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跟外科哪个更难,我的跟诊经历
原创作者:天下无疾
无疾完整经历了从中医本科,到硕博士的全部教育过程,对其中实践教学方面的不足,感触颇深。十余年的教学经验,以及临床带教实践,又让自己更清醒的意识到,中医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吐不快。
按当下的院校中医本科生培养计划,大约会在大二学《诊断》时,安排第一次临床见习。继而在《方剂》,这最后一门主干基础课后,部分或全部经典课后,开始比较系统的临床实习;同时开内外妇儿等临床课。此时的临床实践,会包括中医和西医两部分。学中医,主要在门诊;学西医,主要在病房。最后大五的一年,毕业实习,在临床各科室转科,系统实践,中西医都会涉及,总体以西医内容为主。具体安排,各院校或有差别,但应该大同小异。
接下来,说说无疾自己的跟诊经历。大一上学期结束后,回到老家,非常希望有机会见识一下,中医临床究竟是怎样的。于是托人找关系,找到县医院的中医科主任,每周跟两次门诊,持续了两三周。不过,由于当时只学了中医基础理论,对药名、方名、病名,缺少基本认识,提不出有效问题。与老师的相处,主要以闲聊为主。大约就是,又和某局领导一起喝酒、打牌到凌晨;到北京某三甲医院进修,发现他们的水平也很一般。总之,这段实践经历,基本没啥影响。
再到中诊见习。大约在脉诊内容学完后,学校组织了一次为期半天的临床见习。由于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中医临床,至今印象还有一些。在中日友好医院,老师带领下,到病房诊了几位患者的脉,继而同学间又相互诊了诊。不记得当时老师有没有讲解,只是一片茫然。直到最后,老师意味深长的说了句:脉诊,关键是要看脉神。看上去很高深的样子。时至今日,无疾对脉诊也有了些许体会;对那些试图玄化脉诊的做法,颇不以为然。总体印象,如此跟诊,形式大过内容。
真正有价值的跟诊,是在大二方剂课后,跟随许老师的几年。许老师的方剂课,魅力四射,有口皆碑。课后征得同意,便开始了每周一两次在国医堂的跟诊。到今天,二十多年过去,许老师诊病时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对弦脉、细脉,滑数、革脉,反关脉等,各种脉象的辨识,对诸多方药的用法,比如“用术则妨肾、用地则碍脾”,“咳门第一神方”,“在六君子的保护下……”,对肝病中西医治疗结果的体会,对中医治疗急症的最初认识,都是从许老师处习得。于是义无反顾的备考许老师的硕士,尽管需要自费。
大三期间,还有一段难忘的经历,在房山中医院。当时药房对学生的管理比较宽松,可以自由进出认药。所以,稍有闲暇,就会跑到药房,把各种药尝了又尝。比如黄连的苦,和黄芩、黄柏、大黄、龙胆草的苦,有什么区别?甘草的甜,和熟地、枸杞的甜,有什么不同?结合十几年后,跟随中药系师生上山采药的经历,发现当下的中医教育,让医生和中药的距离太过遥远了。当中医生对药物的认识,全部来自于书本,离开真切的实践,没有鲜活的体验,就会有越来越多,以讹传讹,理所当然。就像将帅对士兵的认识,全部来自报告,压根没见过兵,不了解他们的身世,不关心他们的性情,怎么带兵打仗呢?
大四临床课,在护国寺中医院,遇到了平生最重要的临床老师,董老师。直到今天,无疾临床所用的基本套路,仍是从董老师处习得的,所谓“和风刺法”。董老师在针灸科很有特色,除面瘫患者,只用快针,从不留针,而患者人数极多。五张床,半天时间,看一百多人,是家常便饭。涉及病种,内外妇儿,无所不及。跟诊过程,屡见奇效。董老师是难得的好老师,谈脉象,讲药理,说病机,举案例,如数家珍。还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内容太多,以后有机会,专门再写。此后的临床实习阶段,但凡有空,一定会跑到董老师这里,发掘一颗又一颗珍宝。一直持续到硕士毕业。
接下来读研期间,如上文所讲,不再有官方安排的实践内容。不过,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读研期间,无疾开始大规模、全方位的跟诊学习。从内科、外科、儿科、皮科,到风湿科、针灸科,北京中医院各科,凡是能找关系进去的地方,一定多去跟老师学习。甚至ICU,也蹭进去见识了几次。
这个阶段的跟诊学习,对无疾的帮助很大。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增长了许多见识。一些普通门诊上的罕见病,比如天疱疮,在宽街皮科算是常见病;格林巴利这种,普通医生可能一辈子都遇不着的病例,在宽街针灸科还是能见到的。再有像脉管炎造成的下肢糜烂,糖尿病足导致的坏疽,这些重症案例,宽街外科就很常见。再比如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的辨识要点,也是跟随吕主任学习时的收获。还有排便困难会造成血压陡增,也是在ICU学到的常识。其他各种宝贵的用药经验,比如防风止鼻涕,白芍缓关节痛,更是不胜枚举。
要知道,对医生来说,一个病,见过没见过,是完全不同的。但凡亲眼见过,在接诊的一刻,心里就会少一分慌张,多一分沉着;如果更幸运,还见证过治疗的过程和效果,心里的把握自然会再平添几分。至于具体的诊疗经验,宛如一粒粒珍珠,藏在百宝囊里,在时间的磨砺下,会接成一串串晶莹剔透的项链、手链。实际上,这点扩大范围多跟诊的意识,也是蒙董老师所赐。
由于硕、博士导师都不做临床,跟导师出诊学习的机会也就没有了。不过,倒是意外得到了一个北京市名老中医的跟师学习名额。导师是针灸业界大牛,在科研方面;可惜孤陋寡闻如无疾,事后才知道这一点。尽管如此,跟师学习期间,仍然开阔了不少眼界,对诸如上运动神经元病、淀粉样脑血管病,这些神经内科的疑难病,有了一些直观印象。对现代针灸临床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思考中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段跟诊经历,是在无疾独立出诊几年后开始的。对比主流医院针灸科的诊治过程,对自己要走的路,要做的事,有了更坚定的信念。
以上是无疾自己从刚入门的中医小学生,一步步成长为独立开诊的中医生,在跟诊学习方面的切身经历。回顾整理,发现几件事。
1主动跟诊学习的意识很重要。
无疾跟诊学习过程中,有两位老师的帮助最大。一是方剂许老师,一是针灸董老师。当时,在官方设置里,许老师对学生是没有带教义务的;同样的,学生也没有跟诊的责任。无疾能去跟诊3年,一是许老师的慈悲使然,二也离不开无疾自己强烈的意愿。毕竟,当时许老师每年教授同学数百,每次跟诊的不过两三人、三五人。
插句题外话,个人体会,跟诊人数在两三人时,跟诊效果最佳。人太少,不容易形成交流的气氛;人太多,上手机会会变少,话题也更容易分散。比如后来跟郝老师出诊时,十来位同学一拥而上,患者被吓得直往后退。
跟随董老师,确实是学校安排的实习环节。当时针灸科的带教老师大约有四五位,能被分到董老师的一组,只能说是缘分和运气。不过,这些老天决定的、学校安排的事,主要是提供了一个契机。跟诊5年,主要还是无疾的个人意愿。因为这里实在有太多珍宝,熠熠生辉,让人流连忘返。
无疾性情鲁钝,生活中是个很被动的人。不过,在跟诊这件事上,的确还算主动。遇到好老师、好机会,总有种扑上去的冲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这些主动的意识,只是被动跟随学校安排的进度,恐怕今天会在某家医院,某个角落,混日子。
换个角度,这也说明中医院校在学生实践教学方面,或许存在一些系统性的问题。如何通过课程设置,催促同学早上临床,多去跟诊,甚至营造出一种攀比的气氛。要比,就比谁学到的东西多,谁学到的东西更有价值。能这样度过大学5年,该是怎样的幸运!相比经典背诵比赛,一些规范化操作比赛,这些经过临床锤炼的散金碎玉,岂不是更有分享和比拼的价值?
2带教老师很重要。
跟诊,自己要积极主动,毕竟学到的本事都是自己的。而学到本事的前提,是找到好老师。好老师的标准,主要看两条:一是有东西,二是肯讲。
有没有东西,可以看出来,也可以听出来。首先要看患者人数多少。制度原因,虽然医生门诊量大,未必表示临床水平高;但如果每天都只有零星的两三个、三五个患者,作为带教老师,就有些遗憾了。因为一个好中医大夫,放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假以时日,患者多半不会太少。像董老师这种,在医保公立医院,日门诊量过百的医生自不必说;许老师在自费门诊,每次也会有二十个左右的患者。对学生来说,门诊量太小,一方面医生积淀的经验可能还不太够,一方面能看到的真实案例也太少了
其次,要看医生的诊疗过程。一个好的中医生,对人的态度可能和蔼,可能热情,也可能严肃,但在诊疗上,一定是一丝不苟的。比如诊脉时闭上眼睛仔细体察脉象,开方时凝神静气呆若木鸡。许老师开方,遇到复杂案例,还会在方纸背面先打个草稿,都是严谨的表现。如果相反,脉诊也草草,问诊也寥寥,望舌察色一带而过,这种态度,是否值得跟,就需要存疑了。
最后,要听患者的反馈。中医是个技术活,关键是疗效。课讲的再好,理论听上去再完美,不经过临床的洗礼,也只是空中楼阁。而在疗效上,掌握最终话语权的,自然是患者本人。具体到某一个人,疗效如何不好说,因为每个人的性情各异,治疗阶段有别,反馈未必及时、准确。但作为整体,患者的评价还是最具说服力的。
如果遇到的老师符合上面三条,门诊量大,诊疗用心,疗效显著,那么恭喜,这位老师一定有东西。不过,有东西,倒也未必就会讲给你听。
不讲,或是不愿,或是不会。不愿讲的,各有各的理由,也无可厚非;毕竟人家不欠你什么。遇到不会讲的老师,像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就需要学生帮助了。要学会问。
实际上,到底是不愿讲,还是不会讲,鉴别的关键,就在交流上。不愿的,一问三不知;或是充耳不闻,默不作声;或顾左右而言他;或一个烟雾弹过来,云山雾罩,不知所云。总之,交流过程,基本不包含有价值信息。不会讲的,只是在表达方面有欠缺,而非意愿有问题。所以,提出好问题,问到点上,老师非但不会闪避,反而会很欣赏,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很可能会收获许多超值信息。
长久以来,网络上有很多人诋毁学院派中医。殊不知,与典型的民间中医相比,学院中医的开放程度要好太多;尤其是老师出身的医生。比如有人劝许老师,您的东西,是不是也适当保留一下?毕竟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呀。许老师说:如果是一盆水,会担心别人盛走一碗;但我是大海。
3交流很重要。
有了积极的意识,也找到好的老师,还不够。接下来,有效的交流沟通,是跟诊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很多时候,一个点,百思不得其解,得老师指点一句,就能豁然开朗。或者即使当时不能理解,但会留下深刻印象,日后慢慢体会。比如跟许老师时,遇到一个阴虚湿盛的患者,当时很费解。老师的解答是:阴虚是阴虚,湿是湿。一时似懂非懂。此后逐渐明白,阴虚亏的是阴精正气,湿多的是水湿邪气。虽然看上去都是水,但一个听话,可以为我所用;一个不听话,非但见死不救,反会落井下石。一个每天熬夜,同时大量喝茶的人,就完全可以表现出阴虚湿盛的状态。
交流,一问一答。跟诊过程中,主要自然是,学生问,老师答。如何提问,还是挺有讲究的。
首先,太过基础的、宽泛的,或纯知识性的问题,不用问。老师能用来交流的时间,总是相对有限的。那些翻翻教科书,甚至随手百度,都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必烦劳老师讲解了。一些大话、空话,也不必拿来浪费彼此的时间。
其次,提问之前,最好做些准备。跟诊,跟的是一个具体的老师。对这位老师的了解越多,跟诊学习的收获,也会越多。所谓的了解,可以是把老师既往公开发表的论文、书籍、文章,认真通读一遍;了解其基本学术观点。也可以是向师兄师姐多讨教,了解老师的性格,以及跟诊的注意事项。
最后,提问最好是围绕本次跟诊的具体问题。临床诊疗与课堂教学不同,临床上遇到的,都是具体问题,而不是系统性的理论问题。跟诊的价值,一方面要梳理出诊疗的线索,另一方面,就是要打通一个又一个认识上的难点。这些点,就是一个个具体问题。
以上,是无疾对中医科班教育中,实践教学部分的基本认识,自己跟诊的切身经历,以及中医跟诊的要点小结。希望各位同学都能在跟诊过程中,学到有用的技能,练就高超的本领。
本文选自无疾学社公号。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