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谷散效果怎么样,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
【大湾观察】
光明日报记者 张文骁 龚亮
嘉宾:
陈勇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民建联副主席
吴志良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
胡剑江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经济民生联盟执委
主持人:
本报记者张文骁龚亮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四年来,粤港澳三地优势互补,协同推进,在“硬联通”、规则机制衔接、重大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港澳积极融入大湾区建设和国家发展大局,发展动能更强劲,市民福祉持续提升。历经四年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正朝着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加速前进。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我们邀请了三位来自港澳地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畅谈大湾区建设成果,为港澳发展建言献策。
2022年7月,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投入运行。新华社发
1.互联互通持续提升居民获得实在便利
记者:四年来,港澳与大湾区内地城市深度合作、互联互通,取得的显著发展成就有哪些?港澳居民在哪些方面实实在在地受益?
胡剑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大湾区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四年,港澳与大湾区内地城市深度合作,以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契机,初步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大湾区逐步形成深港河套和粤澳横琴“两点”、广深港和广珠澳“两廊”的创新格局,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2月6日,在深圳莲塘口岸,香港骑行爱好者带着自行车入境。新华社发
湾区“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不断增强。硬件联通方面,港珠澳大桥打通了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道路交通网;广深港高铁增设广州东站,直接联通香港和广州市中心,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已然形成;大湾区机场群旅客年吞吐能力超过2.2亿人次,在机场及配套设施、机场运营管理、航空物流等方面不断推进务实合作;2021年大湾区港口群全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8000万标箱;三地口岸创新实施“一站式通关”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便利通关模式,通关效率大幅提升。在软件联通方面,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软联通”不断深化,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深港通”、债券“南向通”、“跨境理财通”等陆续落地,港澳与内地的金融合作不断推进。“心联通”不断加强,大湾区正在成为港澳各界人士就业、创业、生活的新空间;广东已全面落实港澳居民在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市民待遇;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等平台让许多港澳青年融入湾区生活,开启奋发有为新篇章。
吴志良:受益于大湾区的发展成果,澳门居民可以享受珠海的医保和社保,通过高铁等交通方式更方便地前往内地城市,就业和学习的机会更多;澳门企业到内地城市进行更深入的产业合作,市场极大拓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成立,扩大了澳门的发展格局,为澳门居民创业、就业、置业提供了新空间。经历疫情,大家更加意识到大湾区应该成为一个共同的家园,创造更多就业、创业机会。
陈勇:香港参与大湾区建设促进创科发展,发展成果与每位香港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利用创新科技成果,香港可以就社会问题对症下药,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服务。例如已经发展成人们日常生活一部分的电子钱包“转数快”(香港的快速支付系统)、登记数逐年倍增的电动车、由组装合成建筑法建成的“简约公屋”等,解决了市民转账不便、都市碳排放增加、公屋落成慢等问题。
大湾区的发展建设也为香港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教育选择。香港的大学陆续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开设分校并向分校毕业生颁发两地证书。去年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同步开学,见证香港进一步融入大湾区,不仅满足了北上的港人家长需要,更能帮助下一代茁壮成长。下一代既能获取宝贵的内地生活经验,熟悉内地民情,又能与香港保持联系,兼具国家观念和国际视野。
2.湾区建设加速推进港澳发挥所长乘势而上
记者:广东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发挥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作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力争年内“封关运作”;2月20日起,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近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很多新动向,您觉得这些举措对推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和港澳发展有何积极助益?
吴志良:近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动向表明,大湾区各地正在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推进大湾区建设,进一步促进内地城市与港澳的交流与合作。这将有助于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和港澳进一步发挥潜力和优势,增强发展的动力。横琴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澳合作的重要平台,“封关运作”将加速规则对接,凸显制度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也有助于推进澳门经济的适度多元发展。
陈勇:十分高兴看到特区政府招揽人才的决心,港澳人才签注政策很受欢迎。随着大湾区建设持续推进、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香港可以进一步增强“连接内地”的优势,与大湾区内各级政府群策群力,以互相配合的方式招揽人才,并以创新性的政策促进区内人才流动,让人才成为大湾区内的共有资源。除了吸引现成人才,香港亦可推出政策,吸引具有潜力的学生前来就学,并促使他们毕业后留在本地工作。
胡剑江:广东力促高质量发展,是香港增强“兴”动能的重大利好。高质量发展,靠的是创新、技术、人才,需要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以创新科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需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需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些正是香港的独特优势所在。香港巩固传统“四大中心”、建设“新四大中心”的关键,就是用好大湾区这一巨大动力源。香港必须保持“苏州过后无艇搭”的紧迫感,以大湾区思维审视香港发展的各类规划蓝图,做好与广东省高质量发展规划的对接,切实发挥香港所长、服务好广东高质量发展所需,既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也为香港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3.新起点新机遇港澳发展动能更强劲
记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香港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应该怎样不断提升其独特地位和优势?澳门进一步发展应从哪些方面发力?
胡剑江:现阶段香港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快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动由治及兴。首先,要发挥自由开放规范的营商环境、优质高效的专业服务、普通法制度、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等传统优势,凭借“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一方面加强与国际社会尤其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另一方面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主动推进大湾区一体化合作,提升湾区竞争力。其次,要加快解决土地房屋等问题,尽快改善基层市民居住环境,更要迎难而上,加快明日大屿、北部都会区的建设发展,让市民享受“爱国者治港”的实惠。
吴志良:澳门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是推动旅游业多元化发展,例如发展文化旅游、健康旅游、生态旅游等,吸引更多游客;二是推进经济多元化发展,除旅游业以外,还可发展金融、创新科技、教育和大健康等产业,有助于提升澳门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强对教育和文化的投入,提升澳门的教育和文化水平,吸引更多人才;四是全力投入横琴开发,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澳门可持续发展增加动能和活力。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28日1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