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影花园宾馆(珠影宾馆有早茶喝吗)
早前中国电影资料馆主办亚洲影展,资料馆的那些片源终于走出了北京在几大城市做主题放映。其中广州站以“城市节拍”为主题,展映了1984年张良执导的《雅马哈鱼档》修复版。这部珠影厂当年制作出品的代表作终于修复后第一次在它的出品地放映。
修复后的《雅马哈鱼档》无论画面还是色彩都十分好,84年的广州城市空间随着影片一开场从白鹅潭远拍人民桥开始一幕幕呈现在大银幕上。当年还没有那么讲求城市天际线,城市不那么结构化,起码随着影像流动,你很快就能知道这座城市风貌和节奏。大量城市实景拍摄,也为这座城市留下那一年的影像记录。
不得不再一次说,电影放映过程就是一座城市倾泻而出的过程。有关这部电影的场景和今昔对比留待下回另文再述。
84年的珠江两岸的天际线还很矮
创作粤语思维,国语版观感奇怪
然而《雅马哈鱼档》修复版仍然有一点遗憾,就是语言是国语版。《雅马哈鱼档》当年史无前例在发行时做了国粤两个版本,在广州上映的是粤语版。当时制作拍摄的国产片都要求是普通话,粤语电影(此处不用“粤语片”是以免混淆我们特指香港的粤语长片)广州绝迹二十年。上一部在广州制作的粤语电影是1963年王为一执导的《七十二家房客》,但那部算是香港左派公司新联和珠影的主要针对**发行的粤语片。
国语版的《雅马哈鱼档》的观感十分奇怪。对白当中夹杂着大量地道粤语,比如“烂仔头”、“街边仔”“街边女”“追女仔”,当时这些较为新潮的词汇由于没有相应的普通话代替,全部是直接用普通话念。故事原是作家章以武写的一篇6000字短篇小说。章以武是浙江人,属于南下的文人,在广州教书。后来这篇小说由他的学生黄锦鸿增写,黄锦鸿是地道广府人,他的增写无疑给小说增加了不少粤味。
珠影看中了这篇短篇小说决定改编成电影,编剧仍由两人担纲,但我更相信剧本更多是来自黄锦鸿的创作,因为许多对白明显是用粤语思维来创作,大量地道的粤语俚语表达,一个南下的文人不太可能写得出那种味道,而且看戏中演员的嘴型,本地演员也显然说的粤语对白。
电影留下百年老店成珠楼的最后影像
把摄影机带进城市实景空间
如果说今天看《雅马哈鱼档》还能感受到那份活力和写实,那我想当年应该算是十分新潮的电影。一方面从大环境上它抓住了当时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发展民营经济,鼓励个体户经营,广州作为改革的前沿阵地走在最前头,通过自己个体经营诞生了许多万元户;另一方面影像的风格和表达也呼应这种大环境。就开场短短两三分钟的画面,芳村的鱼栏、茶楼、饮早茶的推车点心、路边的拉肠、大排档、鱼档,还有城市里各种叫卖声,从声音到影像,快速的剪接配着有岭南特色的音乐,城市的独特的活力被展现出来。
导演张良把摄影机带进城市,带进市民生活,这些画面除了有以新闻片拍摄方式记录,也有不少是偷拍的画面,像清晨的芳村鱼栏的交易现场就是用偷拍的方式被真实记录。还有在当时百年老字号茶楼成珠楼内,饮早茶的街坊、推点心车的茶楼伙计数碟埋单也被偷拍的摄影机记录下来,而这也是成珠楼最后的真实影像。一年后,一场大火,两百年的成珠楼被烧毁。
处境剧手法 启用非职业演员
《雅马哈鱼档》许多情节今天看也颇为大胆。阿龙和海仔要开鱼档,就要拿牌照。当时要拿牌照免不了要靠关系和送礼,阿龙和海仔为此特别请负责审批牌照“余同志”去成珠楼饮茶,还给他送成珠楼的小凤饼,结果被余同志一脸正义地拒绝。讽刺的是,接着镜头一转,余同志的家里堆满了各种疏通关系的大礼,原来是嫌礼小,阿龙送的小凤饼简直不值一提。那么写实的剧情放在今天,以今时今日的大环境难免不会被剪掉。
影片到了后段情节和人物关系有很多喜剧处理,像珠珠的母亲(演员竟然是本地长命处境剧《外来媳妇本地郎》的“康婶”黄锦裳)一心想让女儿嫁给澳门人,然后带她去澳门,结果相亲事与愿违,闹出笑话。还有最后阿龙、珠珠和葵妹的三角关系,珠珠吃醋,结果闹得笑料百出。这些都更像后来广东本土通俗处境剧惯用的手法。
“珠珠”杨丽仪是非职业演员
《雅马哈鱼档》中的三位主角,只有饰演阿龙的张天喜是专业演员,珠珠和海仔都是非职业演员。饰演珠珠的杨丽仪当时是佛山一名普通售货员,饰演海仔的黎志坚现实里是高第街的个体户,所以海仔在片中更像本色出演,而且有那种天生的市井味。
杨丽仪当年凭这部电影走红,后来调入了珠影厂当演员。在80年代只参演过几部电影,可惜也没有再像《雅马哈》那样红。90年代初随着当时得出国热,她离开了珠影,移民去了澳洲,完全退出了演艺圈,也完全消失在大众视野。而黎志坚据说遭遇意外,不幸早逝。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