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鼓王教鼓,家乡那些敲锣打鼓的农村人

文/郭云会

距离华州县城西南 24.5 公里有一个塬台,名叫高塘塬,它是西北一颗耀眼的明珠。南靠巍巍秦岭,北临滔滔渭水,六条涓涓溪流, 七道弯弯谷梁,南高北低,风景宜人,人才济济,历史悠久。震撼西北的渭华起义司令部就在塬上的文化经济中心一一高塘镇。有名的革命前辈潘自力、陈树善、李醒吾、赵西彦、钟师统、徐振化就出生在高塘塬上。

家乡那些敲锣打鼓的农村人

高塘塬驰名中外。有些人不知道华县、渭南,但提起高塘,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闻名遐耳的还有高塘的锣鼓,威风八面。

我从小就爱锣鼓,那时不会敲,但爱听。五十年代,村里的锣鼓非常兴盛,进入腊月,不到天黑,锣鼓喧天,震耳欲聋。村里大人早早把鼓抬到涝池岸边的大杏树下,鼓手田金山、郭兆民、郭英杰,轮换着敲,引锣的是我族家叔父郭守贞,拍铙的有郭志高、郭云峰、郭敬鳖等。他们围成一圈,锣鼓敲打震天价响,村里男女老少,老汉老婆腿不灵便,拄着拐杖,小孩扶着爷爷奶奶,媳妇姑娘刷洗完锅灶都走出家门,小伙子从南山担柴回来,端着饭碗也得凑个热闹,枣园和后沟、赵岩没锣鼓的也赶来观看。一直敲到深夜十二点,也不收场。有时引锣手不在,我就把引锣放到鼓边沿上,让鼓手边敲边引,一直 敲过正月十五,才收拾锣鼓,开始春耕生产。

最热闹的要数给寺院送香火。高塘塬上的村村落落各有各的香火寺院,柿村四社十八村的寺院是老爷庙,从高塘南堡到山下坡底腰村, 寺城子楼前东西队,牛尧、北岩、刘家斜都在老爷庙送香火。每逢正月十九,各村敲锣打鼓,排着队,打着龙旗,边走边放三眼枪,队伍前抬着贡品、香纸,进入寺院内,先进行锣鼓比赛,敲的最好的是北岩和刘家斜。北岩的鼓手刘天俊、刘天德弟兄俩,两人敲三个鼓。鼓槌上缠着红绸飘带,头上包着白手巾,腰上系着红腰带,围着鼓转来转去,忽东忽西,荡南晃北,鼓槌扔空老天高,一个动作,整齐划一, 变着花样,把人看的眼花缭乱。周围拍铙的都穿着统一服装,铙上边都扎着红绿黄各色绸子,拍着拍着,就把铙扔上空中,铙在空中转动着不等落地又逮住拍起来,各种技艺引得周围掌声四起,叫好声络绎不绝。

农历三月十七是蕴空山庙会。除渔池、唐壕、上荣、方家寨、高 岭、里口、方胡磊周边村外,山**北的人都向蕴空山朝贡,还愿的、 送神的,王母娘娘显灵怀胎要娃的都带上贡品朝拜山神。几十面锣鼓抬上山顶寺庙,沿路彩旗招展,三眼枪咚咚的不停发响。第一项活动就是锣鼓竞赛,新城堡敲的最好,那些老前辈宋思宗、宋思问、郭彦文等都非常活跃。他们敲的整齐有劲,鼓谱也多,跑乐、凤凰单扇翅、马堂、湖阳波、黑鼓冬、南瓜蔓、风搅雪、乱箭兵、双凤、三闯辕门等几十种乐谱,细致、豪迈、悠扬、婉转,几里路外听的清楚悦耳。

圣山一带村庄在寺前禅修寺。北侯、南侯、江村、梁家堡、魏园子在江村药王洞。梁坡、留马、郑村在涧峪囗。高塘三川送香火庙会几十家,都以敲锣打鼓为主要项目,有时庙会几日,白天锣鼓比赛, 晚上唱大戏,各个寺院都有戏楼,四角挑沿,脊兽屋顶,雕龙画凤, 墙头雕像,栩栩如生。高塘塬上唱戏老马式,组织起来,走江湖赶庙会。柿村青衣名旦白牡丹、江村花旦张保、朱张村老旦东引房、北候丑角矦思杰、姚河须生尚信、唐安花脸杨治民、铁里武生石头,这些老艺人在渭北一带常年出台演出,演技超众,名扬渭河南北。

家乡那些敲锣打鼓的农村人

进入六十年代,全国范围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的打击。农民少吃没 穿,吃树皮野菜,挨饥受饿。加之狠抓阶级斗争、五七年反右、三反五反运动、大批判、大揭发席卷全国,整天人心惶惶。阶级斗争抓的很紧,大批封、资、修,割资本主义尾巴。砸烂庙宇会馆,烧毁神像大殿,查封封建迷信帝王将相戏曲节目,再也没人敲锣打鼓,搞庙会香火。锣铙都砸烂炼了钢铁,鼓被老鼠咬的到处是洞。好多年里听不到锣鼓声了。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到处是大字报、大辨论、大揭发。记得六七年十月的一天深夜一点,天高云淡,秋风怒吼,凉风习习,人们正在睡梦中,突然锣鼓喧天。原来是魏风男带着处仁口群众到高塘公社上访,凤男亲自抡槌击鼓,夜深人静,鼓声震天,一直从处仁口沿村沿路敲向高塘街。人们在被窝睡梦中惊醒,好奇,心慌,我也惊奇地坐了起来,我记得敲的是《风搅雪》。这是时隔多年第一次听到的锣鼓声。

近十几年来,沉寂了多少年的锣鼓声又响起来了。随着社会的变 革,经济繁荣富强,人们思想解放,日子好过,民富国强,停滞多年 的庙会又兴盛起来了。被捣毁的庙宇整修重建,高塘塬上及周边增添了多处庙会集地,正月二十三的寺前庙会,二月初二的江村庙会,二 月十八南耐庄振兴寺庙会,二月十五杜塬庙会,二月十七里寺村庙会, 三月十七蕴空山庙会,五月一日东牛峪庙会,还有崇凝冯家村庙会, 大明孙堡抬头庵庙会。每次庙会都是以锣鼓为主奏曲,寺前、江村、蕴空山庙会为最大。寺前、江村庙会,除高塘三川外,渭南西塬桥南、崇凝、线王、南关、丰原都来参加,各拉各的鼓,各组织各的人马, 鼓王荟萃,高手如云。柿村鼓王牛民,高塘南堡张选良,江村梁家堡梁平娃,涧峪口孙东波,大明方寨高明洲等,还有渭南塬上的几位高手,摆擂献艺,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几面大鼓摆在场子中央,一个接着一个,一曲连着一曲。场子里凡背着帆布挎包的,包里都装着各自的铙、引锣、鼓槌。锣鼓开响,各掏各的家具,塬下柳枝、下庙、 毕家也带队参战,从早八点到下午四点,鼓声不停,整个高塘塬鼓声吼天,地动山摇,热闹非凡。

我开始学打鼓是 1992 年。那时我在大明镇政府工作,我的校友潘欣智是我同事,他家在大明潘塬,我常到他家去游转。潘欣智的父亲是华州皮影非物质遗产继承人潘经乐,皮影戏唱前声,敲、打、弹、 唱样样齐全,打一手好鼓,是我正儿巴经的师傅。老汉八十多岁了, 敲起鼓来浑身是劲,鼓槌抡的比头高,手碗灵活,下槌有力,花式多 样,情感饱满。他手把手教我,并对我说:“敲鼓和我唱戏一样,唱戏要唱出情,敲鼓也要敲出情。”我始终牢记老人的话。

退休回家,适逢陕西省首批捐送华县文化娱乐锣鼓,给我们村了 一套,便在村上组织成立了锣鼓队,当时参加者有生民、太荣、侃牢、 顺京、百运、重良、有生、天来、太来、应男等十多人,除过给本村结婚喜事敲鼓外,还对外村红事,经常到腰村、枣园、二合、吉尧、 柿村等地敲鼓。几年以后,外村才陆续成立了锣鼓队。

跑乐,又名《龙腾虎跃》,是塬上鼓乐曲调之精华,敲起来气势磅礴,雄壮有力,象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一样,激励人心,催人奋进。解放前源于柿村北岩、刘家斜一带,常作为庙会的比赛谱曲。东阳里寺村为了学会跑乐曲调,设席宴请北岩鼓队,才学会跑乐曲谱。跑乐曲调经过日久流传,不少地方走调,十村九不同,听起来不太优美顺耳,我便跑了江村、泽口几个村,收集资料,然后和里寺村孙志锋我俩个共同研究商讨,才统一了跑乐全曲谱调。现在高塘塬上的跑乐各村基本上是一致的,只要鼓手敲起跑乐,任何一个人拿起铙都能拍,几个村联合起来,几个鼓同时敲,几十副铙同时拍,非常壮观。塬下和渭北锣鼓谱乐单调,一流水泛不起浪花,塬上曲调花样多端, 有板有眼,轻重缓急,层次分明,不但豪迈有力,而且悦耳动听。

家乡那些敲锣打鼓的农村人

目前高塘塬上最闻名遐耳的有两个鼓队,一个是柿村,一个是南 堡。柿村鼓头是牛尧村牛民,号称鼓王,南堡鼓头是张选良,这两个 都是我的学生,我给他俩教会《跑乐》。尤其是张选良,为了学跑乐, 带领队员,不顾腊月天寒地冻,到我家来过好几次,虚心学习,领会技巧,并用手机录像回去学习,不但领会了全部曲调,而且还有很大的改进。

选良和牛民打起鼓来,各有所长,选良双槌有力,气势宏大,鼓 点分明,曲调清晰;牛民脚底生风,奔腾不停,鼓槌轻巧,花样多端。这两个鼓队象乌兰牧骑,活跃在高塘塬上,跑遍塬上各个角落,敲遍 塬上各个村庄,一人一辆电动轻骑,既快又方便,随叫随到,很受欢 迎。哪家结婚不叫锣鼓,群众认为这家事过的不洋火。给娃结婚看日子先订锣鼓,订的迟了就订不上了,锣鼓比洋鼓洋号要气派的多。蓝蓝的天,黄黄的土。眷眷的恋,深深的情。高塘三川,锣鼓喧 天。何以解乡愁,唯有锣鼓声!

【作者简介】 郭云会,男,1946 年 12 月出生,渭南市华州区人,退休干部。六十年代入职教育系统,七十年代高塘中学体育老师,八十年代转乡 镇党政机关工作,2006 年 12 月退休。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