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族天子(皇族太子是什么意思)
国学大师钱穆有云:“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中国之心。”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的沉淀与变迁,这其中包括中国人的称谓。国人称呼是融汇了宗法、习俗、等级、地位、声望等,而且尊长、后辈、上级、下属均有一套自己的称呼,谁也不能逾越。本期漫谈古礼将从称谓文化中,探究国人对宗法礼制、尊卑长幼等礼法习俗,解密中国人的“称谓习惯”。
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称谓既反映出了人们对于文化观念的理解,又透射着一种“自卑下之道”的“谦恭精神”,这种人生精神,必定要在人们的语言、称呼中体现出来。比如,“寡人”、“朕”、“孤”等字眼其实并不好听,但是古代皇帝为何拿来做自己的专有称呼?
“陛下”称谓有何考究
古代皇帝的称谓很多,皇帝自称为“寡人”、“朕”,嫔妃大臣称“皇上”、“万岁爷”等。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这些称谓都含有尊崇敬畏、祈福祝愿的意思。但是大臣叫皇帝为“陛下”,这是为什么呢?
据史料记载,古代的皇宫设计相当考究。皇帝的宝座高高在上,从下面通向宝座有一系列台阶。这个台阶,古人称之为“陛”。许慎的《说文解字》说:“陛,升高阶也。从阜,声。”为了保卫皇帝的安全,侍卫分列台阶两侧。朝会的时候,大臣们则站在台阶下。臣子们向皇帝讲话时,不敢直呼天子,所以先叫一声“陛下”,其本意是“我要向皇上说话,请站在台阶下的侍卫们代为向上传达”,以此表示地位低的人向尊贵的皇上进言。蔡邕的《独断》中就记载了这样的史实:“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因而,“陛下”也就成了皇帝的代名词,指代大臣候旨于台阶之下,皇帝高居台阶之上,“陛下”也就成了对皇帝的尊称之一。
有史表明,“陛下”除了指代皇帝外,还有尊称行使皇权的人的意思。据《汉书》记载,汉朝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就曾被王莽等人尊称为“陛下”。皇太子通常被称为殿下,意为比陛下的地位稍低。那么自古殿下就是皇太子的专有名词吗?和陛下一样,殿下最初也不是指人,古时的建筑中,宫最大,殿其次,陛下指的是皇帝龙椅前的台阶,殿下指的是殿檐之前的台阶。
《三国志》中,杜袭称曹操为殿下,这是有关殿下最早的出处。原先,殿下也指皇上,后来经过演变,殿下成为了王公亲王的尊称。到了唐以后,殿下多用来指代皇太子,皇太后和皇后。如今,一些君主制国家中,皇室成员依然被称为殿下。
“公主”称谓如何而来
其实,公主这一称呼最早并不是皇帝女儿的专称。早在周朝时,周天子的女儿称为王姬。而公主这一称谓,则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公羊传》中说,周天子嫁女儿自己不作为主婚人,而是请和自己同姓的诸侯代为主持,“主”指的是主持的意思,而“公”则指的是主持婚礼的诸侯,“公主”也就是由诸侯主持婚礼。后来,天子和诸侯的女儿也就称为“公主”了。
“公主”一称为皇帝女儿专利始于西汉。据《汉书》记载,因为主婚的是诸侯,皇帝的女儿便叫公主;而诸侯女儿的婚礼由父亲主持,父亲又叫“翁”,所以,诸侯的女儿就叫翁主,也叫王主。
西汉时期,皇帝的姐姐的地位也是十分尊崇的,比如,汉景帝的姐姐就被呼为“长公主”,汉武帝即位后,她又被呼为“太长公主”。汉代公主都有封邑,且由皇帝赐给上等的豪华宅第,有的还拥有大片的园林。皇帝还允许她们在自家的府里设置官吏,称之为家令、家丞等。皇帝对公主赏赐丰厚,她们中的许多人都拥有大量的土地财富,富奢堪比王侯。
历朝历代,公主一称也多有变化。隋唐时期,宫中的等级划分更加明确,皇帝的姐姐,先皇的姐妹,以及皇帝的女儿被称为公主,而皇太子和诸王的女儿则不得以公主自称。太子之女为郡主,诸王之女为县主。宋朝一度推翻了公主的叫法,用帝姬、宗姬称呼皇室女儿。明朝又改回隋唐旧制。
清军入关前,皇帝的女儿称格格。崇德元年,皇帝的女儿才改叫公主。清朝时皇后生的女儿叫“固伦公主”,表至尊一国,而嫔妃所生称“和硕公主”,表重尊一方。
“驸马”一词有何考究
最早,“驸马”一词并不是指皇帝的女婿。据《汉书》记载,“驸马”是一种官职,全名为驸马都尉,主要负责掌管御用的副车,实名为“副马都尉”,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起初,担任这一职务的大都是皇室或外戚,还有一些王公大臣子弟,他们都是皇帝的贴身侍从官。据史料记载,这种官待遇不薄,俸禄两千石。
“驸马”作为皇帝女婿的专有名词始于魏晋时期。相传曹魏时期的玄学家何晏容貌俊美,魏文帝将金乡公主许配与他,并授以“副马都尉”一职。于是,魏晋之后的皇帝,大都封娶了公主的女婿为“副马都尉”。时间长了,人们觉得用“副马”代指公主的丈夫不太合适,所以,便将“副马”改用为“驸马”了。
随着名字的更改,“驸马”作为官职的意思也淡化了。比如,晋宣帝与晋文帝女婿虽为“驸马都尉”,但是已经只是个称呼,没有实际职位了。后来,人们也就习惯将娶公主的人称为“驸马”了。
除了“驸马”这个称谓,古人还称公主的丈夫为“帝婿”、“主婿”、“国婿”。此外,驸马还有别称,这还得从玄学家何晏说起。据说何晏不仅貌美,而且拥有一张比女人还要白皙的脸,魏文帝原以为何晏敷粉欺骗皇室,就用计试探。结果何晏以衣袖拭脸都没有改变,于是人们便因他的脸如施粉黛而称他为“粉侯”。随后这一称呼也就被沿用到了所有公主的丈夫身上。到清朝,公主的丈夫又被冠以“额驸”封号,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为“固伦额驸”,嫔妃所生的公主丈夫为“和硕额驸”。
“千金”一词从何而来
相传周幽王得一个冰美人,名叫褒姒。为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绞尽脑汁也未能如愿。后来,虢石父为周幽王献上一计——骊山烽火戏诸侯。褒姒见到各路诸侯声势浩大地赶来,又索然无趣地离开,觉得可笑之极,便轻扯嘴角,粲然一笑。周幽王见了,欢喜得不得了。因为难得美人一笑,就赏了虢石父金千金。于是,千金就与美人一笑扯上了关系。
从古至今,一些大户人家的女儿通常被称为“千金小姐”。小姐是一种尊称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前面要加“千金”两个字呢?在古代,金是一种货币。秦汉时期,金指的是黄铜,千金指代很多由黄铜铸成的钱。于是,人们就将千金引申为“贵重难得”的意思。唐朝李白有诗云:“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其中所说“千金”意在说明豪放洒脱视金钱如无物,即使这么多珍贵的东西还抵不上一壶浊酒。
“千金”一词被用来称呼人,据说是源自南朝梁司徒谢肋。相传他10岁能诗文,行文如流水。一日与其父谢庄游山之时,挥笔成章,文不加点。宰相王景文见了称赞不已,冠以神童的称号。谢庄听了甚是得意,于是有感而言说:“他真是我家的千金啊。”从此以后,凡是才华横溢的男子便都被称为“千金”。不但意指人才难得,还有形容人金贵的意思。
“千金”被用来指代有身份的小姐,始于元杂剧《薛仁贵》。文中将官宦人家的女儿称为“千金小姐”。后来在明清的很多剧本里,官宦世家的女儿都被称为“千金小姐”,“千金”也就成了女儿家的代名词。
总而言之,称呼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一个时代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风貌;称呼也是一面镜子,称呼的变化是文化的变化,同时也被视为历史文化的折射。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