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是哪个拔,试论汉代选官制度:两汉时期朝廷,是如何选拔官员的?
春秋战国以后,华夏大地度过奴隶制社会,迎来封建主义制度。君主觉醒"中央专权"意识,并通过改变为政措施,以达到皇权高度集中的目的。以选官制度为例,秦汉时期的选官政策,已初步打破世族垄断局面。
朝廷通过崇文尚武的理念指导,为朝廷吸收了大批文武方面上的杰出人才。两汉兴盛四百余年,便得益于此。不过,出于历史原因,汉代选官制度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甚至导致了东汉王朝的衰亡。
奴隶制社会
史学家班固曾在《汉书》中写道:"汉之得人,于兹为盛。"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空前强盛,所依赖的,便是各方面都层出不穷的顶尖人才。汉朝初年,秉承秦朝军功爵制,国家倾向于"尚武"思想。
文景之治时期,统治者遵循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因此国家得到休养生息。缺乏战事,便意味着军功爵制选拔人才的效果大打折扣。直到汉武帝时期设立太学,朝廷对人才的选拔,便逐渐由"尚武"转向"崇文"。这一时期,以察举制度为主体,征辟制度为补充的汉代选官制度已经基本确立。
一、汉代选官制度演变史
汉初平定天下,需要固权治世。因此在某些方面上,汉朝秉承秦制,不仅中央政府有残留的世官制度与军功爵制,而且统治者也希望能在天下间遴选各类人才,做到选贤与能。经过常年修养生息,新的选官制度最终于汉武帝年间确立,并在此后四百余年里大行于世。
西汉地理形势图
(一)汉初选官制度
纵观汉初选官制度,仍有先秦遗风,主要分为军功爵制、任子制、赀选制与积久为官四种形式。军功爵制,最早追溯到战国时期,代表人物是商鞅。军士凭借杀敌数量与立功大小,被朝廷授予不同等级的军职和爵位。如汉武帝初期,卫青本是一马夫出身,但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屡建奇功,一步步升迁到大将军职,位份可比三公。卫青外甥霍去病,也是战功卓著,汉武帝特设骠骑将军一职,位份仅次于三公。可见寒族出身的人,依旧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任子制,是先秦世官制(世卿世禄制)的残留与荫任制的雏形。官宦人家的子弟,可凭借门第与父兄功绩,在成年后得以入仕。徐天麟《西汉会要》记载:"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年,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官家子弟入仕,一般会先担任皇帝的宿卫侍从,待职位有空缺时,便可补任。
西汉名将霍去病雕像
赀选,又称纳赀,等同于纳捐制度。一些颇有资产的中小地主,渴望政治地位上的提升,便会向朝廷捐献一定资产,以换取入仕之机。这些捐官者,时人谓之"赀郎"。班固《汉书》记载:"令民入粟边,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万二千石为大庶长,各以多少级数为差。"
积久为官,顾名思义,中小官员可凭借资历升迁,累年而进。
(二)察举考核制度
汉高祖刘邦取天下后,主张孝道治国,因此西汉初年选拔官员时,也会有一部分采取"孝弟力田"的原则。察举制度首次出现,是在文帝时期;而正式确立,却是在武帝时期。所谓察举,即考察与推举,地方长官在考察、选取符合要求的人才,将他们推举给朝廷。
以这些被推举者的成绩为凭据,朝廷再对其进行任命。从类别上看,察举制度分两种,一种是常科(常年存在),主要有孝廉、茂才、察廉和光禄等;一种则是特科(皇帝临时决定),主要有贤良方正科、文学科、明经科、明法科、至孝科、有道科、敦厚科等等。下面列举几个重要学科详细说明一下:
孝廉:即孝子廉吏。在西汉时期,推举人与被推举者有着相同的利益关系。倘若被推举者得到重用,推举人也会得到朝廷嘉奖;反之,推举人也会受到被推举者的连坐之罪。因此不少长官在推举极重品行的孝廉时,会思量再三,这就导致"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的情况出现。
为了解决这种现象,汉武帝便下诏,强制性要求郡国地方长官必须举荐人才,否则便以大不敬问罪,轻则免官、重则诛杀。由此一来,举孝廉便成了汉朝察举制度中的主体部分。如东汉末年孔融、袁绍、曹操等枭雄,皆是举孝廉出身,算是根正苗红。
魏武帝曹操剧照
茂材:也称茂才、秀才,即有特异才能品行和突出贡献的官吏,会受到朝廷赏拔。汉武帝曾下诏"其令察吏民有茂才异等",与孝廉同为察举制度的重要科目。不过茂才在西汉时期,并非是常科。这是因为孝廉是郡举,茂才是州郡,可见茂才的质量要高于孝廉。因此茂才在入仕以后,往往起点要比孝廉更高。
明经:即通晓经学的大儒。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汉朝统治者尤其重视儒家经学。在民间,还流传着"遗子黄金满籯 不如一经"的谚语。可见两汉选拔官员,尤其重视经学。到了东汉末年,统治者们时常举行经学研读活动,以此进一步拔高经学取仕的地位。不少有名的大儒,如郑玄、马融、刘表等人,都是一时之显赫,地位崇高,得天下读书人礼遇。
汉武帝画像
(三)征召辟除制度
汉武帝元光五年 (前130年), 刘彻下诏"征吏民有明当时之务,习先圣之术者",由此征辟制度正式确立,及至东汉时期为盛。所谓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由皇帝亲自聘请与授职,称之为"征召";由高级官吏或地方大员聘请,则称之为"辟除"。
征召:又称征聘、特征。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朝廷下达求贤诏,征召制度由此开端。汉代征召对象分两种,一类是大儒、名士、清流,这些拥有不俗影响力的社会名流;一类是去职官吏或低级官吏,他们才能突出且名声显拔。对于德高望重的长者,朝廷还用安车蒲轮迎接,以示特殊优待。《汉书·枚乘传》载:"武帝自为太子闻乘名,及即位,乘年老,乃以安车蒲轮征乘。"汉代最尊荣的仕途,便属皇帝征召。被征召者又称"征君",可自由选择是否应征。征君即便拒绝朝廷征召,也会身价倍增,受到各方大臣高度礼遇。
汉代官员
辟除:即高级官吏或地方长官任用属员的一种制度。汉代辟除制度,也分公府辟除与州郡辟除。两汉公府自太尉、大将军、御史大夫等高级官吏,皆可自辟掾属。高官试用之后,将人才再举荐到中央,或留任中枢为官,或外放州郡为吏。可见公府掾属官职位虽低,但易于显达。另一种州郡辟除,则是由地方长官为察举人,他们对州郡小官吏进行试用。其中成绩优异者,或进入地方长官幕府,或受长官推荐,得以进入中央机构。
(四)太学之风盛行
为了选拔人才,汉朝统治者除推行察举征辟制以外,还率先建立起官员的"培训基地",即太学。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刘彻采纳董仲舒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置《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博士。经过历代统治者不断扩建,太学规模不断扩大。汉成帝年间,太学子弟达三千多人。东汉顺帝时期,太学有学院三万余人。由此,太学便成为汉代培养官员的基础"摇篮"。
汉朝太学学员在讲学
二、选官制度的政治影响
汉朝鼎盛,在于汉武帝时的人才济济。这说明古代统治者在治理天下时,为发展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已经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汉朝之名远播各地,便依赖于中央政府已经研究出一套合理高效的选官制度。但出于历史局限性,汉代选官制度仍存在一定弊端。其根本原因便在于:选官大权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且受到他们主观意识影响。汉武帝时期,这种弊端便已经出现,不过自西汉到东汉前期,汉代选官制度依旧能维持其稳定性。
直到东汉中期以后,朋党势力逐渐成型,宦官集团与党人集团互相抱团,在选拔官员上自然会任人唯亲且注重家世财力。因为凭借辟除、察举制度,故吏与州郡长官之间、门生与举者之间,已经逐渐形成一种附庸关系。如汉末枭雄袁绍所在的袁氏一族,乃四世三公之家,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因此诸侯混战时,袁绍与弟弟袁术都能凭借家族影响力率先崛起。
古代府主与诸幕僚
不难发现,及至东汉桓、灵二帝时期,不仅是卖官鬻爵之风盛行,就连察举辟除官员的权力,也多数集中在外戚、宦官、地方长官和世家大族手中。这样一来,朝中大权便逐渐由王室流向世族之手。汉室王庭衰微由此开始,而诸侯割据一方的局面已初步形成。
参考文献:
《汉书》
《西汉会要》
《汉书·枚乘传》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