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瀚海检测怎么样,上海瀚海检测技术公司怎么样
“疯狂”实验室
致未来·C-Talk演讲大会
第2期:“疯狂”实验室
将于2019年9月17日正式亮相
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原始创新的基地
本期邀请了13位在国家基础研究、
技术开发和科技攻关中承担重要使命的
国家顶尖实验室的研究人员
共同分享实验室的研究成果
话题涉及航空、智能机器人、新金属材料、模式识别、可靠性、载人深潜(蛟龙号)、高超声速、气候变化 、氢能源、天眼(FAST)
共同探讨前沿技术及其在航空领域应用前景
领略新技术之美 激发创造灵感
促进跨界融合 引领创新发展
会议内容
主持人:
李东升
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常务副主任
张志雄
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新技术探索研究中心 主任
《航空大数据,智慧预测未来》
王鹏 通用电气航空集团工程部
中国区总经理
《十的负九次方:航空安全与人为因素》
大型客机人为因素适航审定实验室
揭裕文 中国民用航空
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
副主任
《无尽的前沿:模拟飞行的今生与未来》
民用飞机模拟飞行国家重点实验室
付琳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RJ21型号副主任师
C919型号总体总师助理
《工业4.0之利器:复合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实验室
曹其新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所长 教授
《模式识别与智能感知》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成林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副所长
《大海星辰,可靠性护航》
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何晶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副教授
《深海钢铁侠,“蛟龙”潜深渊》
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开周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研究员
《让每一口呼吸都定量》
气体气味综合检测企业实验室
张庆 上海瀚海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创始人 董事长
《锻钢铸铁,筑就飞行的脊梁》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辉 北京科技大学
副主任 副研究员
《高超声速飞行气动实验平台》
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韩桂来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气候变化重塑世界》
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魏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副主任 副研究员
《“氢”装上阵——FC航空混合动力系统探索与实践》
氢燃料电池系统开发实验室
韩立勇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公司
动力系统部主任
《放眼深空,对话宇宙》
天眼工程
姜鹏 天眼(FAST)总工程师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博导
嘉宾介绍
王鹏
通用电气航空集团工程部中国区 总经理
《航空大数据,智慧预测未来》
全面负责通用电气航空集团在大中国地区工程领域的工作,参与制定和推动集团在中国地区飞机项目、采购、发动机服务和数字化业务的战略发展。在他的带领下,GE航空中国工程团队从零开始,成功建立发动机系统设计团队,参加ARJ21、C919、AG300和CR929等飞机项目,建立发动机短舱、吊挂、发动机外围构型设计和分析能力,使得飞机和发动机系统集成能力成为GE航空中国的一个优势能力;不断推动中国供应链发展,提升地区航空制造能力、并且由机加工向原材料发展和特种工艺能力建设;建立GE中国航空大数据分析能力,制定大数据技术和产品研发的发展战略,领导中国团队活跃在航空发动机大数据分析和应用领域的最前沿;王鹏建立GE中国航空服务工程体系,现在GE航空已经在中国建立了航空发动机的全寿命周期研发和支持能力。王鹏先生于 2012年荣获GE航空全球化贡献奖,于2014年和2016年两度获得GE航空工程部年度优秀奖。
揭裕文
中国民用航空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 副主任
《十的负九次方:航空安全与人为因素》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飞机总体气动设计、性能操稳、试飞及适航审定、人为因素等。现任中国民用航空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副主任、中国民航TA600型号合格审定委员会成员和型号合格审查大组组长、C919飞机型号合格审定委员会成员和型号合格审查大组组长。曾在洪都航空工业集团飞机设计研究所先后担任飞机设计工程师、副主任、型号副总设计师、专业副总设计师;担任ARJ21-700飞机试飞性能组副组长;担任庞巴迪C系列飞机同步认可审查大组组长。多次获得省部级奖、获航空重点型号研制个人二等奖、民航中青年技术带头人、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
付琳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ARJ21型号副主任师
C919型号总体总师助理
《无尽的前沿:模拟飞行的今生与未来》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民用飞机控制律设计及验证,飞行品质设计及验证,飞行试验和飞行模拟试验、CCAR25部适航取证等。参与研制中国民用飞机ARJ21和C919两大型号,国内首次按民机适航要求完整走完试飞和适航取证全过程,成功攻克民机失速、最小操纵速度、结冰、大侧风等高风险科目试飞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付琳女士曾荣获中国商飞公司颁发的ARJ首飞先进个人二等功荣誉,获省部级奖项1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项,获中国商飞公司和飞机设计院先进个人、杰出青年英才和科技进步奖若干。
曹其新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所长 教授
《工业4.0之利器:复合机器人》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常委,日本电气通信大学与宫崎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机器视觉、泛在机器人技术、移动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以及农业机器人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了(EI&SCI)论文13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项5项;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指导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2017和2019年连续三年指导学生分别获得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恒星杯”毕业设计大赛的金奖和铜奖。
刘成林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副所长
《模式识别与智能感知》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兴趣包括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文字识别与文档分析等。在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合著英文专著一本。现任国际刊物Pattern Recognition的副主编, 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 Int. J. Document Analysis and Recognition, Cognitive Computation的编委,国内期刊《自动化学报》的副主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模式识别专委会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委会主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常务理事,**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 (IEEE Fellow)、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IAPR Fellow)。。
何晶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副教授
《大海星辰,可靠性护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2012年获得**克拉克森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传感器、结构损伤监测、结构可靠性及完整性评估。2013年加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2015-201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土木与机械工程学院做访问学者。负责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2017年获得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人才。多次受邀在**哥伦比亚大学、振动工程会议等知名学府和国际会议上做报告。研究成果被NASA数据中心收录。
刘开周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研究员
《深海钢铁侠,“蛟龙”潜深渊》
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兴趣包括海洋机器人系统建模与仿真、水下高精度导航、自主控制、系统辨识以及海洋机器人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近年来主持和参加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及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在内的多项国家级海洋机器人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30余项,获授权专利20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2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1项、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获中共中央、国务院“载人深潜英雄”等荣誉称号。
张庆
上海瀚海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创始人 董事长
《让每一口呼吸都定量》
深耕检测行业15载,荣获7项专利,上海市千人培养计划人选。带领公司进入全国检测行业50强,具备国家认可委CNAS、技术监督局CMA、中国船级社CCS以及中国海关CACC资质。并获得高新技术企业、上海科技企业创新奖、315诚信服务单位、长三角地区创新标杆企业等,2016年成功登陆新三板。检测领域涵盖汽车、轮船、航空及航天,已获得包括中国航天、中车集团、通用、大众、福特汽车、宝马等在内的官方认可。
王辉
北京科技大学 副主任 副研究员
《锻钢铸铁,筑就飞行的脊梁》
2010年获东南大学博士学位,后赴韩国金属发泡公司(Keon FoamTECK)从事短期技术工作,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熵合金、高性能钢铁材料、非晶合金和多孔金属和泡沫金属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涉及大尺寸高一致性孔结构泡沫铝及铝合金的制备和先进加工方法,泡沫钢、泡沫锌、泡沫镁等多种泡沫和多孔金属及多孔金属间化合物等。成果应用于载人航天工程返回舱、新一代高速列车和重要国防装备等国家关键技术领域,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5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韩桂来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高超声速飞行气动实验平台》
工学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学术秘书。2001-2005年就读于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5-2010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0年留所工作,主要从事航空航天领域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力/热特性、气动热防护与热管理、激波与爆轰物理等方面的研究。
魏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气候变化重塑世界》
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会员。研究方向为平流层-对流层相互作用、东亚季风和极端气候事件。负责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俄国际合作、俄乌白国际合作、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联合国环境署国际合作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多个研究项目,荣获“学笃风正”奖、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等奖励。积极参与科普活动,担任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理事、科教版《科学》课审稿专家及科学顾问等职务。
韩立勇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公司动力系统部 主任
《“氢”装上阵—FC航空混合动力系统探索与实践》
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燃料电池系统开发及动力总成,包括混合动力匹配技术、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及控制技术、综合能量管理技术、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开发及检测技术等。曾负责/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等多个项目研究,曾获北京市科技奖、行业协会科技奖等。
姜鹏
天眼(FAST)总工程师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研究员 博导
《放眼深空,对话宇宙》
200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得固体力学博士学位。到国家天文台工作后,被委任为FAST索网子系统负责人,为FAST顺利建成解决关键技术问题。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2016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201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同年开始担任FAST调试核心组组长,并被纳入到FAST工程经理部;2018年,被任命为FAST总工程师;2019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北京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广西技术发明一等奖,部分技术成果已推广应用到国内外多项工程。
会议信息
时间:2019年9月17日 周二 9:00-17:00
地点:中国商飞北研中心国合楼1楼报告厅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学城英才北一街3号
参会福利
1
幸运观众有机会在第十八届北京航展体验C919模拟飞行
2
提供午餐
3
提供往返北航班车,仅限北航人员
报名链接
进入下方链接,完成报名
并保留报名二维码
入场时请向工作人员出示报名二维码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