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梭和欧米茄哪个高档,手表这个细小零件的等级,直接决定它的身价
前段时间编辑曾和大家说过,关于振频与精准度的事情,而今天我们换方向,不说数据,只说零件。大家知道,就算是一块普通的机械表,连机芯在内的零件数量基本都有100个以上。
更重要的是,即使一块腕表的功能再怎么简单,构造再怎么明了,内部的零件都是缺一不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零件必定是缺一不可,但是零件的等级却也是决定腕表身价的重要部分。
编辑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什么样的零件,或者什么样的等级能直接决定腕表的身价!
钟表计时器的由来
腕表是有许多种时计工具演变而来的,这些时计工具能追溯到古巴比伦时期的日晷。大约在13世纪末期,意大利北部和德国南部的交界处出现了一批坐式机械时钟,这种机械时钟以秤锤钟摆为动力,每小时都能有一种“鸣钟报时”的身影,“时钟”才首次出现在人类实现。相传这种以钟摆秤锤为动力的设计出自与德国南部的一个铁匠,它受天主教徒所托,才制造这样一批时钟。
后来这种时钟传遍了欧洲,被广泛用于教堂、中塔、地标建筑上。16世纪初期,一个德国的锁匠利用了这用摆锤式机械动力原理,将原来的构造缩小,发明了世界上首块被称为“表”的东西——怀表。再后来,因为战争的原因,大部分拥有制表工艺的德国、法国人逃到瑞士避难。瑞士人顺将这种外来的技术改良,变成了我们现在的游丝摆轮+发条传动的传统机械腕表。
减少走时的误差
在“表”被发明的时候,这种行业还只是锁匠们的副业,但后来随着人家对表的热情越来越高,许多锁匠都纷纷转行成了制表匠。在制表中心刚一到瑞士的这段时间,欧洲人对这些能带在身上的时记工具很感兴趣,特别是军队。但问题是这些表的走时不够稳定,精准的程度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甚至轻轻的防在桌子上都会出现偷停的现象。于是在德国军方的推动下,瑞士的制表有了一项增加走时稳定的任务。
大约在16世纪后期的时候,一名瑞士的制表匠发现,机芯走时的稳定性主要是有腕表的擒纵系统决定,而这些杠杆式的擒纵装置又不好避震装置。于是这表制表匠将机芯的内部结构从新组合,取消了以前的杠杆擒纵,发明了一种“叉轮”擒纵,也就是我们现在擒纵轮和擒纵叉。之后制表匠有在擒纵轮上放了早以设计好的弹性金属片,制造擒纵系统和避震装置正式诞生。
避震器的作用
如果刚好你的机械表就是背透的设计,那么通过后盖就可以发现这个避震器。世纪上避震器非常小,但是却很容易找,因为它的作用就是为擒纵系统缓震,所以在擒纵的轴心部位就能找到它,一般带着一颗红宝石。这个避震器的原理就是依靠避震底座与弹簧片的配合,将来自外部的冲击力抵消,以不至于影响到娇弱的游丝。
除了游丝之外,摆轮的轴尖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地方,它的直径只有头发一样粗。而摆轮轴尖的作用就是联通游丝和摆轮,作用相当关键。如果没有避震专职,轴尖很有可能直接被冲击力震短轴,在避震器没有出现之前是非常常见的一个问题。
避震器的种类
很多技术一旦出现就会有分支,而他们的分支就是属于种类,避震器也一样。我们常见表款使用的避震器基本都是Incabloc(因加百禄),这种避震器在表迷口中被称为“马蹄”,很多ETA机芯都是使用马蹄避震,成表有浪琴、美度、天梭、欧米茄等。其次就是KIF避震,这种避震器的效果和马蹄差不多,但是因为造型独特而被许高端品牌青睐。
KIF的特征是单棱角、三面支撑,目前PP、VC、AP等高级品牌都是使用这种避震。还有就是Etashoc三角避震器,这种三角形状的定位为低端、走量,但实际上和马蹄、KIF等相比没有多大的差距,所以一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在走量的表款上都是使用三角避震。另外还要重点说的是,劳力士在2005年研发的Paraflex避震才是极好的,比上述的老型避震器效果强一般,能基本抵消完外界的振荡。
以上便是关于避震器的介绍,总得来说避震器之间的性能差异并不大,但是因为定位和策略的不同,所以也导致了各个腕表售价不同。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