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煎药壶煎多久,中药煎药的几个常见错误和问题。切不可等闲视之
中药煎药的几个常见错误和问题。切不可等闲视之
李时珍说:“凡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
清代医学家徐灵胎也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于此。”
中药汤剂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治疗效果,为了提高中药疗效,煎药服药都有一定的讲究。煎药与服药的方法掌握好,可以帮助提高疗效。反之,则可能影响中药的效果。
中医开具处方,抓取中药之后,要么由医院或诊所代煎,现在一般采用煎药机,虽然快捷方便,但往往为了速度,忽视了必要的细节要求。
很多患者倾向于回家自己煎煮,但对于煎具、煎煮时间、先煎后下等环节往往把握不好,或者也可能是由于医生没有交代清楚。
比如很多人为了提高药效,往往把中药浸泡和煎煮都用很长时间,这种做法对不对呢?今天试着整理一下中药煎药的一些注意事项。
先煎、后下、包煎、烊化、溶化、煎汤代水等细节,以及药物的服药时间与方法、服药次数、服药多少等问题,一般医生会着重交代,或处方上会标注。一定要按照相应要求煎煮服用,不能等闲视之,否则一会影响煎煮操作,二会影响药物效果。
一、煎药的火候
煎煮时要注意火候,未煮沸前可用猛火,水开后就要用小火了。
在煎煮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尤其是水开之后,一般都会溢锅,要及时调整火力,或搅动药物,防止炸锅,或发生火灾。
不过,含有细辛的处方,在煎煮时应避免加盖。因为细辛挥发过程中会产生黄樟醚,对呼吸系统有抑制作用。
二、煎药器具
铁锅、铜锅、锡锅不宜煎煮中药,铝锅、搪瓷杯、烧杯、砂锅以及不锈钢锅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使用。
三、煎药用火
传统是用柴火煮药的,但用电或者煤气也是可以的。现在电动煎药器具发展很快,除了大型的煎药机外,也有适合家庭用的煎药壶,方便实用,节省时间,也可以采用。
四、煎煮次数
一般认为以煎煮两次为宜。
实验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煎出所含成分的80%-90%,故一般一付药需要煎煮两次或三次最好。
但治疗小儿病的药方以及感冒药方一般只煎一次即可,这样药力猛而收效亦快。
五、煎煮时间
先煎的药物提前先煎30分钟。
后下的药物在一般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左右入药。
如解表药不能久煎,通常煮沸后15分钟即可;
味厚滋养的补益药,煎煮的时间宜长,煮沸后要再用文火煎煮1小时左右。
一般来讲,头煎以沸腾开始计算时间需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药头煎煮10-15分钟,二煎煮10分钟。滋补药头煎煮60-90分钟,二煎煮30-60分钟,有先煎药需先煎30分钟,后下药应在最后5-10分钟入锅。补阳药头煎煮90-120分钟,二煎煮60-90分钟。
六、煎前冷水泡药
七、煎药加水量
药多水少,有效成分浸出不完全,药物有效成分可因局部高热而被破坏;
药少水多,虽能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量,但汤药液量过大,不宜病人服用。
中药材质地不同,其吸水量有显著差别,据传统经验,将饮片置煎锅内,加水至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为度,第二次煎可超过药渣表面1-2厘米。
八、煎液量
煎液量应根据每付总药量来确定。一般是煎液的量愈多则煎出率愈高。但药液量受服用量所限,因此需要确定一个合理界限。有人从实验数据确定,当煎液量为1:4时,两次煎液可以得到70%-80%的煎出率,如将此液量再浓缩成1:2时,即可便于病人服用。一般五碗水煎出一碗即可。补阳中药可能需要加更多的水,而解表中药可少加水,稍煮即可。
九、煎液的保存
汤剂煎得以后,应立即滤取药汁,不宜久置锅中,以防含胶体过多的药液,遇冷产生胶凝,增加过滤困难,同时亦易酸败。
中药煎好后,其煎药液在通常条件下,一般温度越高,腐败越快,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里,室温在25℃以上,一般汤剂保存不应超过2天期限,如果采取冷藏条件,保存2-4天一般并无腐败现象。
不同方剂即使在同一条件下,其腐败程度差异也较大,若药液内含有淀粉,蛋白质、糖类等成分较多,则腐败甚速。
所以汤药煎好后,在一天内服完为好。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