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子和铁哪个重,古代银子到底长啥样?全是牙印,黑不溜秋,掉地上都不一定能认识
世上没人不喜欢金银。金银能保值,有收藏意义。在现代,我们在金店里看到的金银物品,都是闪闪发光,耀眼得很。
可在古代,金银作为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时,却真没有这么好看亮眼。
黄金,由于颜色特征,辨识度会高一些,而银子的颜值,可能就让人大跌眼镜了。影视剧里,古人的白银都是亮堂堂的,一看就是值钱物,可道具毕竟是假的,现实中的银子,又脏又黑,上面全是牙印,掉地上都不一定能认出来。
在早期,古人们的货币千奇百怪,只要有兑换货物功能的东西,都可当做货币使用,比如贝壳、石头等等。
在纸币出现之前,我国还使用过布币,现今的红军博物馆中,甚至都还保存着抗战时期的布币。
民国时期的货币有纸币、银元和铜元。人们俗称的“袁大头”就是民国时期主要的流通货币之一。
再往前走,就是银子的天下了。其实用什么金属铸币,取决于当时的社会多用什么金属。
先秦时期,随着铜的出现,人们制造青铜器,铸造铜币。在秦始皇统一货币之前,各国的钱币形状,各有不同。刀币、圆形方孔钱、铲币等等各式各样的货币都有。
秦朝统一中原后,秦国的刀币成了通用的钱币。汉武帝时期,朝廷集中造钱,当时流通的是五铢钱。
然而一直唐朝之前,货币的形制与重量都不统一,唐朝发明的开元通宝,是朝廷统一了重量的铜钱。
随着开采银矿技术的提高,银子开始成为流通面最广的货币。元朝时期,老百姓就拿银子来当货币使用了,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在位时,大力推行银元宝的使用。
为什么说古代的银子都是黑不溜秋的呢?因为银子自身的成分问题,暴露在空气中,或者跟人接触,容易氧化发黑,也就形成了后面我们所看到的黑不溜秋的银子。即便是现代的银饰品,也存在这个问题。
古代造银技术不发达,银子提炼不纯,造银的方法也不规范,银子什么形状都有,且为了流通方便,银子往往被切成小块的碎银子,用来日常消费使用。生活中大锭的银元宝很少,拿出去用也不方便找零。
拥有固定成型的银元宝的,都是达官贵族级别。影视剧中有这么一个桥段:有人拿出一大锭银子付钱,或者打赏他人的时候,旁边的人脸上都会出现吃惊状,因为确实是很少有人拿这么整的银子出来消费。
这些细碎的银子,在市场反复的流通中,不断地氧化,磨损,渐渐地就成了一坨黑漆漆的石头。
电视上看到的古人,拿到银子上来就咬一口的场景也是真的。因为银子质地软,又被氧化得很黑。
所以为了辨别真假,古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拿到咬上一口,能留下牙印的,表示确实是银子而不是石头。
久而久之,于是银子的表面就留下了各种坑坑洼洼的压印,既脏,又难看,掉在地上大概都认不出来。
但倘若是官银,那外观上自然比普通百姓手里的碎银子,好看得多。
官银制造工艺高,提炼纯度也高,以统一的磨具生产出来,确实是所谓的“雪花银”。但这种高级银子的形状也不是元宝状,而是更像马蹄状。
将这些银子再做一次抛光处理,那就是皇家专属了,不轻易流入民间。银子的色泽和它的提纯度有关,纯度越高,亮度越高,色泽也越白。
现代人购买银饰品,也会用这个标准来衡量银子的质量。当然,现代金属制品的工艺高超,不是银子的金属,也能做出银子的色泽来。
不过因为工艺水平的不同,古代制造出真正的雪花银,概率还是较小的。其实不管多好看的雪花银,只要它制造出来,就避免不了变黑变丑的下场。
进入市场流通后,银子变黑变丑的速度也加快,无论多完美的形状,最终都会变得千奇百怪。
古代人揣钱,都是随意用个布包起来,人身体移动过程中,各种碰撞挤压,银子很快就失去原来的美貌了,再加上谁都去咬一口,就更难看了。
古人也造假钱,在银子内部掺铁,或者锡金属,外面裹一层银。有经验的生意人拿到手上掂重量,就能知道这块银子有没有问题。
这一做法,影视剧中也常见。但没经验的普通人,就还是只能上牙咬辨真假了。
当人们在博物馆或者收藏家的手里,看到古代的银子时,会觉得无法接受,跟电视上的白花花的银子差距太大了。
怎么看都像一块丑陋的废铁,殊不知,这正是我们古人流通了上千年的货币,它们的确无法跟现在用来收藏的金条银条相媲美。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