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哪个朝代,中国历史上灾害治理的成功范例:大唐王朝716年“姚崇治蝗”
2020年2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发出了预警,希高度戒备,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荒。
这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世界上发生频次较多的三大自然灾害,的确不容小视,其破坏力之大,自古以来就令人震惊。其始作俑者乃蝗虫,也就是蚂蚱,俗称"蚱蜢",药食两用昆虫,是有名的农业害虫之一,善于飞行和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以植物叶片为食,多则成灾。
面对铺天盖地的蝗虫:有的人认为是天灾,要君主修德敬天治方可驱除;有的人认为是自然灾害,人力完全可破除之,与其待天宽恕,不如人人自救。
姚崇虽然号称三朝元老,但他人生最大的机遇还是遇到了唐玄宗。在唐玄宗的信任和支持下,姚崇充分施展自己快刀斩乱麻的政治才华,为即将到来的大唐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姚崇也因此获得了一个臣子所能享有的最高礼遇。
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李隆基亲政后,常与姚崇议论天下大事,侃侃畅谈,唐玄宗准备任用姚崇为宰相。
姚崇遂向唐玄宗提出十条政治主张,即《十事要说》,力主实行新政,推行社会改革。唐玄宗欣然接受,姚崇随即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封梁国公。
"姚崇除蝗"就是此间的业绩典范之一,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雄厚的政治经济基础。
由于君臣同心协力,励精图治,几年之间,大唐帝国百废俱兴、吏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国力强盛,“开元盛世”的辉煌就此开始。
对于"姚崇除蝗"一事是发生在开元四年(716年),唐玄宗与姚崇刚刚解决完政治问题,面前又摆着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一场可怕的蝗虫灾害严重威胁着刚刚稳固的唐玄宗政权。姚崇灭蝗可以说是姚崇宰相生涯中最大的功绩,现在看来灭蝗是理所当然的,但在当时由于科技不发达,有多人出于各种理由反对灭蝗,甚至连英明神武的唐玄宗也反对灭蝗。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非要考验考验唐玄宗,反对自从唐玄宗亲政以后天灾就没有断过,开元元年和开元二年是旱灾,这已经很糟糕了。可是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头,因为我们有农业生产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大旱之后常有大蝗,一般来讲旱灾过去之后就经常会爆发蝗灾,那开元元年和二年不是旱灾嘛,果然开元三年和开元四年蝗灾就在山东开始爆发了。蝗虫铺天盖地像乌云一样压过,所过之处发出的声音像打雷一样,每走一处地上所有的可吃的东西都是一扫而光,昨天看着还是整整齐齐的粟的苗呢,蝗虫过去之后成了一片黄土地了。老百姓没有见过这个阵势都吓坏了,也不敢杀蝗虫,就跪倒在田间地头对着这个蝗虫顶礼膜拜啊,蝗虫爷爷,您赶紧走吧,别在这儿糟蹋庄稼了。可蝗虫不仅该吃还得吃,而且蝗虫是越来越多,渐渐地就从山东地区逐渐蔓延到河北和河南地区了。
唐朝经济中心还在北方,所以山东、河北、河北都是当时的主要粮食产区,国家粮食储备就靠这些地区了,现在这些地区一闹灾,那粮食储备马上就成问题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如果没有粮食的话,老百姓可就要人心不稳了。那面对着这么严重的灾难,首席宰相姚崇马上提出来各个州县赶紧组织人力物力全力以“夜火坑埋法”灭蝗灾。
具体方法是夜间焚火,在旁边挖一个坑,一边焚烧一边埋,蝗虫就可以灭尽。此外,姚崇对于“夜火坑埋法”的原理做出了极具说服力的解释。
1. 蝗虫畏惧人的,容易驱除;
2. 各田都有主的,使他们自己救护自己的庄稼,一定很卖力;
3. 除蝗是正常的,古代有除蝗而没能灭尽的,那只是人们没有卖力罢了。
“姚崇治蝗”的战略准备和战术准备都完成了,剩下的只有两个字——执行。于是派出御史为捕蝗使,分道指挥山东各地除蝗工作。
在姚崇灭蝗的重重阻碍中,既有掌握着一票否决权的唐玄宗,又有姚崇的搭档卢怀慎,还有抬出儒家“天人感应论”的地方要员倪若水,可以说从上到下姚崇都是处于一片反对声的包围之中。
一票否决权的皇帝唐玄宗
我们今天肯定觉得姚崇的决策是对的,古人因为受社会经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他往往还真不那么想。
姚崇捕杀蝗虫的命令一出来,马上是一片反对的声音,反对的呼声非常高。第一个反对的就是皇帝唐玄宗。
唐玄宗在那儿忧心忡忡地说:蝗虫太多了,铺天盖地,那要去捕杀的话杀得过来吗?
姚崇说:杀不过来也得杀,那总比置之不理强啊。再说了,陛下你也知道,历史上因为蝗灾亡国的例子都有啊,现在我们国家的粮食储备并不丰富,如果说今年山东、河北、河南都颗粒无收的话,那老百姓马上就面临没有吃的问题,那社会就要乱起来,所以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这还是一个政治问题。
唐玄宗说:你说得倒也对,可是这个蝗虫它天灾,是天降下来的,而我这个皇帝我是天子,现在天降灾于我,我要是去捕杀的话,会不会引起上天对我这个天子的怪罪啊,我不确信自己是不是应该这样做。
姚崇一听,就说:这也好办,陛下以后凡是捕杀蝗虫任何的诏令都不要以皇帝的名义颁布了,由我这个宰相来发牒,牒是宰相对于州县地方政府的一种文书,由我宰相发牒来让地方政府办理,这样不就跟你皇帝没有关系了,以后就算是上天怪罪下来,他也怪罪的是我。
这样说,那我们知道玄宗他本来也是一个很务实的政治家,他也非常清楚蝗灾可能带来的政治后果,那既然姚崇这样讲了,那就同意好了,同意捕杀蝗虫。
皇帝统一,大臣反对
皇帝的思想工作做通了,可是解决皇帝的思想问题还不行。姚崇的同僚卢怀慎马上又有人出来反对了。这两个人是基本宰相。要说卢怀慎在唐朝历史上那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贤相,他出身特别好,出身范阳卢氏是第一等贵族的后裔。可是虽然出身那么高,卢怀慎还特别地艰苦朴素,当官也特别地清廉。
卢怀慎是从慈悲的角度,他说:这蝗虫也是生灵,杀生是要伤和气,伤和气是要遭天谴的,所以我们好像不应该捕杀蝗虫。
这是基于佛教的一种说法,佛教是好生恶杀的,可是佛教在当时社会中影响力太大了,因此卢怀慎的说法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而且卢怀慎人望又这么好,他这样提出来肯定后面有无数的追随者。
姚崇就动了心思了,就对卢怀慎说:你看蝗虫是生灵,这人也是生灵,你要是不忍心看见蝗虫被杀死,难道你就忍心看到人被饿死吗?如果你真担心咱们杀了虫子就遭天谴,那就这样吧,这事我姚崇一人做事一人当,跟你没关系,我一人做事一人。
这其实是一种政治上的激将法,他这么一说,卢怀慎倒不好意思反对了,因为你要是反对的话你就满脑子私心杂念,你就怕自己遭天谴,卢怀慎虽然能力不太好,但是品德是绝对高尚的,绝对不允许别人小看自己。所以马上就说,如果你决定了的话咱们两个人共同承担吧。卢怀慎这个问题也解决了。
儒家“天人感应论”的地方要员倪若水
上面意见统一了,下面又不干了。地方官也开始反对了,汴州刺史倪若水是地方官里头反对声音最大的。倪若水不仅不是一个坏官,还是一个相当不错,相当有能力的地方官,在当时就以直言极谏著称。一听姚崇说要捕杀蝗虫,他又摆出一副为民请命的架式出来说话了。
倪若水说:这是天灾,所谓天灾就不是人力所能治服的,那天灾意味着天的警告。皇帝应该修德,应该自我反省一下你哪儿做错了让天这么惩罚你,你怎么可以舍本逐末去让我们这些地方官来捕杀蝗虫呢?你这样越捕蝗虫就会越多的,因为你没有领会上天的意思。陛下知道不知道十六国时期后汉的一个皇帝刘聪,他当时也闹了蝗灾了,刘聪也在那儿捕蝗,结果蝗虫越捕越多,所以我建议陛下回家好好反省反省自己,不要让我们这些地方官做这种劳而无功的事情,姚崇的这个牒文我不能从命,我们这个地方不能执行。
《资治通鉴》倪若水谓:“蝗乃天灾,非人力所及,宜修德以禳之。刘聪无道,时,常捕埋之,为害益甚。
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劝谏皇帝的一种很经典的方式,运用的是所谓的天人感应理论,根据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理论,天灾是对应着人世的,如果上天将灾就说明人世不修,那这个时候有蝗虫了,就说明皇帝没有好好干,所以倪若水这个逻辑放在当时是完全成立的,也显得有理有据,他有理有据肯定也会得到很多人的认可,而地方官又是捕杀蝗虫这个运动的关键。
姚崇就下了一道牒书给倪若水:你怎么敢把刘聪和我们当今的圣上比,刘聪那是僭
[jiàn]伪之主,他是德不胜妖,他要想灭蝗当然是灭不了的。那我们当今的皇帝是真龙天子,是圣君。圣君治理之下那应该是妖不胜德,所以我们皇帝要想灭蝗的话那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另外蝗灾和道德有关系,那按照你这个逻辑,如果说哪个地方的刺史道德好的话,蝗虫应该越过他的州境到别处去了,可是现在我看你汴州也都是满地都是蝗虫,这是不是说明你这个刺史道德就不好?那是不是我应该先把你免职再说?
姚崇的口气是相当地强硬。倪若水一看宰相拿着皇权又拿着道德这两顶大帽子来压自己,不敢说话了,不敢乱说乱动了,而且为了将功补过还玩儿命的去捕杀蝗虫。积极组织灭蝗。
按照史书的记载,汴州灭蝗是十四万石。
唐朝的一石约等于现在的一百斤。那么十四万石就意味着一千四百万斤蝗虫,一个州就捕杀了一千四百万斤蝗虫,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
有倪若水这样起模范带头作用,其他的各州刺史也都行动起来了,姚崇为了鼓励刺史都努力灭蝗还特地设了一个制度,就是刺史灭蝗是勤是懒随时通报,以后作为考核他们的政绩的一个标准。那这样一来所有的刺史、县令就都不敢偷懒了,就这样经过上上下下的一番努力,虽然说开元三年和开元四年连续两年蝗灾,但是粮食生产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手成比原来没差太多,老百姓也没有流离失所,经济问题算是解决了,渡过了一个难关。
从“姚崇治蝗”的事件可以看出,姚崇在当时处境之孤危,老百姓、地方官员、文人墨客甚至皇帝都先后对自己发难,最后连自己的得力助手都与自己唱反调了,可想而知“姚崇治蝗”所遇到的阻力之大,难度之高,可谓是“冒天下之大不韪”、“逆时而动”、“不成功便成仁”。也正因为如此,后世的人们才如此尊敬与赞美这位力排众议、不惜名节、不顾个人安危挽救人民于蝗灾之中的大唐贤相——姚崇。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