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诺三号(鑫诺三号节目表)

作者:柴安成

这几天教育部上线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启动试运行,引发各界关注。智慧教育平台不仅仅升级资源扩容、服务“双减”,还通过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场景,丰富资源呈现形式,助力提高资源使用的实效性,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平台资源教与学成为新常态。

试运行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它的前身是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教育部紧急开发建设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提供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两大类优质资源,为支撑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和学生平时自主学习、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2003年开始,在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协同发力,中央从本级财政和国债资金中安排了13.44亿元用于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采取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计算机教室等三种模式将优质教育资源传输到农村的教学方法试点工程,以缓解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短缺和师资不足,促进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

这项工程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跨时代的工程,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教育信息化普及推进浪潮。

经过五年的努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部完成,在中西部的12个省全面实现了中央教育资源到校,后来其它省份也及时跟进。“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成为当时最流行的宣传语。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同上一节课,也成为当时最热门的教研方式。

当时,为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因地制宜采用了三种模式。

三是计算机教室。配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其特点是除具备模式二的全部功能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配备对象为农村初中。通过计算机教室为农村初中学生提供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培养新型劳动者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为农村初中毕业生今后升学或进城务工、回乡务农提供一定的条件。平均每点概算15万元。

全国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国约11万个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在全国38.4万所农村小学初步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在全国3.75万所农村初中基本建成计算机教室。

面面天线朝碧空,三网连通写华章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让农村教育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乡村教育带来了生机。

从2006年开始,鑫诺卫星被不法份子攻击,卫星天线改为接收亚太6号卫星(东经134度)Ku频段节目卫星IP资源,接收技术参数分别设置为LNB本振 11300、信号频率 12395 符号率 27500、极化方向为 垂直,数据广播的PID值分别是B2,E5,E6,E7,E8,100。

当时互联网没有这么普及,也没有如今动辙千兆的带宽。少量学校仅有56K电话拨号的ADSL网络,卫星传输资源当时成为学校连通了解认识世界的窗口。

我当时所任教的学校,当时是一所非中心初中,不过学生也有800余名,所以当时成为了模式三的项目学校。不仅仅有前两种模式的所有设备,更是建设了一个30台的微机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

接收机是一台蓝星的专业服务器,双CPU; 微机室电脑是蓝星的,系统是XP的,内存是256M的,已经是当时的流行配置了。通过组网的方式,构建了“卫星天线——卫星接收机(服务器)——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的小型局域网。

搭建资源访问平台的学校网站也经历了三个阶段,2007年,成为中国现代教育网排名第一的县级校园网站点。但由于无法进行特色化设计,后来通过自主修改开发代码,个性定制,经过三次改版,“白兆山下——烟店中学”学校门户网站正式推出,购买cn一级域名,代码托管在安陆市装备站服务器,实现了全网访问,年访问量达10万人次。

“宁可用坏,不能放坏”再好的设备价值都只能通过运用发挥出效益来,如何让信息技术水平并不高的农村教师会用、愿用、用好自然成了当时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农远时代,全员学信息技术,热情高涨。

那种场景在如今很难想象,现在教学设备更加先进、资源更加丰富、访问更加便捷,可是似乎少了一些热情和激情。现在很多学校的所谓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更多的是一味追求信息技术的“技术含量”,颠倒教与学的“主导”和“主体”关系,忽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忽略与学科的整合,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要么照搬照用、信息技术狂轰乱炸;要么觉得麻烦,回归到“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对于信息技术如何与课堂教学融合、与学校管理结合缺乏着研究和实践。

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了“继续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 教育”大平台”等三大任务,实施“数字资源服务普及”“网络学习空间覆盖”“网络扶智工程攻坚”“教育治理能力优化”“百区千校万课引领”“数字校园规范建设”“智慧教育创新发展”“信息素养全面提升”等八大行动,推进“互联网 教育”的具体实施,推动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为全面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打下坚实根基。

未来世界,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等技术此消彼长地相伴相生,技术与教育走向深度融合,将会对教育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结合AI、VR、AR等技术,远程跨地域教学、全景课堂、全息课堂、沉浸式教学、虚拟实验、虚拟科研、仿真校园等“梦幻成真”,传统教育方式将全面颠覆。教育模式也会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追梦路上,一起向未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已经上线,怀着对农远工程的深切纪念,在加快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新时代,我们将不忘初心,不负热爱,奔赴教育信息化新的山海。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