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的话(余秋雨的话剧)
中国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坐在余秋雨中国文化必修课的讲堂上,品味中国文化的润物无声和磅礴生机。
美天仙还要比她丑,嫦娥见她也害羞,年表的人爱有够,就是你七十七、八十八、九十九年迈老者见了她眉开眼笑点了点头,世界上这个样的女子真是少有,这才是窈窕淑女(那)君子好逑!——评剧《花为媒》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汤显祖的《牡丹亭·游园·皂罗袍》
上次讲到中国文脉记忆序列的宋代部分。宋代部分已经结束了,宋代它的结束对中国文脉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转折,在很多文体上的脉象,它已经走向衰落,宋代以后,当然在诗词、散文上也会有一些佳作,但是气脉已经往下走了。
最后的高地
元明清这三代里边,真正占领我们文脉主要地位的,其实是戏剧和小说,而且这个戏剧、小说,好多都是人所共知,成为中国文脉在这三代里边生龙活虎的一种体现。
但是又遇到一个问题,我所说的小说,譬如我们都知道的几部名著,已经谈不上要仔仔细细地来做序列排列了,因为最重要的譬如四部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个排列大家都已经形成共识。所以我只能简单的提一下,真正要仔细提的则是戏剧。
因为戏剧,第一,它实实在在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文脉存在;第二,它在当时三代的社会上影响巨大;第三,它确实把我们中国文化的一种内在的创造力迸发出来了,在戏剧里边。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从今天开始,我在讲元明清这三代文脉的时候,主要的精力是放在戏剧上。
我们中国民众的审美大潮,元明清三代的审美大潮,几乎超过我们以前的任何一种文体,譬如像唐诗,传扬当然也是很广泛,但是让民众聚集在一个空间里边,山呼海啸的投入审美,这样的情景没有出现过。相反,戏剧在元明清三代,真正形成了审美大潮。
那么,行了,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上面坐了个长官,他把自己看成一个至高无上的精神象征,这其实是一种表演,他家里的人觉得生活当中他不是这样的;那么下面的大臣,要表现出自己的忠诚,要表现出自己是奴才,这都是一种表演。不管是他们的走路姿态,不管是他们的服装,还是他们讲话的声音,都是如此;那么宫廷里边的皇后、贵妃,都是这样。
所以,泛表演,或者说泛戏剧化,让戏剧的因子很难集聚到舞台上来。大家理解我这个意思了吗?就是处处在演戏,那个戏就不对了,真正的戏就起不来了。
直到我们现在有的时候也是这样,好像经常在演戏,戏就起不来了,这是我讲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精神上的非戏剧化,精神是非戏剧化的,什么道理?因为我们的主要精神是儒家、道家和佛家,这三种思想都主张温和,温柔敦厚,都主张平静,都主张没有冲突,都主张消除社会矛盾。
这些思维方式对于戏剧这一点来说,那是非常大的麻烦,因为戏剧要求的就是,寻找冲突,集中冲突,激化冲突,爆发冲突,然后解决冲突,不能解决,也让悲剧留给观众,这是一个戏剧的一个非常大的特征。
我们想一想,古希腊的悲剧是不是这样?那个披头散发、扬天长啸,那个完全是死了全家或者死了自己,去追求一个什么样的目标等等等等,都是这样的戏剧。然后我们生活当中有大量这样的事情,但是我们的意识形态,我们的主要的精神是不提倡这个的,特别是儒家,要求的是温柔敦厚。
大家知道,整个思维温柔敦厚,那就变成非戏剧化的精神了。非戏剧化的精神,使大量高智商的创造者,很难去全身心地投入戏剧,因为这和他的主干的精神追求有了很大的区别,所以,戏剧就一直来不了了。
总体来说,生活中的泛戏剧化和精神上的非戏剧化,造成了中国戏剧姗姗来迟的重要原因。
萌芽与初步爆发
好,终于慢慢地有一些戏剧的片段,戏剧的小型状态和原始状态出来了。
一到宋元之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什么变化呢?北方的少数民族要占领中原的时候,前面这两个生活中的泛戏剧化和精神上的非戏剧化,他们都不存在。他们非常直白地过着自己的日子,在马背上呼啸前进,他们不追求生活中的泛剧化,他们用刀枪剑戟来说话,他们也不讲究温柔敦厚,他们完全没有在精神上非戏剧化的这个传统,而且他们要占领中原,汉文程度不高,所以愿意看的是一些歌舞表演和简单的戏剧片段的表演。
在这样情况下,宋和金当时经常在打仗的时候,已经出现这个情景,就是金向宋索取的财物里边,经常会要求希望来多少歌舞演员和戏剧演员。当时的戏剧尽管不完整,但是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那种小品演员或者是滑稽演员一样,要争演员,他们非常愿意看这样的演出。
那么当蒙古人占领中原,建立了元朝以后,就产生了完全不同于以前中国文化的情景,演员地位很高,他们生活可能还是贫困的,但是成为社会上非常注目的人。因为所有新来的掌权者,都以看他们的演出作为重要的娱乐项目,有时还要随军带着他们,在官场里边,如果有任何仪式的时候要看一段表演,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社会的重心改变了。演员大汇集了,特别是汇集到了当时的大都,譬如像北京这样的地方。另外又出现了剧作家的大汇集,剧作家怎么会汇集起来呢?
在元代,中国汉族文人的地位非常低,在几个社会等级的排列当中,九儒十丐,就是最后一个当然是乞丐,乞丐上面就是文人了。我认为上面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人,社会层次很低的人,都排在文人前面,文人地位很低。更麻烦的是,本来在元朝以前,文人有一条道路就是科举,靠科举他有可能做官,他有可能改变自己很低的地位,但是到了元朝进来以后,科举停了很久,停了七八十年,这一下子,这些文人到哪里去呢?没地方去了。所以,已经非常热闹的演出场所成了他们经常要去的地方。
他们去了以后,和这些演员成了朋友以后,一起喝酒一起聊天以后,他们发现一点,你们所演的东西,我们可以变成更完整的故事,更有趣的矛盾,于是,一批剧作家出现了,而且是和演出团体紧紧连在一起的人。
我前面讲到,就是在宋元时代交界之际,出现了两种聚合,一个是演员在提高了人们的关注度的情况下,地位提高,群体聚集。第二,剧作家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找到了自己新工作,本来他们不叫剧作家,他们是准备科举考试的人,现在没地方考了,他们这一聚合,这两大聚合连在一起,就给元代的杂剧做好了非常充分的人才准备。
王国维先生对中国戏曲有个非常经典的定义,叫做“以歌舞演故事”。这短短几个字,它主要的一种特征全部概括了,因为中国的戏剧,有歌有舞,演一个故事。
我们如果把它脱开以后,譬如话剧,现在的话剧,它未必有歌,也未必有舞,但是,它也是调动听觉艺术,也调动视觉艺术。歌舞,就是我们把它扩大为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以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的组合,组合在一种核心力量,演,就是集中在演员身上,最后体现出一个故事来,这个故事就是剧作家们的事了。
当时演员们身上有歌有舞有表演,再和一批来到了他们棚子里边的落魄文人组合在一起,以歌舞演故事的这个公式完全成功了。所以,元杂剧就像火山爆发一样出来了。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