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导条约(中导条约失效的影响)

8月2日,《苏联和**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正式失效,美俄双方相互指认对方应为条约失效承担责任。《中导条约》于1987年12月8日由**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签署。条约禁止双方试验、生产和部署射程500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但对海基和空基的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并没有做出限制。美俄两国近年来多次相互指责对方违反该条约。

俄罗斯的战术地地导弹,**人一口咬定违规了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来了,既然退出了《中导条约》,又火急火燎地展开新导弹的测试,下一步会把这些导弹主要用在哪里呢?针对俄罗斯?中国?还是双管齐下?从可操作性的角度上来看,如果要针对俄罗斯,就得在欧洲部署中程导弹,就得和欧洲各国——尤其是靠近俄罗斯的国家沟通。但对于欧洲国家来说,在自己的国土上部署中程导弹其实是个拉仇恨的事情。为了消除隐患,这些中程导弹在战时无疑会是俄罗斯首批打击目标之一。而且别忘了,俄罗斯人可是放过狠话,一旦觉得自己有危险,用核武器是绝对不带磕巴的——不管目标是不是核国家。所以,一旦同意部署中程导弹,无疑等于在自己的国土上放置了硕大的目标指示器,风险实在太大。——而这,也正是当初欧洲极力促成《中导条约》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中程导弹目标是很明确的

不过也有问题,中国发展中程导弹,目的首先是为了打击对手的航母,实现反介入/区域拒止;其次是打击第一岛链到第二岛链范围内对手的关键节点。要知道,**本土毕竟在太平洋的另外一边,要想实现对西太平洋的干预,就必须依靠这一区域的一些关键节点和基地。这些地方被攻击,将大大影响美军在西太平洋的作战效率。所以,中国发展中程导弹,目标明确、用途清晰、效果可以预见。

可是,**在这里部署中程导弹图个啥?执行核打击就不用想了。打常规目标?中国可没那么多航母给**打,在西太平洋地区作战的话,中国本来对航母的依赖也没那么大。打击关键节点吗?问题是中国是本土作战,领土领海范围内有大把节点和备用节点,指望成本高企、反应缓慢的中程导弹,还不如多弄点舰载、潜射的“战斧”,或者把新研制的空射型LRASM弄个对地攻击版本,甚至于用F-22/F-35搞点“穿透式防空”都更实用。

事实上,对于**来说,这么急着“解冻”中程导弹,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感觉到现有的打击手段,在面对高速发展的潜在对手时,已经没那么有把握了。此前20多年的局部战争中,**人攻击对手的杀手锏无非是巡航导弹、隐形飞机、空中优势和网络战。但现在,面对中国军力的高速发展,这几样杀手锏要么确定不好用了(比如巡航导弹),要么效能已经大打折扣(比如隐形飞机),要么优势已经大大削弱(比如空中优势)。与此同时,中国在中程导弹(反舰、对地)以及高超音速武器的发展方面大有后来居上的架势,甚至对**形成了具体的威胁,这无疑让唯技术论和追求绝对优势的**人感到不安。**人也许认为,中程导弹由于其更短的预警时间、更强的突防能力,将为**增添一种有效的打击手段,对潜在对手施加更大的压力。

当年签署《中导条约》的戈尔巴乔夫和里根

不过,已经“马放南山”近30年的**,目前在中程导弹方面的技术出现了一定的空白期,生产线更是必须从零开始。所以,退出《中导条约》容易,真正装备实用的中程导弹,恐怕还得再过几年。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李苏宁 实习编辑:王旭)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