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济县属哪个省,南北朝历史上十大著名战役

#战争风云#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各朝代中最混乱的时期之一,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分裂割据、战乱不止。或许许多人对这一时期的历史都不是很熟悉,那么大家知道在南北朝历史上有哪些影响深远的决定性战役?我想大多数人可能会不知道,所以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南北朝历史上十大著名战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南北朝历史上十大著名战役

十、突厥败柔然之战

在南北朝时期,东魏、西魏、梁打的火热时,北方草原上也发生了一场巨变,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

北方草原上最先称霸的,我们都知道,是匈奴。匈奴在汉朝的打击下逐渐衰落,北匈奴选择了西迁,而南匈奴则选择了迁入中原,日后五胡乱华匈奴人也成为其中一支。匈奴人离开草原后,鲜卑人占据了草原,鲜卑人也逐渐南迁,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建立北魏。空出来的草原就成了柔然人的天下,柔然据说也是鲜卑的一支,称霸草原一百多年,终北魏一朝,都受到柔然的侵扰,双方战争不断。

东魏和西魏分裂后,都无力单独对抗柔然,都对柔然采取妥协和和亲策略,力争让对方站在自己一边。而高欢和柔然和亲后,柔然偏向了东魏。在这种情况下,宇文泰为了缓解压力,决定偷偷支持柔然的敌对势力,这时候,突厥出现了。

突厥人,最初据说生活在中亚的咸海一带,自称狼的祖先(北方游牧民族都有这个癖好,崇拜狼),人种可能开始以白色为主,后来随着柔然的强大,突厥依附柔然,负责为柔然人打铁制造兵器,柔然成称其为“锻奴”,有时也随柔然参加战争。

公元550年(也有说546年),突厥击败高车部落,俘其五万余户,势力大增。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向柔然头兵可汗求婚,想娶其女儿。结果柔然看不起突厥,不仅拒绝,还派使者把土门大骂一顿,土门大怒,杀了来使,准备与柔然开战。

公元552年,突厥大败柔然,具体情况史料缺乏,只知道从此以后突厥取代柔然成为草原新霸主,西魏在这个过程中向突厥提供过支持,将宗室长乐公主嫁给土门为妻,所以后来在北周与北齐的战争中,突厥经常偏向北周。突厥在以后的近两百年间,对北齐、北周、隋唐都有着巨大的压力,隋末的战乱中,刘武周、窦建德等人甚至都曾向突厥臣服,李唐都不得不一度向突厥低头。随着突厥势力的扩展,他们甚至把势力向西扩展,后来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是西突厥的一支,可以说,突厥人深深的影响了世界历史。

南北朝历史上十大著名战役

九、隋灭陈之战

战役简介:公元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后,权臣杨坚于隔年废北周静帝自立,建立隋朝,即隋文帝。在安定内部、解决北方突厥的外患以及并吞西梁后,隋开皇八年(588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在隋统一战争中,隋文帝杨坚命令晋王杨广统率水陆大军50余万,攻灭江南陈朝的大规模渡江作战。此役逼降陈后主陈叔宝,陈亡。并陆续招降三吴、岭南等地区。隋文帝完成了大一统,成功结束纷乱近400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战役经过: 宣政元年(578年),宇文邕病逝,子宇文赟继位。宇文赟沉迷酒色,荒淫残暴,不理政务,使得大权旁落,埋下了北周灭亡的祸根。大象二年(580年),宇文赟病死,子宇文阐年幼,大权落入丞相杨坚手中。杨坚铲除异己,诛杀北周皇室,牢牢控制了北周政权。

开皇元年(581年),杨坚迫使宇文阐让位,建立隋朝。杨坚任贤纳谏,减轻赋税,整饬军备,消除奢靡之风,为统一天下积极准备。杨坚询问高颎灭陈之策,高颎建议派军队袭扰陈朝边界,虚张声势,使得陈军疲于奔命;再派人在陈朝放火,破坏陈朝农耕,使得陈朝粮草不足。杨坚采纳,委任贺若弼为镇守广陵的吴州总管,韩擒虎为镇守庐江的庐州总管,侵扰陈朝,使得陈朝走向衰弱。

开皇二年(582年),陈宣帝病逝,子陈叔宝成为陈朝皇帝。陈叔宝沉迷酒色,宠信奸佞,不理朝政,生活奢侈,使得陈朝国势日渐衰弱,为陈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开皇七年(587年),杨坚征召萧琮入朝,废除西梁,为统一扫清了障碍。开皇八年(588年),杨坚见陈朝统治腐朽,委任晋王杨广为元帅,统帅50多万大军伐陈。

隋军兵分八路,进攻陈朝。杨素从永安出发,沿江而下,在狼尾滩大败陈将戚欣。他率军继续东进,屡战屡胜,沿途陈军纷纷投降。陈军将隋军来犯之事告知陈叔宝,他却不以为意,认为有长江天堑,隋军无法渡江,因此不做防备,使得隋军进展更加顺利。

开皇九年(589年),吴州总管贺若弼从广陵出发率军过江,庐州总管韩擒虎率军从庐州出发过江、攻占采石,晋王杨广从六合出发率军过江。陈军将隋军渡过长江之事告知陈叔宝,他十分慌张,急忙派骠骑将军萧摩诃等人抵御隋军。贺若弼攻克京口,俘虏南徐州刺史黄恪,严肃军纪,秋毫无犯,陈军纷纷投降。韩擒虎攻克姑孰,俘虏守将樊巡,陈人畏惧,纷纷投降。贺若弼与韩擒虎很快就逼近建康城下,陈叔宝十分害怕,不知所措。

萧摩诃、任忠多次请求出战,迎击隋军。陈叔宝优柔寡断,没有听从。贺若弼驻军钟山,韩擒虎驻军新林,将建康团团包围。萧摩诃再次向陈叔宝请战,陈叔宝于是派他出战,进攻贺若弼。结果陈军大败,萧摩诃被贺若弼俘虏。任忠见萧摩诃被俘,率军向韩擒虎投降。韩擒虎以任忠为向导,攻入建康,俘虏陈叔宝,灭亡陈朝。陈朝各地见陈叔宝被俘,纷纷投降,隋朝完成统一大业。

总的来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为隋朝统一天下奠定良好基础。陈叔宝沉迷酒色,不理政务,轻视隋朝,过于倚仗长江天险,使得军备废弛,导致了最后的迅速灭亡。隋朝兵强马壮,实力强大,轻而易举就灭陈,完成了统一大业。

南北朝历史上十大著名战役

八、刘裕第一次北伐之战: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东晋偏安东南一隅之地,虽然进行了数次北伐,但都没有多少成效,不仅没能开疆拓土,反而损兵折将。直到东晋末年,一位英雄登上历史舞台,才改变了东晋北伐的尴尬局面,他就是宋武帝刘裕,那位“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刘裕首次北伐就大获全胜,以少胜多,灭掉了强大的南燕政权,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405年,刘裕通过讨伐桓楚政权崛起,两年后他入朝辅政,成为东晋的权臣。可是刘裕毕竟出身寒微,所以在朝中的威望不足,因此他打算用战功来提升自己的威望。当时,北方有很多割据政权,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南燕、后秦、北魏等。刘裕上台后,通过外交的手段,从后秦手中收复了南乡、顺阳、新野、舞阴等十二郡。

之后,刘裕就将目光对准了割据山东地区的南燕政权。南燕政权是由后燕分离出来的,开国皇帝是慕容德。经过慕容德的数年的经营,南燕国力强盛,有步兵三十七万,车一万七千乘,铁骑五万三千,总兵力在四十万以上。慕容德听到桓玄战败的消息后,一度打算派兵南征东晋,可是就在出兵之前,他却病倒了。

405年,慕容德的侄子慕容超即位,他不断派遣军队南侵,掠夺东晋边境地区的百姓。南燕的袭扰给了刘裕北伐的借口。409年四月,刘裕亲率大军乘船北征,由淮水进入泗水。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晋军的人数,不过根据推测,刘裕所带的兵力不到十万人,而他面对的是南燕四十万大军!

刘裕北伐的消息传来,公孙五楼向慕容超献三策,“吴兵轻果,所利在战,初锋勇锐,不可争也。宜据大岘,使不得入,旷日延时,沮其锐气。可徐简精骑二千,循海而南。绝其粮运,别敕段晖率兖州之军,缘山东下。腹背击之,上策也。各命守宰,依险自固,校其资储之外,余悉焚荡,芟除粟苗,使敌无所资。坚壁清野,以待其衅,中策也。纵贼入岘,出城逆战,下策也。”

然而慕容超却选择了下策,“今据五州之强,带山河之固,战车万乘,铁马万群,纵令过岘,至于平地,徐以精骑践之,此成擒也”,他想在平原用骑兵击破刘裕。就这样,刘裕所部轻而易举地越过大岘山,直抵临朐城附近。慕容超先派步骑五万进驻临朐,之后亲率四万骑兵驰援,然而毫无军事经验的慕容超根本不是刘裕的对手。

刘裕的大军一举攻破临朐城,兵临南燕国都广固城下。之后,晋军包围广固城,并切断了南燕的外援。同年十月,刘裕在南燕降将张纲的帮助下,制造了许多攻城器械,广固城内兵力虽多,但粮食缺乏,士气十分低落。410年二月,南燕军队打算利用地道发起反击,结果被晋军击败。与此同时,刘裕利用善待南燕降将的方式,来瓦解城内守军。

在这种情况下,“城中出降者相继”,刘裕同时加紧攻城,“杀伤其众”。最后,南燕尚书悦寿开门投降,晋军趁机杀入城中。慕容超与数十名亲信打算突围逃跑,结果失败被擒。之后,刘裕杀死了数千鲜卑贵族,然后押着慕容超返回建康。刘裕首次北伐灭掉了南燕,不仅收复了大片疆土,同时提高了他的政治威望。

南北朝历史上十大著名战役

七、侯景之乱,又称太清之难,是指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侯景本为东魏叛将,被梁武帝萧衍所收留,因对梁朝与东魏通好心怀不满,遂于548年以清君侧为名义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叛乱。

549年攻占梁朝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将梁武帝活活饿死,掌控梁朝军政大权。侯景起兵后相继拥立又废黜萧正德、萧纲(简文帝)和萧栋三个傀儡皇帝,最后于551年自立为帝,国号汉。梁湘东王萧绎在肃清其他宗室势力后,派徐文盛、王僧辩讨伐侯景,战局逐渐扭转;驻守岭南的陈霸先北上与王僧辩会师,于552年收复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叛乱终于平息。

侯景之乱后,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加剧了南弱北强的形势。士族门阀在侯景之乱中不仅充分暴露了腐朽无能,而且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从而大大加速了南朝士族的衰亡。出身江南寒人的陈霸先趁势崛起,在乱后5年取代梁朝,建立陈朝。北朝的两国尤其是西魏利用侯景之乱的机会吞并大片南朝土地,国力陡增,为隋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北朝历史上十大著名战役

六、河阴之战

北齐武平六年(北周建德四年,575年)七月至九月,北周武帝宇文邕率军于河阴(今河南省孟津县)地区与北齐军进行的一次作战。

575年九月,北周帝乘北齐淮南兵败、主昏政乱之际,采纳骠骑大将军韦孝宽建议,向边境集结兵力,准备东出击北齐。北齐闻知,亦增筑守御。七月,宇文邕发兵十余万,分兵六路进攻北齐。以柱国宇文纯、荥阳公司马消难、郑公达奚震分别勾前三军总管,越王宇文盛、周昌公侯莫陈崇、赵工宇文招分别勾后三军总管。齐王宇文宪率兵2万趋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隋公杨坚等率水军3万臼渭河入黄河;梁公侯莫陈芮率众2万守太行道,以断北齐并、冀、殷、定诸州援军;申公李穆率众3万守河阳道,切断黄河以北与洛阳的联系;常山公于冀率众2万出陈(今河南淮阳)、汝(今河南汝南)以南防陈军,掩护主力右翼。周武帝自率主力前后六军6万人直指河阴。

八月二十一日,北周军进入北齐境内,为争取民心,禁止伐树、践踏庄稼,违者军法从事。二十四日武帝亲自指挥诸军攻占河阴大城,宇文宪攻拔武济(今河南孟津),进围洛口(今河南巩县东北),攻克其东、西二城,焚毁黄河浮桥。北齐永桥大都督傅伏从永桥(今河南武陟西)增援至河阳,因浮桥已断,遂入中潬城(今河南孟津西南黄河中)。北周军攻克河阳南城后,围攻中潬城二十余日不能下。北齐洛州刺史独孤永业扼守金墉(今河南洛阳东北),武帝攻之亦未克。

九月,北齐右丞相高阿那肱自晋阳(今山西太原)率军南援洛阳,兵临河阳(今河南孟县)。北周军以屯兵金墉及中潬城下,久攻不克,而北齐援军业已到达,又因宇文邕阵中患病,遂放弃所拔30余城,焚舟回师仅留韩正控守王药城(今河南济源境),掩护撤军。

南北朝历史上十大著名战役

五、北魏统一北方之战

北魏统一北方,是在十六国之时诸侯纷争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它虽然面临诸多对手,情况复杂多变,但能审势度势,确定先后打击的目标,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所建。鲜卑拓跋部原居于今东北兴安岭一带,后渐南迁至蒙古草原,以“射猎为业”,靠游牧为生。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其首领什翼犍称代王,建代国,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一带)。后为前秦苻坚所灭。

北魏登国元年(386年),什翼犍之孙拓跋珪继称代王,不久改国号为魏,制定典章,重建国家,史称北魏,拓跋珪即太祖道武帝。

皇始元年(396年)八月,拓跋珪败北燕,占有今山西、河北地 区,同时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在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下,进入中原的拓跋部, 实行“分土定居”,开始由游牧经济转向农业经济,并引用汉人士族,建立封建制度,开始了由原始末期的家长奴隶制飞跃向封建制的发展过程。拓跋珪死后,长子明元帝拓跋嗣继位,嗣死,其子拓跋焘即位,是为世祖太武帝, 于时开始了统一北方的战争。

四、邙山之战,是南北朝时期西魏对东魏发动的战役。此次战争的导火索是由于高欢的儿子高澄贪色,使得高敖曹的哥哥高仲密以北豫州投降西魏。西魏军去营救高仲密,与东魏军相持在邙山。

三月,宇文泰率领着西魏右路军,大破高欢的东魏左路军,完全俘虏了东魏左路军的步卒。彭乐率领着东魏右路军,猛攻赵贵等人的西魏左路军。赵贵军失律,西魏诸军因此一并溃退。彭乐又转攻宇文泰,高欢亦停止败退。东魏诸将围攻宇文泰,西魏的右路军也遭到败绩。最终,西魏军队只得撤回关中。

南北朝历史上十大著名战役

三、玉壁大战

玉壁在南北朝时,是极为显要的军事重镇,是东魏和西魏扩展势力,向对方进发的咽喉要道。在1400多年前,这里曾发生了一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术最杂、伤亡最多的封建势力争夺战,历史上称为“玉壁大战”。

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魏实权分别落入丞相、鲜卑化的汉人高欢和鲜卑人宇文泰手里,君主不过是傀儡而已。两魏以黄河为界,东魏以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为都,占有函谷关以东原北魏的大部分地区;西魏以长安 (今陕西西安市)为都,占有原北魏的关中一带。两魏彼此对立,后又分别为齐、周所代,最后齐为周所灭,山西始终是首当其冲的争战之地。

南北朝历史上十大著名战役

二、钟离之战,亦名邵阳之役、魏梁二次钟离之役、邵阳洲之捷,为中国南北朝南梁天监六年(北魏正始四年,507年),梁军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战胜北魏军的防御作战。

天监五年(506年),梁军在洛口溃败之后,北魏中山王元英请求乘胜荡平东南,得到北魏宣武帝允准。同年十月,元英率领号称百万之众的大军包围钟离城,北魏方面又增派大将邢峦合围钟离。邢峦度时审势,两上章表,恳请罢军撤围。北魏宣武帝召回邢峦,代之以镇东将军萧宝寅。十一月,梁武帝诏右卫将军曹景宗统二十万梁军援救钟离。

次年正月,元英与北魏平东将军杨大眼调兵数十万强攻钟离。钟离三千守军在梁将昌义之的督统下进行了艰苦而有效的防御战。梁武帝又增派豫州刺史韦睿援钟离。韦睿用兵神速,十日从合肥到达邵阳。连夜筑城,并派人潜水给钟离城中守军送信,使守军士气大振。元英、杨大眼昼夜轮番进攻,都被韦睿击退。曹景宗、韦睿用火攻分别烧魏两桥,致使魏军大败,魏军被斩杀及淹死者各有十余万,五万人被俘。

此役为梁武帝讨伐北魏中具关键意义的一战,亦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取得了自宋元嘉初年“南北交战以来南朝所未有之一大捷”,稳定了淮南形势。

南北朝历史上十大著名战役

一、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淝水之战战争背景: 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引发了社会大动乱。在南方,晋琅邪王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占据了汉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

在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纷争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国先后灭掉前燕、代、前凉等割据国,统一了黄河流域。

前秦寿光三年(357年)六月,秦主苻生欲除苻坚,苻坚先下手为强,杀掉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不称皇帝)。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之后,国力大增,于公元373年攻占了东晋的梁(今陕西汉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北并吞鲜卑拓跋氏之代国,西方兼并前凉,远征西域,一统北方。在王猛死前,一直阻止苻坚的南进政策,且劝苻坚不要攻击东晋王朝,因为他认为前秦的国力虽比东晋强,但由于前秦刚刚才统一北方,时机未成熟,加上东晋有长江天险。王猛死后七年,苻坚认为时机成熟,决定攻击东晋。

淝水之战战争起因: 太元元年(376年),孝武帝司马矅开始亲政,谢安升中书监、录尚书事,总揽朝政,陈郡谢氏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

同年,苻坚统一了中国北方,前秦与东晋的战争已经临近。当时的东晋,长江上游由桓氏掌握,下游则属于谢氏当政,谢安尽力调和桓谢两大家族关系,以为即将爆发的战争作准备。

南北朝历史上十大著名战役

淝水之战战役过程: 太元二年(377年),东晋朝廷任命桓冲的儿子桓嗣为江州刺史。又任命五兵尚书王蕴都督江南诸军事,兼徐州刺史,任命征西司马兼南郡相谢玄为兖州刺史,兼广陵相,监长江以北诸军事。后来谢安举荐自己的侄子谢玄戍卫北方领土。谢安则自己都督扬州、豫州、徐州、兖州、青州五州军事,总管长江下游。桓冲为荆州刺史,防御荆襄地区;谢玄镇广陵,与谢安防御淮南地区。为了加强中央军力,晋孝武帝令谢玄招募淮南江北百姓,在广陵挑选良将,训练精兵,选拔了刘牢之等人,成立北府军。

太元三年(378年)二月,前秦王苻坚派征南大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守尚书令、长乐公苻丕,武卫将军苟长和尚书慕容率领七万步、骑兵进犯襄阳,让荆州刺史扬杨率领樊州、邓州的兵众作为前锋,征虏将军始平人石越率领一万精锐骑兵出鲁阳关,京兆尹慕容垂、扬武将军姚苌率领五万兵众出南乡,领军将军苟池、右将军毛当、强弩将军王显率领四万兵众出武当,会合攻打襄阳。分三路合围襄阳,总计投入兵力17万。

四月,前秦的军队抵达沔水以北,梁州刺史朱序认为前秦的军队没有舟船,未作防备。等到石越率领五千骑兵渡过汉水,朱序才惊惶固守中城。石越攻克了他的外城,缴获了一百多艘船只,用来接运其余的兵众。长乐公苻丕统领众将领攻打中城。慕容垂攻下了南阳,抓获太守郑裔,与苻丕在襄阳会合。

襄阳守将朱序死守近一年后,于太元四年(379年)二月城破被俘。苻坚又派彭超围攻彭城,秦晋淮南之战爆发。谢安在建康布防,又令谢玄率5万北府兵,自广陵起兵,谢玄四战四胜,全歼敌军。谢安因功封建昌县公,谢玄封东兴县侯。

淝水之战淝水决战: 383年8月,苻融率25万先锋军队。苻坚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共112万大军。 [19] 东晋以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

太元八年(383年)五月,桓冲倾十万荆州兵伐秦,以牵制秦军,减轻对下游的压力。 八月初二,苻坚派遣阳平公苻融督帅张蚝、慕容垂等人的步、骑兵共二十五万人作为前锋,任命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

八月初八,苻坚发兵长安,亲率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开始大举南侵。 九月,苻坚抵达项城,凉州的军队到达咸阳,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师7万从巴蜀顺流东下,幽州、冀州的军队也抵达了彭城,东西万里,水陆并进。阳平公苻融等人的部队三十万人,先期抵达颍口。东晋面对大军压境,下达诏令,任命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任命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人,统帅八万兵众抵抗前秦。并让龙骧将军胡彬带领五千水军援助寿阳。共分三路兵马北上迎击前秦军。

南北朝历史上十大著名战役

十月,前秦阳平公苻融等攻打寿阳。十八日,攻克寿阳,擒获平虏将军徐元喜等人。慕容垂攻下了郧城。苻融进军攻打胡彬退守的硖石。前秦卫将军梁成等率领五万兵众驻扎在洛涧,沿淮河布防以遏制东面的部队。苻坚自认为能速战速决,并派已是前秦尚书的朱序前去劝降谢石,朱序却私下提示谢石宜先发制人,击溃前秦的先锋部队。

他说:“秦军虽有百万之众,但还在进军中,如果兵力集中起来,晋军将难以抵御。现在情况不同,应趁秦军没能全部抵达的时机,迅速发动进攻,只要能击败其前锋部队,挫其锐气,就能击破秦百万大军。”谢石起初认为秦军兵强大,打算坚守不战,待敌疲惫再伺机反攻。听了朱序的话后,认为很有道理,便改变了作战方针,决定转守为攻,主动出击。

十一月,谢玄派广陵相刘牢之率领五千精兵开赴洛涧,,揭开了淝水大战的序幕。秦将梁成扼守山涧部署兵阵迎击。刘牢之取得洛涧大捷,斩杀了梁成以及弋阳太守王咏,秦军折损十名大将及五万主力。又派部队阻绝了淮河渡口,歼灭前秦军队一万五千人,抓获了前秦扬州刺史王显等人。

晋军西行,与秦军对峙淝水。十二月有人向苻坚建议后退决战。诸秦将认为阻敌淝水畔比较安全,但苻坚认为半渡而击可主动对决。当秦军后移时,晋军渡水突击。朱序在秦军阵后大叫:“前线的秦军败了!”,秦军阵脚大乱,随后晋军全力出击,大败秦军。谢玄、谢琰和桓伊率领晋军七万,战胜了苻坚和苻融所统率的前秦十五万大军,并阵斩苻融。

淝水之战战争结果:淝水之战,前秦军被歼和逃散的共有70多万。唯有鲜卑慕容垂部的3万人马尚完整无损。苻坚统一南北的希望彻底破灭,不仅如此,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等其他贵族重新崛起,各自建立了新的国家,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俘杀,前秦随之灭亡。

淝水之战战争影响:中国南北分立的局面继续维持。东晋乘胜北伐,收回黄河以南故土,但不久,因丞相谢安去世和前线主帅谢玄退隐而转为守势。

此战的胜利者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全中国的统治权,但却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淝水之战也成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载入军事史,对后世兵家的战争观念和决战思想产生着久远影响。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