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长城的传说(有关长城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华夏大地广为流传,人们对“夫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的传说耳熟能详。但是,很多人不清楚,被孟姜女“哭崩”的长城并不是秦长城,而是齐长城。

有关长城的传说(有关长城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齐长城修筑于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比秦长城早470多年。作为我国现存有准确遗迹可考、年代最早的长城,这项宏伟的工程在山东省蜿蜒千余里,西起黄河之滨的济南市长清区,东至青岛市海岸,将黄河、泰山和大海连接起来。

1987年,中国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齐长城是重要组成部分。

《管子·轻重丁》云:“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历经沧海桑田,齐长城留下大量历史古迹,形成了一条独特的文化纽带。如今,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用心的呵护。与此同时,长城内外“日月换新天”,美丽乡村如一幅幅描绘在齐鲁大地上的风景画。

横锁青齐到海关

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山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齐长城研究专家张华松说,山东半岛上的诸侯国齐国与鲁国颇具影响力,齐鲁之间纷争不断,齐国沿边境筑起一道以城墙为主体,包括关隘、城堡和烽燧等设施的防御工程,也就是今天遗迹尚存的齐长城。

中国古代地理志史《太平寰宇记》记载:“齐宣王筑长城于此,西起齐州,东抵海。”清代“盛京名士”缪公恩诗作《过齐长城》云:“绵亘山川一带长,萧条断垒锁残阳。已经作俑开秦祸,空使千秋罪始皇。”不少人认为秦始皇是长城的“始作俑者”,这其实是一个历史的误会。

从济南市区出发,向西南方向行进50多公里,在长清区孝里街道广里村东北的田野之中,一个长600多米、宽近30米、高近4米的土堆,便是齐长城的西起点。“横锁青齐”的齐长城从这里一路向东,经济南、泰安、淄博、潍坊、临沂、日照、青岛7市17个县(市、区),直抵黄海海岸,全长641.32公里,正所谓“蜿蜒千里”。

齐长城长清段既是起始段,也是最早的建筑段落,处于古济水与山地之间开阔地。长清与泰山交界,兵车在山区难以行进,古济水东岸是一条南北狭长的平原地带,是齐国容易受到进攻之地。齐国在广里这个必经之地上“堑防门”修建长城抵御外敌,有其深远考虑。《左传·襄公十八年》载:“冬十月,会于鲁济,寻湨梁之言,同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长清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徐相东说,这一记载说明,公元前555年之前就有了齐长城,并在战争中发挥作用。

齐长城长清段全长99.3公里,分为46段,大体呈“几”字形,其中有明显遗迹的长79.2公里,占总长度的80.9%。沿途经梯子山寨、石小子寨、黄巢寨等山寨遗址和294座山头,设有等级不同的关隘、城堡、军营、烽火台等军事防御设施。

“齐长城盘卧于崇山叠嶂之间,其建筑特点随地形、地貌的变化而变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筑结构以土、石及土石混筑为主,山上多为片石干垒,平原多以泥土夯筑,墙体分为土墙、石墙和山险等类型。”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张明战说。

自长清段起始,齐长城一路向东,蜿蜒伸向济南市莱芜区。长城在莱芜区境内跨越200余座山头,经过35个村庄,全长64.16公里。这里曾发生过长勺之战,《左传》记载了鲁庄公与曹刿迎战齐国强兵的故事,“一鼓作气”的典故正出于此次战役。著名的艾陵之战也发生在这里。战争的刀光剑影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而古战场遗迹尚存,仅仅在莱芜区境内,齐长城自西而东就有锦阳关、黄石关、青石关3个大关,以及天门关、胡家庄关等13个小关。

位于莱芜区娘娘庙村与章丘区三槐树村交界处的锦阳关,是齐长城三大著名关隘之一,因地处锦屏山之阳而得名。作为扼守齐鲁两国交通要道咽喉的军事要塞,在锦阳关周围险峻的山峰上,城堡和烽燧居高临下,见证过数不清的烽火狼烟。带拱门的城楼式建筑蔚为壮观,这座巍巍屹立了2000多年的雄关,最终毁于侵华日军的魔爪。莱芜区雪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业冰说,1939年,日寇进犯泰山区抗日根据地,遭我八路军顽强阻击,损失惨重的小鬼子恼羞成怒,炸毁关楼泄愤。现在的关楼是2005年根据相关资料复建的。

所幸的是,锦阳关西长城岭段保存较为完整,约756米城墙沿锦屏山蜿蜒,最高处6米,最宽处5米,上有雉墙,后为站墙,建有垛口、瞭望孔等设施。记者沿着城墙登上高高的锦屏山远眺,放眼关内关外,对2000多年前如此宏伟的建筑感慨万千,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令人敬畏。

在莱芜区和庄镇,一个小小的山村以“青石关”为名,可惜关城已经消失,仅存遗址。

青石关是齐都临淄南大门,正处于双峰对峙、中为一线天的谷口之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格外明显。自古有“直淄之门,当南之冲,为出兵要路”的说法。据史料记载,青石关关城方圆百米,南、北、西三座城门均为石拱门,建有楼阁。如今,北门洞保存基本完整,南门和西门只能依稀看到地基。

穿过青石关的古道现存约3公里,宽28米,古称“瓮口道”。一些军事要塞通常又是交通中枢,因而设关重兵镇守。自唐代起,这里行人渐多,人烟日厚,逐渐形成村落。站在群山之间眺望通往青石关门的“瓮口道”,两侧山峰如立壁,进关口处是一道长长的陡坡,100多级在青石上开凿的台阶依旧光滑,中间有一道深深的石槽,这是当年车轮碾压形成的辙沟,关隘昔日的繁荣由此可见一斑。

青石关以其特有的军事、地理、商旅、建筑等方面的魅力,曾引得无数文人墨客赞叹。清代文学大家蒲松龄30多岁离乡出青石关南去,在此留下诗篇《青石关》:“身在瓮盎中,仰看飞鸟度。南山北山云,千株万株树。但见山中人,不见山中路……”

出青石关往东,齐长城进入淄博,这里是齐国故都所在地,也是齐文化的发祥地。“泱泱齐风,滔滔淄水。”位于齐长城中段的淄博市淄川区幸福溜劈山段,不仅有雄伟的独山寨、险峻的一线天,更有保存千年的齐兵营、石门、烽火台、劈山关、内外古城墙等历史遗存。

从古到今,描写齐长城的诗文非常多,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篇章。清代祝植龄《穆陵停雪》诗云:“穆陵古道界青齐,路转峰回望欲迷。北近岘山岚气合,南临沭水暮云低……”诗里描写的穆陵关,是齐长城最重要的关隘之一,位于临沂市沂水县马站镇境内大岘山山口,当年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这一带的长城大多建在山岭上,城墙为混合沙土夯筑。千百年来,穆陵关战事频繁,附近出土了大量剑、戈、箭镞等兵器残骸。这里也曾是抗日战场,中国军队在此与日军血战五天五夜,数百名将士为国捐躯,埋骨长城内外。

从临沂顺着山势绵延向东,齐长城一路曲折,直至青岛海岸。青岛西海岸新区段齐长城全长约60公里,经过月季山、背儿山、扎营山、小珠山等大小山峦,最后在东于家河村跃入黄海,宛如一条奔腾的巨龙隐入浩渺烟波之中。

记者登上铁山街道大下庄村的月季山东坡,只见长城蜿蜒横卧于北山山脊。这是一条隆起于地面的夯土层,宽度与双向两车道的马路相似,高度则接近于成年人的腰部,表面是碎石沙土和矮草,两边是石砌的护坡。

“齐长城青岛段虽然历经岁月不断侵蚀,仍然有多处烽火台、城堡遗迹,为后人留下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记忆。”青岛西海岸新区博物馆馆长翁建红说。

沧海桑田千古事

斗转星移,齐长城跨越2600多年的历史长河,成为齐鲁大地上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介绍,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长城是中国长城文化的源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我国古代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价值。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2000多年里,齐长城除少数关隘被历代修复利用外,绝大多数墙体处于废弃状态,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逐步毁损至考古遗址形态。”山东考古学会名誉理事长王永波说。

根据国家文物局2012年《关于山东省长城认定的批复》,齐长城遗址遗产总量为260处,其中遗迹较清晰者约占四成。

对这一历史文化瑰宝,山东省强化保护,各地通过开展法规体系建设、资源调查认定、加大修缮力度、聘请巡护员、安装摄像头等多种措施,着力维护齐长城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沧桑古朴的历史风貌。

济南市文旅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贺秀祥说,齐长城是线性文化遗产,跨越1500余座大小山峦,多处于山脊和荒野等偏僻山区,经过千百年的风吹日晒,长期遭遇自然风化,还面临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等威胁,保护难度很大。越是难度大,越要加大工作力度,千方百计保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2012年以来,国家文物局安排齐长城项目经费1.4亿元,将定头崖西山段确定为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加以保护;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加强齐长城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编制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公布保护区划,完成27个点段修缮,建立长城保护员队伍。对齐长城源头、青石关等重点段,实施抢救性保护工程,按尊重历史、保护原貌的要求,进行原真性和完整性修复,避免文化遗产消失。

济南市长清区文物部门介绍,齐长城源头文物考证长度1012米,目前地表可见遗迹为628米长的素土夯筑土堆,已消失384米,残存墙体底部宽度在23至29米之间,高度在2至4米之间。记者看到,遗址两侧设置了保护界桩,修建了观光步道。

在长清区万德街道张庄村,记者沿崎岖的山路攀爬10多分钟,看到定头崖西山段掩映于一片果林中。这是一段较为完好的干砌石墙类长城,墙体长满青苔。“这段长城大约有1800米。村民都知道这是文物,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村里有专门的齐长城巡查员随时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张义军说。

莱芜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际海说,受风雨侵蚀,齐长城锦阳关数十米墙体曾发生坍塌。2017年至2019年,完成了锦阳关以西1050米城墙遗址的保护性维修。

淄博市借助文物安全“天网工程”等,以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为原则,对齐长城博山两平段、淄川城子段等进行修缮。淄博市博山区文物事业服务中心主任李生军说:“博山境内的齐长城有山体、石垒墙体、土长城几种形态,目前已修缮的两平段就是一段土长城。修缮工作既要针对齐长城本体,也要恢复周边生态,确保整个系统工程和谐统一。”

青岛月季山段部分遗址一度湮没在植被中,修复完成的月季山段本体宽约5米,底部包石及长城总体高度根据考古勘探及现场地形而不同,侧面有宽约3米的漫道,两侧设有保护界桩和保护标志碑。“我们坚持保护性修复的工艺方法,在护坡砌石过程中不用任何现代工艺,全部采取干砌方式,实现砌石与夯土紧密结合,自成一体,最大限度还原其历史风貌。”翁建红说。

今年3月,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组建齐长城巡护公益性岗位队伍,在全省设置860个公益性岗位,用于齐长城巡护工作,确保每一公里齐长城至少有1名保护员,每天一次巡护。

长城内外是家乡

巍然屹立的齐长城遗址是重要文物,其沿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折射出齐鲁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是齐鲁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象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价值。

根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山东致力擦亮齐长城文化名片,在2020年印发的《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中,提出依托齐长城世界遗产廊道和沿线文旅资源,以齐长城遗址为重要节点,在突出遗产保护展示的同时,深入挖掘齐长城文化内涵,打造齐长城乡村旅游带,助力乡村振兴。

“孟姜女哭长城”“嫦娥奔月”“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并称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其记载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左传》,而孟姜女哭的便是齐长城。2006年,“孟姜女传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指明其起源地在山东。

2008年发现于莱芜区上王庄村的《孟姜女纪铭》,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孟姜女碑。上王庄村周边保存着较完整的一段齐长城,以及黄石关遗址、战国古道和石臼等。2019年,村党支部牵头筹建孟姜女文化民俗博物馆,收藏了有关孟姜女的珍贵书籍资料、专家学者论文、戏曲影像等。

近年来,上王庄村先后被列入山东省第四批“历史文化名村”和第二批“山东省古村落”。随着知名度的提升,慕名而来的游客渐多,农家乐、民宿生意兴旺起来,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2000多年间,齐长城沿线不乏风云人物各领风骚,史书民谣均有记载。但周边险要异常、飞鸟罕至的地势,却让百姓的生活难言轻松。“齐长城,弯又弯,一条长龙卧云间。摩云山,霹雳尖,不带干粮难回还。”莱芜区茶业口镇卧云铺村几百年来一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诉说当地村民曾经生活的艰辛。

茶业口镇位于莱芜区东北部山区,是章丘、博山、莱芜交界之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重要的古商道,现存黄石关、风门道关等齐长城重要关口。这段随山势呈东西走向的齐长城南侧,依次分布着下法山、中法山、上法山、卧云铺、逯家岭五个古老山村,总计人口2800人,并称为“一线五村”。

“之前就在山上种些玉米和谷子,再就是红香椿,想卖钱要走到十几里外的山下,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也挣不了几个钱。”卧云铺村67岁村民闫德成说,前些年,吃够了山里苦的村民大都下山打工了,只有像他这样行动不便的老人还留在山上。

如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齐长城沿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周边村民的生活早已日月换新天。“齐长城沿线自然风景秀丽,‘一线五村’山环水绕、物产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其实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茶业口镇党委书记吕正农说,从2015年开始,当地围绕“一线五村”开发旅游产业,一条9.7公里的山路从山脚修到山顶,串起了5个村庄,让封闭数百年的穷山村焕发新生。

逯家岭村是茶业口镇境内地势最高的村庄,横亘村北的齐长城东西延绵数公里。这段长城的风门道关,因关隘位于山口、一年四季刮风得名。逯家岭村因地势险峻、奇峰矗立,又被称为“挂在悬崖上的村庄”。随着交通条件改善,越来越多的游客“打卡”逯家岭,深居山岭的古老村庄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热播电视剧《安家》让我们村更加火爆,不少游客专程来感受电视剧里的场景和氛围。”逯家岭村党支部书记逯思涛说,目前已经有5部电影和电视剧在逯家岭里取景。

石屋、石墙、石头巷,石砌长城好风光。在济南章丘文祖街道,一段保存较为完好的石砌齐长城脚下,有一座石头遍地的古村落——石子口村。曾经,石头是贫穷的代名词。石子口村党支部书记王化伟说,满村的石头刨不出几个钱,村集体连续多年都是零收入,为了生存,不少村民只能逃离这一堆堆石头。

点石成金的变化发生在2017年。石子口村引来了投资商发展乡村旅游,在保留村落古朴样貌的同时,满足都市人休闲放松的需求。

除了独具特色的石头房,村南不远处的齐长城更赋予了村子独特的文化内涵。去年,当地策划了齐长城文化艺术节,传统戏曲、非遗表演和现代舞蹈、时尚乐队在古长城脚下轮番登场,上万名中外游客来到这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潮流的激情碰撞。现在石子口村一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超过60万元。

“如今,2600多年的齐长城穿越历史时空,仍然绵延千里,沿线古村落的面貌和产业形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长城串起了一条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链条。”山东大学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王德刚说。(王念 王志 孙晓辉)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