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期货(方正期货有限公司)

头顶中国期货业协会“001号会员”的光环,方正中期的前身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期货公司之一,也是第一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期货公司,其发展历程可以说是新中国期货业发展的缩影。

方正期货(方正期货有限公司)

作为方正中期的掌舵人,许丹良投身期货行业已经25年,可谓是中国第一代期货人的典型代表,不仅亲历了行业的发展,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不锈钢、苯乙烯两个期货新品种将分别于9月25日、26日上市,我国期货市场期货和期权品种数量将达70个,这可谓是期货行业对新中国70华诞的献礼。

大风过后,京城迎来好天气。烈日下,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CBD)的泰康金融大厦反射出淡蓝色的光辉,夺人眼目。

在这座大厦22层的方正中期总裁办公室里,公司总裁许丹良近日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为实体经济对冲风险,为国民经济保驾护航,这就是中国期货业的使命。”

离开舒适区 投身期货业

回首过往,大学刚毕业时,许丹良被分配到北京市机械局下属一家生产企业做车间技术员。他凭借高超的技术能力,被北京市机械局系统评为“十佳科技青年”和“十大青年科技明星”。不久之后,年纪轻轻的许丹良被调离北京,出任上海分厂总工程师及厂长。

然而,这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反倒成为许丹良想要逃离的“舒适区”。许丹良说:“要么潜心科研,要么立意改造。制造业虽然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但是我更想到改革开放前沿的单位去。”秉持这种想法,1994年,30岁的许丹良毅然决然辞去了上海的工作,孤身一人回到北京。

当时,正在寻找新工作的许丹良无意中看到一则招聘信息,没想到从此改变了他的职业轨迹。“我从《北京日报》上了解到,有家期货公司正在招聘,后来通过114查询台找到了公司地址,然后就去应聘,干起了业务员。”许丹良回忆道。

“当过总工程师、厂长之后,再去当业务员不觉得亏么?”面对记者的提问,许丹良笑着说:“当时我也确实不了解期货,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就去应聘了。现在想想,其实当时也可以应聘个更高的职位。不过,我这些年在企业的工作管理经验的积累并不浪费。”

凭借优秀的管理能力和开阔的眼界,不到一年的时间,许丹良就被提拔为业务主管。不久之后,他又升任交易部门副总经理。

“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成熟的投资者,也没有什么懂期货的人。”25年过去了,那段艰难起步的岁月仍烙印在许丹良脑海中,“当时我们有一辆金杯车,后备箱里全是显示屏,天天满大街地播放期货基础知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最早的期货投资启蒙开始了。”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短短三年间,期货经纪机构快速发展,数量达到将近一千家。当时,很多人像许丹良一样,奋不顾身地投入期货领域。

2000年12月,中国期货业协会成立。这个全国期货行业自律管理组织的诞生,为行业的规范发展揭开了新篇章。作为新中国第一家期货公司,原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方正中期的前身)成为“001号会员”。

不过,几年之后,在增资与股权变更中,这家老牌期货公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0年前后,演变为上海中期、北京中期和国际期货“三足鼎立”,从股权结构来看,三家公司也不存在任何关系。而许丹良所在的北京中期,承继了原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业务资质和许可证,“001号会员”也随之落在北京中期的身上。

革新旧制 做大做强

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十分迅猛,期货新品种一个接一个上市,期货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家公司争奇斗艳。

2010年4月,中国内地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沪深300股指期货成功上市。借此机会,各大券商纷纷“插足”期货圈,建立了期货子公司,与传统期货公司分庭抗礼,甚至后来居上。

作为传统期货公司,北京中期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

许丹良临危受命,出任北京中期总经理,一方面要面对后起之秀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是北京中期的老旧模式不再适应新的环境。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重新赋予北京中期生机与活力,许丹良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第一件事就是规范公司的制度管理。”许丹良说,“把那种‘一言堂’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模式。”

对内革新旧制,对外做大做强。许丹良的“第二把火”就是调整原来的经营思路,扩展北京中期的业务规模。“那时候,公司的发展战略就是一个字‘快’。”许丹良坚定地说,“当时是一个快速扩张阶段,我们要在很短时间就把北京中期快速发展起来。”

于是,在短短两三年里,北京中期的营业部就从原有5个扩展为13个,员工人数达300余人,公司营业额翻了几倍。

2012年的时候,许丹良就觉察到,对比券商系期货公司,传统期货公司由于只涉及大宗商品,潜在客户资源和研发水平都不及“券商系”强大,发展前景不是那么广阔。作为一家传统期货公司,北京中期的业务虽然发展不错,但行业排名仅维持在25-30位之间。

在一次出国培训时,许丹良观察了**的期货公司。在**,金融期货交易占据市场份额的90%,而股指期货在金融期货中大约占1/3。因此,当股指期货推出之后,再发展独立的期货公司(传统期货公司)就存在困难。

此时,许丹良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一定要把大金融做下来”。

如何做“大金融”?许丹良提出:“搭建一个综合性的金控平台,有证券、期货、基金、保险。但如果公司股东没有这个实力,那么最好的出路就是加盟一家金控平台,成为其中的期货支柱。”

当时许丹良和公司股东进行沟通,但由于资金实力及意愿方面的问题,做独立的金融控股平台不太可能实现。所以,转而考虑加入一家大的金控平台。

许丹良向记者感慨道:“企业并购是股东层面的事情,而并购之后,受影响最大的就是管理层,但北京中期和方正期货的并购恰恰是我来推动的。”

事实证明,许丹良这步冒险的棋走对了。以目前状况来看,缺少大金融支撑,独立的期货公司发展得并不好。

2013年,方正证券收购北京中期60%股份,北京中期吸收合并方正期货并更名为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许丹良出任总裁。新公司承继了“001号会员”,在随后的2015年和2016年,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峰值高达170亿元,手续费收入位居行业前五名。

入行25载 仍是追梦人

从混乱到革新,从分离到重组,回首“001号会员”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期货业发展变迁的缩影。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中国期货业已经走过近30年的风雨路程。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洗礼与成长后,中国期货市场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序到有序、从萧条到繁荣的发展之路,它既是全面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一转眼,许丹良投身期货行业已经25年,中国期货业也即将迈入“而立之年”。

站在落地窗前,望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辆、日新月异的北京城,许丹良感叹说,现在整个经济环境与二十多年前大不相同,国际关系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价格波动也越来越大。当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走向市场经济时代,很多企业在市场化过程中需要对冲的风险也越来越多。

“对于中国期货公司来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一定要做大做强自身业务才能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加快发展的步伐。”许丹良表示。

“未来,中国期货行业的发展需要有质的变化。”许丹良进一步指出,“实际上,真正质的变化,应当是我们这些期货公司利用场内交易的标准化品种,为实体经济企业的个性化风险管理需求提供一揽子综合服务。”

从企业角度看,期货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引得诸多产业机构争相参与。市场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促进内外市场融合,顺应了时代的需求,“三十而立”的期货人让“价格发现、套期保值、期现结合、保驾护航”这16个字真正落到了实处。

许丹良解释道:“现在企业的需求各种各样,与场内的标准化交易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没有完全一模一样对上的。比如,合同履约时间和交割时间能不能完全对上?交割品质和他们生产的品质、进口的品质是不是完全一样?甚至如果企业需要的不是标准仓单,又该如何处理?对于企业来说,市场仍然存在很大风险,因此必须利用期货市场,让期货公司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利用场内品种,打包一揽子服务,帮助客户来做一个风险对冲。”

许丹良认为,未来中国期货行业要想发展得好,绝不能“就期货谈期货”。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到今天,一定要跟上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要跟得上国际大环境的变化,要与时俱进,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给中国经济产业带来的冲击。

“今天,我们要挺身而出,有能力也有责任站出来,为实体经济对冲风险,为国民经济保驾护航。”许丹良慷慨激昂地说,“这就是中国期货业的使命。”

看着眼前畅谈理想和未来的许丹良,记者仿佛看到那个刚刚大学毕业,立志要为中国的发展作出贡献的青年;那个放弃令人羡慕的厂长职位,毅然决然投身期货业的追梦人

【记者手记】

没有退休的战士,只有战殁的将军

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对许丹良这位“戎马半生的商场老兵”有了更深的了解。如果要给采访对象分类,许丹良毫无例外会被列入“意志坚定、当机立断、杀伐果决”的类型。

不少熟悉许丹良的朋友提起他,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工作狂”。听到这个描述,许丹良大笑着说:“真没错,我就是一个工作狂,我还真是把公司当成事业了。”

许丹良把现在上班的人分成两种:一种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工作,另一种是为了事业而工作。“如果你是为了工作而工作,那么当公司发展出现困难的时候,你可能选择离开,换一家企业。但我是真的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一方面,从公司起步开始,我对它倾注了很多感情,这么多年我一直在这里工作,和公司一起成长,我为公司奉献了很多,公司也回报了我很多,当公司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愿意和它一起度过难关。”许丹良感慨道。

“另一方面,我这个人特别喜欢工作。咱们可以算一笔账,假设我一年休息20天,工作30年,一共休息了600天。你看,600天休假,2年就过去了,就等于你只干了28年。”许丹良表示,“人真正工作的时间大概就30年左右,我不愿浪费这么珍贵的时间。如果想要休息,退休以后有的是时间。”

在谈及家庭时,这位雷厉风行的商业大亨也露出些许柔情:“参加工作30年来,我每一天都是在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全年无休。这些年,我只因为两件事情放过假,一是庆祝女儿考上北大的旅行,另一个则是参加女儿研究生的毕业典礼。”

记者不禁想起作家李敖说过的一句话:“天下没有退休的战士,只有战殁的将军。”这种奋斗不止的精神无疑是许丹良的人生写照。

采访结束后,记者回望泰康金融大厦,这幢历经岁月的大楼在狂风中巍然耸立,就像一颗钢钉,牢牢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国际金融报记者 李岚君)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