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能组哪个词,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艺术手札】
作者:郅敏(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
《二十四节气》系列作品是我从2015年开始的创作,至今已持续八年,完成了15件作品,还有9件仍在酝酿之中。这一系列作品是继2011年《河图洛书》、2013年《天象四神》系列之后的又一系列创作,它让我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不断挖掘艺术创造力。十几年来,随着自身的成长和阅历的增加,我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材料观和艺术观,艺术创作重回内心和母体文化,并开始建立自己的艺术语言。
立表测影(雕塑)郅敏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于2016年11月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不仅是对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可,也让“二十四节气”重返当代中国人的生活视野,加深了人们对“我们从哪里来”这一哲学问题的认知。“二十四节气”的确立,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它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节奏,同时确立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即东方的时空观。
二十四节气——惊蛰(雕塑)郅敏
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关系以及地球自转,形成昼夜;地球的转轴倾角以及围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形成四季。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独有的时空观、哲学观和自然观的表达。当人们摆脱了狩猎采集时代而进入农耕文明的时候,就要看天吃饭、等风等雨了,对“天”的研究成为必然,认识自然规律和季候流转,掌握天文学的知识成为必要的前提。可以说,没有天文知识是不可能掌握季候变化的,也难以创造出辉煌的农耕文明。我的《二十四节气》《立表测影》和《观象授时》等作品便是以此为基点的表达。
二十四节气——立秋(雕塑)郅敏
“二十四节气”的概念非常抽象,而雕塑又是实体化的艺术表达方式,在创作初期,如何呈现如此宏观的中国文化意象成为一个难题。我将四季变化看作阴阳的互生与转换,在雕塑造型上,以模糊的两个形象代表阴阳的力量。它们或分离,或拥抱,或相互支撑,呈现出两种力量的动态变化。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中,充满了对天人关系的探求,以及对物质转换、挪移和两种力量或状态关系的探讨,诸如天地、轻重、大小、美丑、聚散、古今……这种阴阳轮回、天人合一、天地共作的关系将我引入浩瀚的文化源流。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一方面凭借直觉投入工作,查阅古籍中对“二十四节气”的描述,观察万变的自然,逐步领会每一个节气所对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对积淀深厚的陶瓷语言的探索,逐步建立自己的艺术创作方法论。在创作方法上,我受到了汉字结体规律的巨大启发。“永字八法”中那些看似简约的笔画在不同的组合关系中形成不同的汉字。多个字就变成一个词,意味更为复杂,几个词又形成一句话,当词句再经过组合变换,文章中的精神、哲理、文化便一一呈现出来。这种原理在中国砖木结构的建筑表达中也非常明显,砖瓦可以铺路,可以盖房,可以垒墙,而木质构件也可以形成斗拱那样构思巧妙、制式缜密又多样的结构。这些中国文化中的重组与解构的方式深深地启发了我,《二十四节气》作品就是用陶瓷构件创造出一个可以无限复制和重构的结构,来呼应中国文化重构与循环的哲理。
2022年12月,我的雕塑作品《二十四节气——立秋》荣获第39届佛罗伦萨文学与艺术奖雕塑类金奖,我把它看作是对我个人创作的鼓励。评审委员会在获奖理由中提到:来自中国的艺术家郅敏的雕塑作品《二十四节气——立秋》,以东方古老传统材质陶瓷为媒介,把中国土地上农业文明的“节气”这一看不见的事物赋予了看得见的形体。这是对“中国时间”的一种现代表达尝试,对人类全球化进入“国际标准时间”并逐渐产生精神困境的今天,具有警示、回归和校准意义。
在我看来,《二十四节气》系列雕塑创作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一个媒介,是人类面对相同的自然与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时的互通与互鉴。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自然如此,艺术也是如此。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19日09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