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无私的主人公是谁(大公无私的主人公是谁的 答案)
英雄群体叙事,彰显崇高信仰力量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总书记冒着严寒、踏着冰雪来到河北保定市阜平县,深入龙泉关镇骆驼湾村、顾家台村,考察革命老区扶贫工作,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的总动员令。此后的8年中,“第一书记”这个新时代最为特殊的称号响彻神州大地,她不仅是一个赋有神圣使命感的党的基层组织的职务,还彪炳出一个具有崇高信仰的英雄群体。影片采用英雄群体叙事手法,以四个不同地域村落、不同性别年龄、不同困难、不同解决方式的“第一书记”为轴,形成四个各具代表性的单元板块。又以带领基层群众投身“脱贫攻坚”昂首挺进“乡村振兴”为红线贯穿全片始终,真实、生动、全面、深刻地塑造了“第一书记”的英雄群体,揭示出共产党员崇高信仰的力量。
从2015年开始我国大规模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他们来自不同行业,怀揣同一颗初心,从西南到东北,从大漠到深山,奔赴中国最贫瘠的土地。他们是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是干事创业的“主心骨”、还是村民百姓的“贴心人”……称呼不小,责任很大。不是村干部,却扛起了村里大小事,名冠“第一”。从此肩上是使命与担当,脚下是责任与坚守,真心实意为民办事、服务。这是一群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的有志之士 。
镜头聚焦旺青罗布这位35岁的第一书记,当他面对定日宗措村这些贫困的村民和荒凉奇绝的处境时,客观而无奈地感叹着,“这些人就在这儿,你倒底要怎么办?”出路在哪里?他是藏族人,知道“尼辖宗措村,在藏语中的意思,就是向着太阳生活”。可是这里除了阳光和稀簿的空气,缺少土地、缺少产业、缺少资源,老百姓日子太难、太苦了。放眼望去,高山荒野,没有什么可以尽快脱贫致富的路径。他经过调研发现岗巴羊和西马拉雅绵羊比较适合于在4200米高山上养殖。因此,他研判组建村子养殖合作社便是最好的办法。但是,访遍全村56户村民,几乎没有一个拥护的人。他又找到老村支书索朗,这是一个到过日喀则、拉萨做生意、见过大世面的“能人”,在村里很有威望。旺青罗布鼓动由索朗出面做通村民工作,成立宗措村养殖合作社。接下来,挖水池、砌羊圈,把羊养好、牧场防狼、寻找销路,成为旺青罗布第一书记身体力行、心头牵挂的神圣使命。旺青罗布抓特色经济、致富一方的结果是,影片在第一单元尾声中让我们看到了宗措村民们充满阳光的幸福笑脸。旺青罗布来北京参加《我们是第一书记》首映礼的当晚,还不忘和影片推介大使薇娅女士一起去直播“带货”卖羊。
**总书记于2012年12月29日在保定革命老区阜平县骆驼湾村慰问老区人民、调研考察时指出,“要看真贫,真脱贫。”新闻纪实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不仅以真实影像记录了“真贫”,也以多彩的真实镜像生动反映出脱贫攻坚战给贫困山乡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巨变——“真脱贫”。
贫困百姓的米袋子、钱袋子、生产生活方式、村容村貌巨变,大家有目共睹。而其在精神层面、文化生活、未成年教育、孩子培养等方面的成果,都将日益显现出磅礴的内生动力。
**总书记在今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摆脱贫困一直是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特别是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我们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履行减贫国际责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做世界减贫事业的有力推动者。纵览古今、环顾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这个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
新闻纪实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以一种人类学的文化视角,以千百万扶贫攻坚战英雄的群体叙事,以中国电影艺术家的良知情怀,为时代画像,为人民立言,为英雄塑碑,是一部传得开、留得住、永难忘的电影佳作。(作者:汪帆 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河北传媒学院二级教授、河北省影视协会副主席)
来源:中国电影报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