各种手段达到一种谵妄或非理性的状态,从而刺激艺术创作。

相反,精神障碍患者的艺术创作也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师等专业人士也十分鼓励他们进行艺术表达,不仅是试图通过其作品管窥他们的思维与情感,同时也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被学界接受。在这种理念下,日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开设的“600号画廊”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并举行了“精神病学×艺术”的跨界交流会。

600号画廊展品的作者全都是精神障碍患者,医生们称他们为“病人艺术家”。他们的画作自觉而发、直抵心灵,给人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与体验。据院方确认,600号画廊是中国大陆首家精神病院里展示精神障碍患者作品的画廊。策展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医生陈智民表示,希望它能够成为公众了解精神疾病和精神障碍患者的窗口,减少社会的刻板印象。

大陆首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600号画廊”对外开放

画廊logo 上海精卫中心供图

大陆首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600号画廊”对外开放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们与病患画作合影 上海精卫中心供图

从阴森的走廊到温暖的画廊

在上海,几乎无人不知“宛平南路600号”,这里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总院院址。实际上,全国各地人们使用精神病院的号牌进行调侃、谩骂的现象,并不鲜见。然而,在“梗”的背后实则是人们对精神疾病的陌生、忌讳和偏见。

“600号画廊”的命名,正是希望以轻松、幽默破除种种刻板印象的尝试。画廊具体位置选在了院区6号楼日间康复中心的1楼走廊。陈智民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个走廊以前总是黑乎乎,怪吓人的。他觉得康复中心的环境应当充满温暖、明亮的感觉,所以就提议把这里打造成画廊。

陈智民的研究方向是精神病理传记学,即研究著名文学家是否患有精神障碍及精神障碍对其创作的影响,也研究精神病人艺术、精神病学电影等。

早在2019年8月,陈智民就在医院一个空旷的阳台上,面向院内办了一个精神障碍患者的画展。同年9月又在住院部大厅办了第二次。两个月后,陈智民向院领导提出,想在医院设立一个能长期存在、面向公众的画廊,可惜由于当时条件不成熟,只好作罢。今年6月,画廊才正式筹办起来。

如今,在各方的支持和协作下,600号画廊终于得以诞生。在陈智民看来,绘画是一个很好的媒介,能够以可亲可感的方式向公众传达精神障碍患者的思维世界、日常感受,因而能有效地消减公众对病人的恐惧与歧视。

长期以来,人们对精神病院、精神障碍患者充满了负面想象和刻板印象,文学影视作品尤其是恐怖电影,更是加深了这种想象和印象。陈智民和他的同仁希望通过600号画廊,一方面加强医院的人文建设,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希望这个独特的公共窗口能够促进外界与精神障碍患者的连通。

大陆首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600号画廊”对外开放
大陆首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600号画廊”对外开放
大陆首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600号画廊”对外开放
大陆首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600号画廊”对外开放
大陆首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600号画廊”对外开放
大陆首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600号画廊”对外开放

消除污名首先要加强连通

首次画展的主题为“原生艺术:线条、颜色和故事”。“原生艺术”主要指精神障碍患者、囚犯、社会边缘人士等未经专业艺术训练者所创造的一类艺术。他们的创作主题、选材、表现方式不受艺术流派或流行文化的干扰,完全发自内心。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长期在住院患者中开展艺术治疗。在治疗中,患者被压抑的情感不断得到释放与疗愈。医院还开办了原生艺术画室,一些有创作热情的患者留下了颇具创意与艺术价值的原生艺术作品。

本次600号画廊开张暨“精神医学×艺术”跨界交流活动除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相关医生外,还邀请了艺术家王南溟、心声公益的姚灏医生、刺鸟栖息地的陈梦媛、插画师Yilan、媒体人蔡依纹等社会人士。

与会嘉宾畅谈了对画展的感受与建议,同时就如何利用艺术帮助精神患者康复,以及如何消减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疾控中心医生李煦认为,看画达成了作者与观者之间的一种对话。虽然作品源于作者的个人表达,但画作传达的意涵其实超出了作品本身,不同的观者会得到不同的理解与共鸣。

姚灏从公共卫生角度谈到,消减大众对精神疾病污名化的重要一步,是要增加大众的“社会接触”。亲身走进精神病医院,接触精神疾病患者,是让大众客观、真实了解疾病的最有效方式,600号画廊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切入口。

Yilan则提到,传播精神健康的知识不能忽视儿童、青少年群体。通过绘本进行科普,寓教于乐,能帮助孩子从小就加强对精神疾病的认知。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希望把600号画廊建成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开放的空间。陈智民表示,计划每次以一个具体的精神障碍或精神健康为主题,如进食障碍、强迫障碍,将画廊打造成一个长期持续的文化项目,未来将积极与社会公益组织、艺术机构、策展人等合作,举办更多的跨界对话、研讨会与科普宣讲会等活动。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徐亦嘉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