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残在哪个部门,一次不跑,也能办证——益阳市资阳区实现评残办证电子化

来源:【华声在线】

文香慧

5月25日,资阳区政务服务中心、区残联工作人员和益阳市人民医院的评残医师来到新桥河镇河坝村,为长期瘫痪在床的戴兰军和他双脚畸形的母亲孙腊英上门评残。经鉴定,戴兰军符合一级评残条件,孙腊英符合二级评残条件。此次网上申报、上门评残、全程电子化,为全省首创。“我儿子因病致残卧床已经3年了,我们也不了解相关政策,感谢你们上门服务,帮我们解了难。”孙腊英很感动。

2022年,资阳区政务服务中心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评残办证电子化”就是其中的一个亮点。

解法再创新:从“中心定策”到“一线吹号”

今年,资阳区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探索“一线提想法、一起找办法、试点出做法、推广成定法”的创新路径,确保难题解法更优,基层积极性更高。评残办证电子化试点是资阳区“一线吹号”系列创新试点之一,是造福全区两万余名残疾人的暖心举措。

试点初期,区政务服务中心在针对“党员帮办难事”专窗办件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资阳区现有残疾人口2.24万,占全区人口总数的5.8%,而其中持证残疾人口仅1.03万。评残工作因为流程复杂、时限长,给群众带来极大不便。经走访部分社区和鉴定医院,社区工作人员和医务工作者也提出了一系列评残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3月,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区政务服务中心、区残联等单位组织多次研讨会、体验办活动,正式启动资阳区“评残办证电子化”试点,各部门(单位)积极参与、热情很高。试点期间,残联、医院、村(社区)操作人员代表,反复梳理流程,提出可行性修改意见。试点过程中,各部门(单位)各环节反复磨合,力争最优。

流程再改进:从“直联直通”到“互联互通”

资阳区政务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区一体化平台升级改造契机,瞄准“直联直通”模式的瓶颈、堵点,突出电子化、无纸化试点要求,开始了一系列“互联互通”小微创新。

一是在一体化平台建立评残办证专属模块,结合办事人员使用习惯、要求,将申报受理、医疗鉴定机构评定、残联审核、办结发证全流程细化、优化、固化。将全程无纸化电子化办、评级上门等创新亮点纳入系统模块,使特例、特殊通道,逐步转化为常例、常规路径。二是在“区镇村”三级直连直通基础上,将系统平台同步延伸到定点评残医疗结构,实现了多系统信息的互联互通、同步收发。三是取消纸质表单,全程由工作人员使用标准电子文件在线上传输。

服务再提升:从“业务精通”到“品牌创建”

资阳区政务服务中心以“一门式服务”全覆盖为契机,按照残疾人评残办证受理权限下沉到村、数据“村—区”直联直通的模式,完成了多轮流程压缩,实现了在全区124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一站完成评残申请、初审等工作。

经过试点,目前资阳区评残办证,从受理到制发证、建档的全流程时限已压缩至3个工作日(不含网络公示的5个工作日),压缩率达70%。而在残补申领等工作中,也配套实现了实体证与电子证同等有效等措施,确保了办起来快捷、用起来方便。

针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结合“一门式服务”全覆盖,推出了信息采集上门、体检评残上门、制证送达上门等特色服务,真正实现了“一次不跑,也能办证”。

“评残办证电子化”,是资阳区政务服务中心深入推进“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的坚定一步。下阶段,该中心将和区有关部门(单位)、乡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一道,按照“想法、办法、做法、定法”四步走模式,针对各自高频事项中的难点、堵点,回应关切、主动作为,整合形成因地制宜、可复制、可操作的经验,打造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资阳政务服务品牌。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