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污染事件(松花江污染事件应急处理)

新京报快讯(记者 邓琦)我国20余年来尾矿泄漏量最大事故——黑龙江伊春“3·28”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事故已有最新进展。生态环境部今日(4月14日)消息,截至4月11日,经过14天昼夜奋战,事故应急处置实现了“不让超标污水进入松花江”的预定目标,成为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的成功范例。

松花江污染事件(松花江污染事件应急处理)

含有尾矿砂的河水。图源:生态环境部

呼兰河钼浓度全线达标,不影响居民饮水安全

4月11日凌晨3时的监测数据显示,尾矿库泄漏的特征污染物钼已得到有效控制,呼兰河钼浓度全线达标。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组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永会表示,应急处置过程中投放的药剂不会对水环境产生影响。

据悉,本次泄漏的尾矿颗粒十分细,粒度在200目以上(直径75微米以下),悬浮于水中不易沉降。为了去除污染物,专家经研究后确定采取投加絮凝剂沉淀悬浮物和钼污染物的技术路线,筛选的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和聚合硫酸铁都是饮用水处理使用的药剂,不会对水环境造成影响。

另外,4月3日至5日,应急指挥部专门在伊春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事件造成影响的区域中,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断面开展109项指标的全分析。结果表明,按照饮用水水质标准衡量,当时水中除了钼元素有所超标外,油和COD均满足要求,其他物质未检出或者痕量,没有发现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钼是生物必须的微量元素,少则有益,多则有害。就本次应急来看,大量的监测数据表明,应急处理后的水中,钼含量小于0.07mg/L,符合饮用水标准,不会影响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4月10日11:00,距离入松花江口约67公里的呼兰河兰西断面清洁净化应急工程正在稳定运行。图片上方灰白色的河水经药剂处理后,絮凝效果显著,下游水质明显改善。图源:生态环境部

做好事故后续处置工作,确保不出现次生环境灾害

4月13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疫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黑龙江伊春“3·28”鹿鸣矿业公司尾矿库泄漏事故应急处置阶段性进展情况汇报。

会议指出,事故处置实现了“不让超标污水进入松花江”的预定应急目标,成为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的成功范例。

会议强调,要继续指导地方做好事故后续处置工作,确保不出现次生环境灾害。要做好事故调查、生态环境损害评估等工作,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具体情况向国务院报告。

另外,要全面总结事故经验教训,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会商信息化手段,充实环境应急队伍,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推动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和责任落实。发生突发环境事件要及时有效开展应急应对,做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开展监测,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第一时间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4月10日18:00,在兰西桥投药点下游3公里处,生态环境部工作组专家取样发现,河水清澈,不见明显絮体。图源:生态环境部

背景:

20余年来尾矿泄漏量最大事故

3月28日下午1时40分,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钼矿尾矿库4号溢流井发生倾斜,导致伴有尾矿砂的大量污水泄漏,进入松花江二级支流依吉密河,造成环境污染事件。

此次尾矿库泄漏出伴有尾矿砂的污水253万立方米,是全国近20多年来尾矿泄漏量最大的一起事件。事发点的尾矿砂像泥石流一般,顺地势快速下泄,3公里后进入依吉密河。而依吉密河是松花江的二级支流,入依吉密河口距离呼兰河93公里,入呼兰河口距离松花江295公里。

事故发生后,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生态环境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迅速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时任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第一时间作出安排部署,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率工作组及专家队伍赴现场指导环境应急工作。

去年10月,生态环境部组建了首届生态环境应急专家组,将协助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必要时参加现场应急处置工作。专家组成员实行聘任制,每届任期5年。

生态环境部近期消息显示,首届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组长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永会。专家组成员还有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应急研究中心主任虢清伟、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马放等。

新京报记者 邓琦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王心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