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创美装饰怎么样,设计与美学思想

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中涉及到方方面面,随着生产水平的发展设计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需要设计的事物也越来越多。然而审美观念对于设计有重要影响,由于设计需要审美观念的指导。

设计与美学

在消费社会,商品不再只作为具有实用价值的物质载体被消费,还作为具有符号价值的非物质载体被占有、享用和交流。自然是美的源泉,也是设计之母,它的价值不仅表现在审美中,更能在经济收益上得以体现。而人对于自然美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本能或是经验,本文探讨了自然美的来源,再将自然美引入设计中,论述设计中自然美的价值,最终通过这种价值,阐述了一些自然美对于设计的启示。

设计与美学

设计是一门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使二者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具体应用等都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学科。设计美学作为设计学科的一个理论分支,其理论也与传统的美学艺术研究不同。因此,它不但在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上具有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美学理论,而且在现实应用中也有自己独特的要求。

设计与美学

伴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对现实不断产生新的需要。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突出特点是对生活质量的重视,生活质量的核心可以说是审美。随着产品的日渐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消费由功能性走向了审美性,有的功能性需求甚至降低到次要地位,而审美的需求上升到首要地位。另外,与产品功能质量并无直接关系的商品包装也为人们所重视。显然,与这种需求相适应的产品设计也就应运而生了,所以从另一层面看,设计美学的诞生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革命的必然结果。

设计与美学

一、设计和美学的概念

⊥17

16⊥.1.设计的概念

1.什么是设计

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设计便是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知识社会的到来、创新形态的嬗变,设计也正由专业设计师的工作向更广泛的用户参与演变,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参与的创新设计日益受到关注,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设计的创新模式正在逐步形成。设计不仅仅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还会通过听觉、嗅觉、触觉传达出来营造一定感官感受。

设计与美学

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是商业社会的产物,在商业社会中需要把艺术设计与创作理想加以平衡。设计与美术不同,因为设计既要符合审美性又要具有实用性,应以人为本,设计需要的不仅仅是装饰、装潢。现代设计伴随工业革命的开始,近代都市的出现,人类社会迎来了标准化、机械化的大批量生产时代,这也迫使设计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传统手工业时代的作坊主和工匠既是设计者又是制作者,甚至还是销售者和使用者。工业革命后,从制造业中独立出来的设计,经过再分工,形成造型与功能设计两部分。设计师担任外观设计,而产品的内在功能则由工程师负责。设计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了一门专门的学科。1877年,摄影技术发明后,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一个大量复制时代。摄影对现实生活的逼真记录给传统写实主义艺术家们莫大的刺激和打击。为了摆脱传统写实主义手法的束缚,艺术家们奋力开创出现代派美术。我们从塞尚的艺术创作中,可以洞察画家摈弃了对自然的完全模仿,他的作品几乎包含了20世纪所有的现代艺术要素。现代派美术的出现影响到艺术设计,使设计开始从传统走向近代,现代艺术设计概念也同时诞生。

设计与美学

2.平面设计的特征

设计没有完成的概念,需要精益求精,不断完善,更需要挑战自我。设计的关键在于发现,只有不断通过深入地感受和体验才能得到设计灵感。

平面设计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是一种综合艺术,它的完成涉及电脑技术、软件工程、艺术设计、展示设计等方面。设计者既要关注电脑科技的最新发展,又要为艺术建立坚实的人文基础,强调艺术的创造性与个性风格,这样才能使艺术作品焕发出更夺目的光芒。

设计与美学

3.平面设计的基本要素

平面设计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和色彩,这些要素是组成形状、空间和动态的基础,也是表现出不同视觉效果和情感的关键。

(1)“点”有大小、形状和深浅之分,对于电脑平面设计来说,“点”还有光点、墨点和像素点之分。

(2)“线”是点的移动轨迹,有直线、曲线、虚线和自由线之分。“线”不仅有宽度,还有深浅、虚实的变化。

(3)“面”是线的移动轨迹,它是物理的外表。“面”有实面和虚面之分。当然还可以使用电脑形成独出心裁的特效面。

设计与美学

4.电脑平面设计的特点

电脑平面设计是指以电脑作为工具,利用多种不同的电脑设备和软件来辅助完成平面设计工作。Graphicdesign一般翻译为“平面设计”。事实上,在现代汉语中还没有一个现成的词能够和它对译。因为,英文Graphicdesign其实包含了文字、书写、图表、图形、绘画等多种形式设计内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平面设计被赋予了更新的概念,已经集电脑技术、数字技术和艺术创意设计于一体。

设计与美学

电脑平面设计使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和设计师。它在艺术领域展示出的无穷的拓展魅力,改变了传统的视觉语言,引发了艺术观念与视觉形式的革命。电脑平面设计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用电脑代替传统设计工具:现代平面设计以电脑作为主要创作工具,既结合了各种传统绘画工具的特点,又能体现多种新的艺术风格,使创作技法不断推陈出新。比如,Photoshop和CorelDRAW的出现就极大地推动了摄影业、印刷业、出版业的发展。

设计与美学

(2)信息处理能力强大:电脑在文字录入、图像扫描、图像存储、图像编辑、特效处理等方面具有超强的处理能力,在图文混排、图像输出等方面的操作也更加方便快捷。

(3)使平面设计走向产业化:电脑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平面设计的作业环境,使艺术创作逐步走向标准化、工业化、产业化。

(4)促进设计创意:电脑革新了设计师的艺术语言与表现手法,同时促进了创意的萌发机制与深化过程,许多以往想得到做不到的事现在都能通过电脑轻易实现了。

设计与美学

1.2.美学的概念

1.什么是美学

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确,爱美是人的天性。早在人类的童年,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人们连维持生存的最必不可少的食物尚不能保证,可是在原始人类那里就已萌发了对美的追求。山顶洞人用贝壳等材料制作项链挂在脖子上作为装饰,仰韶人则用多彩的颜料和生动的动植物形象使陶器显得美观……蛮荒时代的先民尚且如此,现代的文明人更把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作为一个高尚的目标孜孜以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自身的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对美的事物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敏锐,人类创造的美的事物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美。人类长期欣赏美,创造美的实践活动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理论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专门的学科来加以研究和回答,美学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设计与美学

2.美学的研究对象

(1)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美。这种观点最早始于古希腊,希腊人在美学尚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前,就对什么是美的问题进行过专门的探讨。明确规定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也就是美,我国美学家也有不少人同意这样的看法。

(2)美学是艺术哲学,因此其研究对象是艺术。这种观点以黑格尔为代表。黑格尔明确提出,美学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的更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者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他说美学的正当名称应是“艺术哲学”或则更确切一点说是“美的艺术哲学”。黑格尔之所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艺术中才有真正的美。

设计与美学

(3)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感经验。这种观点发端于英国经验派美学,特别是博克和休谟的美学。博克对于美感以及优美、崇高的心理特征作了许多具体的考察、描述和分析,第一次划分开了崇高感和美感这两种不同的美学范畴,这对康德的美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康德非常注重对美感经验的分析,他把审美上的快感以及道德上的快感加以区别,对后世的美感经验理论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美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就在于分析这种美感经验。

(4)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里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要与客观现实(客观世界)形成各种关系。这些关系主要有: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产品等。

设计与美学

3.美的形态

美的形态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形式美。自然美的形态是被劳动直接加工过的自然的美,被人们能力支配后的自然的美,作为人的生活环境或人的生活的象征的自然的美。社会美的具体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分类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依据不同的标准作不同的划分。这里,我们按照它所属的不同领域和范围,试分为三类:社会实践的美;社会关系和环境的美和社会主体——人的美。艺术美即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的美,它是艺术家本着积极、健康、进步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它是再现与表现、内容与形式、感性与理性、有限与无限的有机统一,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它可以陶冶性情。形式美是指存在于自然、社会、艺术等审美领域中的各种形式因素本身的美和这些形式因素的有规律的组合中所体现出来的美。形式美不直接显示具体的内容,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

设计与美学

二、设计与美学的联系

设计与美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设计是一门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使二者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具体应用等都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学科。美学是一种研究美的学问。美的概念非常抽象,但亚里士多德的注解倒不失一总括的论述:“能让心灵感动、愉悦的感知源即是美”。美的对象仅指眼睛看了舒服的事物,但有时亦可推广到其他的感官,比如有人说这音乐的声音很美,所以好的格调或坏的格调是美学的主要题目。美学在实际工作方面,从事使感官舒适的设计,或者是对较复杂认知的差别,所以美学工作主要在分别何者能使人类感觉到快乐,何者使人类感觉到不悦,以及何者对某一部份人特别有趣,而对其余的人则否。

设计与美学

2.1.设计与美的关系

人类物质领域里的创美和审美活动是最基本的活动,它是决定或影响精神领域里创美和审美活动的本源。当创美和审美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时人类就开始用设计的方法使事物向更美的方向发展,开始出现了“人工美”。设计的出现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和人类审美的发展,设计由美而产生,同样设计会使事物更加的美设计也会不断地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设计与美学

例如网页设计的美其实是一个满足使用者需求的过程,能够使他们使用起来方便快捷,排除他们使用中的问题,这就是美的,这就是纯粹从功能上的要求出发的。就是最根本的功能被满足就是最根本的美。假如我想上一个体育的网站了解一下当天的足球战报,那么我上网的目的性就是非常的明确,直接看足球的结果。那么考虑一下我的上网过程就是先敲入网址,到主页上,然后尽快的找到足球的栏目,再找到比分的链接。那么设计师如果考虑到上这个网站的很多人都非常想知道足球的比分,那么在主页上放上一个流动的临时更新的框,就可以使上站的使用者直接在主页上看到想要看的东西,这样快速而又方便的结果,其实质上是一个网页设计的成功的地方,这种网页就是美的,反之假如把网页设计得非常的“漂亮”(这里指的是纯粹的从艺术审美上的漂亮,满足一般的形式美的要求的,而不考虑使用环境的情况),但是把该链接做到不容易找到的地方,或者是由于满足“漂亮”的要求,增加了几级的链接,从而增加了使用者的不方便,这种网站也是不美的,至少它没有为自己的使用对象考虑,就是失败。

设计与美学

⊥17

16⊥.2.什么是设计之美

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因此,设计美学也有别于传统的绘画和装饰,其研究内容自然也不能完全照搬生吞传统的美学理论。

众所周知,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设计是把某种计划、规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可以看出,设计的核心是一种创造行为,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区别于兄弟艺术门类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独创性,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1)设计之美的第一要义就是“新”。

设计要求新、求异、求变、求不同,否则设计将不能称之为设计。而这个“新”有着不同的层次,它可以是改良性的,也可以是创造性的。但无论如何,只有新颖的设计才会在大浪淘沙中闪烁出与众不同的光芒,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2)设计之美的第二要义是“合理”。

一个设计之所以被称为“设计”,是因为它解决了问题。设计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市场而存在,符合价值规律是设计存在的直接原因。如果设计师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相信世界上便不会有设计这个行业了。

(3)而设计之美的第三要义是“人性”。

归根揭底,设计是为人而设计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自然,设计之美也遵循人类基本的审美意趣。对称、韵律、均衡、节奏、形体、色彩、材质、工艺……凡是我们能够想到的审美法则,似乎都能够在设计中找到相应的应用。

这三条规律,使得设计师有别于纯粹的艺术家和纯粹的工程师,他们注定的命运,就是带着镣铐而舞蹈。

2.3.设计之美的依托

设计这种特有的审美规则并不是空穴来风,它背后有着客观的依据和需求。可以说,设计之美的依托是市场规律,正是残酷的市场竞争和适者生存的法则造就了这一审美。

后现代,这一现代主义的对立派开始在市场上阴谋变革。1966年,**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出版了《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对功能主义“少就是多”的信条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少就是乏味”。宣扬一种杂乱的、复杂的、含混的、折衷的象征主义和历史主义。从而拉开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序幕。可以说,这是纯粹的造反——一场视觉上的颠覆和侵略。现代主义内敛,后现代主义则张扬,它把内心的狂热和激情撕扯的淋漓尽致,市场也宽容地默许它夸张表现。这一时代变得五光十色、光怪陆离。但是仔细分析,后现代主义的风格无外乎也满足了市场的达尔文主义。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过激的革命,完全符合市场的规律。

设计与美学

我们知道,市场的主宰——消费者终究是具有感情的活生生的男人和女人,他们需要情感的宣泄,需要理想的寄托,需要有情调的生活氛围。现代主义单纯追求功能的产品使生活充满了冷漠,如果不是因为它好用、流行和廉价,人们是不会把机床似的产品搬回家的。在生产力和价格允许人们选择的一刹那,后现代主义的热情便开始走街串巷地吆喝,商业设计以新奇和花样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冲动,其核心是“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牺牲功能已经不再是一种罪过,视觉的满足和心理的充实此时可以被定义为高于触觉和手感的功能要求。

可以看出,正是市场规律造就了设计风格的起落跌荡。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故事只是历史的昙花一现。市场法则时而维护严格的科学设计原理,时而纵容设计师单纯的个人表现,时代的进步以及某些历史的偶然因素造就了设计风格的不可预见性和意趣盎然,充满挑战和迷乱。

2.4.设计美的构成表现

现代设计是一个多维度错综复杂的有机组合物,它不仅体现为各要素的审美特征,如新型材质的肌理美,力学成就的结构美,现代气息的色彩美,合乎人体的舒适美,精细加工的工艺美等,而且还表现为有这些要素糅合在一起的形成的复合形态的审美特征,如粗犷与精细,简朴与华丽,夸张与生动以及直白与隐喻等,设计美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传承,交融和变异的结果。

设计与美学

(1)粗犷与精细:粗犷设计具有浑厚、激越、威猛、刚健的阳刚之美,在造型上往往富有急骤的运动感和很强的力度感,坚实有力,对立强于统一。精细型设计具有轻盈、纤细、雅致秀丽的阴柔之美,在设计时一般表现为和谐统一,局部和整体形态的呼应关系比较考究,因而易产生精致的细腻的审美感觉。

(2)简朴与华丽:简朴型设计具有简括、憨拙、纯朴、童稚的自然感。

华丽型设计一般具有做工精美,用料考究的特点,设计师往往通过装饰设计物由内向外的高贵气质,来体现使用者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设计与美学

(3)夸张与生动:夸张型设计一般不是细节雕琢修饰,而通过诙谐有趣的造型使整体形象在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张力、速度和运动等气势来。

生动型的设计其形状逼真,线条流畅,富有强烈的韵律和生命力,容易激起审美主体强烈的审美情感。

(4)直白与隐喻:直白型设计具有通俗、清逸、舒朗、轻松的审美特点。隐喻型设计具有深邃、朦胧和深省的审美特点。

设计美的构成并非一成不变,尽管我们已将他们总结成以上的规律,但不能将这些规律死板硬套地应用到现代设计中,而应根据设计实践活动的具体问题、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对于高明的设计师来说,法则不仅不是创造设计美的障碍约束,而且应是实现其审美理想,创造高品位设计作品的智慧源泉。

三、设计与现代生活美学

艺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每一时期扮水着不同的角色和发挥不同的功能,艺术楚是人类思想的传达及情感的升华之凝炼。设计一词其语义乃泛指人生一切具有实用目的的造型活动其构思与计划的过程。人类自原始的穴居生活型态逐渐发展进入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设计的内容及意义不断地因科技及对环境认知的新知而得到扩展,同时更在增益人类生活质量的功能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设计的范畴,由于其主要内容为各类视觉媒体的设计,并用之传达各类信息,故通称为视觉传达设计。在诸多设计类别中,与生活较为相关者属于平面的设计类别包括有海报、插画、商标、封面设计、文字造型等。属于立体设计的类别有各类工艺产品的设计及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

设计与美学

3.1.设计决定了生活环境的美学质量

设计,从早期的绘画、制图、美工,直到今日这么宽广的领域,事实上已无法统合在单一的学会与学科中。但是,追根究柢,设计的本质却仍然有它共通的精神内涵。这些精神内涵的水平,在相当程度的范围内,决定了我们日常生活环境的美学质量。

人类学把诸如建筑、物件或工艺品等设计产品均视为文化的表达形式,文化是潜藏在这些产品设计或制作者脑中的一种符码,或说是文法。因此,文化是一个本质性的存在,其作用瀰漫渗透在人类的所有社会关系型态、宗教信仰和行为模式中,当然也包括其所生产制作的各种物质物件或使用的工具。

设计与艺术创作有若即若离的关系,但设计所影响的范围,远远超过纯艺术的创作与表演,后者甚至是必须被涵摄在前者所设计出来的空间、器物与感觉之中。过度功能化与技术化,而忽略了整体性与美学思考的设计,是导致台湾公共工程(包括道路、桥梁、堤防等)、公共空间和视觉景观质量低落的最主要原因。

3.2.设计与生活和情感无法割裂

从人类文化的发展脉络来看,设计做为一种独特的活动,是现代主义理性思考和分析哲学的结果。其发展的极致还包括了当代成篇累牍的设计论述文献,叫我们回过头来反思设计的行为与逻辑。同时,纯设计的活动也崛起成为一种独特领域,就像纯艺术一般。设计终于在某种程度上从特定的文化情境中漂离出来。设计可以是一种普同的纯粹心智活动,相当程度地超越个别文化的侷限。当代的设计美学,藉着商品与专业,更深入地渗透到我们切身的生活情境里,如室内设计、广告设计与服装设计等等,往往成为现在都市消费生活文明的指标。一个现代的文明都市,从里到外,点点滴滴都是许多人,经历好几个世纪,有意识地「设计」出来的生活文化环境。在一个过度资本主义化与福特主义取向的普遍价值趋势中,全球化的消费文化,在这一、二十年中达到前所未有的影响力,而席卷全世界大部份地区,塑造了更为一致化的文化形貌。现代的设计家为全球化做了极大的贡献,但也可能无意中转化为消弭地方文化差异和多元文化价值的代理人。现代主义所梦想的欧威尔世界,某种意义的设计世界几乎已经来临。

但是,现代主义的设计观念有可能物极必反,而自然衍生出后现代的批判指向。就如同与后现代这个观念有关的其他重要领域 ─ 艺术、文学、建筑,我们可以预期设计的现代化发展也会发生文化转向。现代主义思考的机能主义、效率性、经济性和菁英化等这些去文化化的倾向,将会有所调整,转而朝向界线模糊、更为人性化、富于地方感和多元主义的设计理念,这些更能够呼应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思考。

例如台湾战后在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在住宅聚落建筑的课题上无意间割裂了建造者与实用者的整合关系。早期一个家庭如果要花大钱起大厝,往往得从唐山请来师傅住在家中一两年以上,一面起造一面设计,一面讨论一面修正,空间的机能与视觉的美感就这样与生活和技艺揉和成为一体,真正是意匠的杰作。一间屋子盖下来,屋主对每一块砖瓦每一处梁柱无不熟悉入里。因为参与和学习,屋主不只投入感情,对于一生难得建造一次的作品当然也就引以为傲了。设计和制作,事实上是与生活和感情不能割裂的。

设计与美学

世纪末的后现代文化转向重新要在全球化的情境中寻求后资本主义和后福特主义的生产制度和机制,对于一致化的导向采取了抵制的策略,地域化、个性化、少量化、生活化和文化特殊化的设计哲学,在信息和资本全球化潮流中再度找到新的生存空间。就现实的生产条件而言,或是理想的文化价值观而言,情况都是如此。

3.3.可以成为文化的建造者之一

设计本来也是一种符号和传达的运用,就如同音乐,文学、语言一样,大概也无法脱出人类建构符号象征系统的法则,受制于结构主义对传达现象的诠释。「设计」,原来只是文化活动中的一个环节,与其他文化活动甚至无法区别。「设计」,也可以是文化的表达形式之一,它是有传达文化意念的作用,不同的族群或文化系统,自然会产生不同的设计哲学与产品型态。我们透过「设计」,可以解读产品的文化意涵。「设计」,或许也可以被认定为是一种纯綷的逻辑或数学思考行为,是人类普遍智性能力的展现,与个别族群的文化特殊性无关。如此,「设计」便是一种人类共通的语言表达与沟通形式。然而,更有作用的「设计」,可能回过头来形塑了特定民族的文化传统。

设计,不只是文化的一部份,它可以成为文化的建造者之一。在普同的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设计活动就如同它的汉字语意所显示的,是人类文明计划的主动者,也就是文明史的设计者。对于现代西方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东方传统,尤其是思路敏锐、思想深邃的禅学逻辑中,偶尔也会窥探到以「领悟」做为一种美学感受的设计理念,这种设计,就像诗学一般,以语言、行动、象征、逻辑和智性的错置与重构,将人类的感性带到另外一个充满美感与心智愉悦的情境。

3.4.设计负载世代文明尺度与美学标竿

今天的设计专业者如果投入更多的心思与美学涵养,就有可能被誉为意匠了。意匠隐含了用心,用心中之音来引起共鸣,并且用斤斧道具创作出发自人心的传世之作。这样的思想,也有可能把源于西方的设计观念濡化在东方传统的优越性里面。

古人对文化思想与环境意识的体会如此深刻,相映不成趣的是今天我们台湾这一代人的庸俗与虚夸。实务的设计虽然有其现实的局限,却负载了我们世代的文明尺度与美学标竿,一种属于我们自己的东方美学意识与设计传统是可欲求的吗?它的深度与广度,它的超越性与日常性是可以揉合的吗?

九二一大地震,摧毁的住宅高达十万户,从原住民部落到都市集合住宅,从乡村独立家屋到社区学校,每一个地方都迫切地需要从头起造。台湾历史上,甚至在全世界都是很少有这种状况,在数年之间就得规划、设计、建造出这么庞大数量、涵盖范围如此广大的房屋聚落景观。灾民迫切需要遮风避雨的住宅,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灾后的重建事实上对台湾的设计规划建造技艺和美学将带来更大的冲击。震灾重建所带来的课题开拓了一个空间,让我们对生活空间的意识和景观美学的认知有可能做一些改变和尝试,也有足够的规模和能量,带来另一波有关设计美学和社会生活秩序的反思与运动。

设计与美学

传统家屋的协调之美,红砖、绿瓦、斜屋顶、对称感、庭院等等,这些具备美感的设计怎么突然从后来的透天厝中消失了,新的乡村和街区建筑为何没有发展出足以比美三合院落的空间美学元素,重建之后的聚落和民宅应是怎么个样子,那一种美的设计才是居民会主动去接受的,有没有可能在这一次的重建过程中发展出类似三合院那样具有特色又广被采纳的建筑风格,如何让居民和业主本身也进入设计、建造与美学的情境中,构成一种建筑学习气氛和运动。

四、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

设计艺术,可以说是一种前沿学科,设计艺术的创新将带动全社会、全世界的时尚潮流。而它更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在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完成,并体现着当时当地文化的风貌。不同的文化反映着不同的精神风习和心理结构,反映着不同的审美价值及审美观念,这种文化精神在关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回首设计艺术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个民族在任何一个时代的设计都是与当时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有着几千年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然而随着整个经济社会、工业社会的迅猛发展,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现代设计的西化风头越演越烈,在这般凶猛的西化设计思想的冲击下,中国的设计精神和艺术风格正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消失!结果,在这种一切讲求中国特色的大好形势下,我们要如何来谈艺术设计思想的中国特色呢?

⊥1716⊥.1.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和设计审美思想

1.传统造型与设计艺术的特点;

谈其中国古典设计艺术的特点,借鉴了杨先艺老师对中国古代设计艺术的研究归纳,得出了以下的几个方面,一、才美工巧,二、以用为本,三、文质彬彬,四、顺物自然,五、重物役物,六、物以载道,七、象——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基本,八、观物以取象,九、立象以见意,十、镜生于象外。

中国传统的设计思想是有很深的哲学渊源的,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地方。“孔子主张‘文质兼备’,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要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华美学史为人类提供了基于‘适者生存’、‘美者优存’的大智慧。概括起来有,一、包举天、地、人三才的大审美观。二、身心一元论的审美气化说与审美顿悟说。三、建构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格。四、审美本体论与审美方法论的高度辩证统一。”

艺术设计,归根到底是通过艺术与科学共同的合成手段,创造着人们的全新生活,在这全新生活里,体现的就是一种文化。所以,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典文化与艺术,知之甚少,或者根本就一无所知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就不可能有什么优秀的创意。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因为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所以才能在世界上取得今天的可圈可点的艺术设计成果;靳埭强、韩美林等人,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也决不可在申奥会徽的竟标中,一举夺魁。

设计与美学

2.中国设计艺术的精神

(1)“形”的诞生

回首历史,从原始社会的一些抽象图形和简单符号到封建社会末期别样分层的造型艺术,似乎虽然总存在某种主题,但这些艺术形式的表现方式也终究会随着历代的更替而衍生出一些变化,并且这样的表现形式的发展总会与当时代和地区的文化形式,如特定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相适应,并受到社会客观条件,如材料工艺、制作技艺的制约,所以才使这些艺术作品总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造型的例子当然是非龙的形象莫属了,可谓朝朝有不同,代代求变化。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外来文化也对本土艺术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会贯通之后,使我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极具中国传统风格的艺术形式!

(2)“神”的传达

“形”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往往与前一个时期大相异趣,但我们仍能感受到在这些形式多样的造型中所特有的精神气质,而这种神韵的承传来源于中国传统的造型观念,即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 “与西方人的这种审美趣味不同的是,中国传统美学更强调的是主客统一的‘整体意识’,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都遵循同一个本质规律,因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把人的情感赋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以形写意’,‘形神兼备’”。

(3)“意”的传达

历代的艺术家、设计师们总是反复不懈地描摹某种形象,不仅因为这些形象具有很高审美意义的外部形象,而且这些外部形象底下往往还蕴藏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图形符号只是这些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外在方式,是“观念的外化”。这些意义最初大多源于自然崇拜和宗教崇拜,进而衍生出期盼“生命繁衍,富贵康乐、祛灾除祸”等吉祥象征意义,正是由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企盼,才使人们对“意”产生了的执著追求,”也正是这种执着的追求才使“形”得以历代演变,代代相传。所以也可以说,“意”的延伸又催生出了“形”的历史发展。这种“形”与“意”的发展演变,都不是对图形符号所表达的原始主题的彻底否定,而是把新的审美观念融汇到造型中,形成新“形”,从而表达新“意”,同时又使这些原始主题不断得到丰富与延伸。

⊥1716⊥.2.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1.传统影响设计原则

在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价值观念的引导下,所形成的设计原则当然也会趋于不同,虽然普遍意义上的设计都是以实用和美为目的,但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受到根深蒂固的本土文化意识的影响,在对对象的造型、色彩、肌理等因素的考虑上都会或多或少的趋向于传统个性的表达。即便在现代设计的发展大潮中,将传统改变以适应现代化的大生产,也要受到一些制作或审美上的影响,这种改变固然是有限的。约定俗成的审美特质,铸就了传统的审美意趣,历代传承的审美观念,以及审美心理必然影响设计原则。

2.传统影响设计师和受众的思维方式

代代相传,也就是历史的继承性。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发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为前提。”这是恩格斯对哲学发展的评论,而艺术的发展也是如此。设计艺术的思想和思维方式也有着同样的继承性,这也许是一种骨子里的传统、骨子里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内心必然的向历史、向传统回归,一种血脉的归属感必然的向传统回归!它也就必然的会影响到设计师的思维方式,继而影响着受众对设计作品的评判标准。

3.传统影响设计的形式体系

艺术设计发展至今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类型,而实际上这些艺术的种类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形式体系对表现内容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无论是平衡、对称、和谐,还是韵律、章法,都在时代的发展中维系着一种相互传承的微妙关系。没有哪一个设计师可以大胆声称自己的设计作品没有丝毫“模仿”的痕迹,失去了对过去的借鉴和继承,就没有可能产生任何新的艺术形式。传统的审美样式和趣味必然随着血脉的传承,在后辈中的到继承和赞美,它必将影响设计的形式体系。

设计与美学

⊥1716⊥.3.在继承中发展创新,在设计艺术中传承传统特色

1.保持设计艺术的民族性

首先,设计艺术的民族性是具有客观性。人类历史上的一切思想成果,包括设计艺术的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这些客观因素的发展历程,它们都是在前人所提供的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次,保持民族性不能无视他民族艺术精华,吸收他民族艺术精华也不是将民族个性消解。各民族的设计艺术都具有差别性和独特性,都各有长短,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取长补短是发展本民族艺术的重要手段。设计艺术、乃至整个艺术范畴都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中成长起来的,必须通过吸收他族文化的优良成分来丰富本土的艺术形式,强化设计艺术的民族风格和精神!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更是文化融合的必然!

2.中国现代设计风格中应体现出民族个性

(1)建筑设计中的复古风格;

(2)产品设计中简约性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3)服装设计中的民族风;

(4)民族个性的包装设计。

3.立足世界舞台的本土个性

艺术形态的改变、存在状态的改变、价值趋向的改变、艺术手段的改变、艺术思维的改变、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改变,审美和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最符合其本性的本体性活动之一,不能趋“同”而必须趋异。必须强调指出,“世界之所以美,并非是一切先进的物质技术力量所能包容代替得了的。世界之所以美,正是由于不同历史,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正确对待了先进技术的不同运用。世界花园里不能一花独放,而要百花争艳。我们这朵由几千年伟大文化传统培育出来的花朵是具有独特异香和异常美丽的。是任何花朵所不能取代的。”何况,一种时代的艺术风络,不只是现代的标尺,而且是历代积淀和当代风格相结合的产儿。我们不能丢弃了自己的特色而全盘抄袭别人。我们要从我们的传统艺术和现代化相结合中找出新路,这样的设计艺术,才能在世界百花园中占有自己的位置。

设计与美学

结 语

人类物质领域里的创美和审美活动是最基本的活动,它是决定或影响精神领域里创美和审美活动的本源。设计的出现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和人类审美的发展,设计由美而产生,同样设计会使事物更加的美设计也会不断地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正是设计和审美的发展丰富着人类的文明。

当下民族化、传统的审美倾向与当下国际化、世界性审美趋势之间,产生了结合的矛盾和复杂的审美盲区。传统的心灵回归与视觉面子的冲击带来的混乱与不和谐的审美情绪,造就的特殊的滑稽、可笑的时代个性。

传统与时尚是两个时空相距很远的概念。传统中孕育有经久不息的经典,千百年来生生不息,就像古老的种子孕育着生命一样,一经开发培育,即能重新发芽、开花、结果。而时尚是超前和标新,更孕育着未来的希望和期盼! “颠覆传统”并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否定,而是对传统新的阐述。在设计中,设计师们更应该用现代思维对优秀的传统进行分析,以重新让日渐模糊、远去的传统的背影清晰起来。

设计与美学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