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哪个三眼,出人意料:戏班演出习俗真多
【“旧戏班的奇特习俗”系列之3】
出人意料:戏班演出习俗真多‖老家许昌
文‖马炎心 贾凤翔
(接上期。欲欣赏“旧戏班的奇特习俗”系列之2的精彩内容,欢迎点击以下链接:长长见识:旧戏班咋分钱?)
【扎场戏】
戏班演戏提前一天赶到,于下午或晚上唱扎场戏。扎场戏演三出,谓之“三出头”。第一出是《加官》;第二出是《拦路封相》,主要内容是苏秦说六国有功,秦王心喜,命段干木拦路封相,宣读圣旨,苏秦谢恩,回朝奉君;第三出是《拜堂》,主要内容是吕蒙正夫妻二人在音乐锣鼓声中上场,拜堂后下场。
三出头后,有时还上演一出折子戏,如《南阳关》《二进宫》之类。必须拿好的演员、好的服装,这叫亮腔亮箱。扎场戏唱后,以后几天哪怕遇到风雨不能演出,写戏者也要照付戏价。扎场戏没有报酬,属戏班白送。
【对台戏】
两个剧团在一个地方演戏,或者是戏台口对口,或者相距不远。开戏住戏以点炮或放三眼铳为号。住戏时听到炮响,不管演到什么地方都得停住。以台下观众多少论输赢,凡赢者社头拿出物资或钱进行奖赏,所以班社剧团遇到对台戏,就想尽一切办法把戏唱好,争取观众,输了丢人失威信。
【送客戏】
一个演出点最后一场戏结束后要再送一场小戏为“捎出戏”,也叫送客戏。戏班如果不演“捎出戏”,观众不起座。
【踩场戏】
俗称“头一官”。在正本戏开演前,先上去一个踩场的演员,上场念四句打油诗,如:“天高撞不着,斗大盛得多,不种玉秫秫,不得吃黄馍。”入座后再前三皇后五帝地唱、念,来消磨时间。常唱的有:“昔日里有个二大贤,兄弟二人让江山。兄让弟来弟不坐,弟让兄来兄不担……”
待后台化妆齐备,正本戏要开演了,暗中打个招呼,他就起立唱两句,如“我在此处莫久站,去母亲身边问问安”等。开场戏若唱功不佳,大多挨骂。这是“文踩场”。由于观众越来越不满这种拖延时间的踩场,又采取用武打戏开场的办法,叫“武踩场”。
【加官戏】
一种是给神加官。在庙会正会日场戏开演之前或演出中间,鞭炮一响,掌班讲明给某庙某神加官。演员装扮的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上场,各唱一段歌颂功德的戏。然后,一位戴面具、着红蟒和相貂的演员上场,展示“指日高升”之类的黄布条幅,然后下场。
另一种是给人加官。一演员着红蟒,戴相貂,手持“天官赐福”“当朝一品”“指日高升”之类的条幅向观众展示。给人加官的戏在戏班到一地演出第一场戏时上演,或者当地豪绅显贵看戏时上演,均在开演前或演出中间上演。加官戏开演时,由掌班在台上高喊:“给某某大人加官。”若为贵妇人加官,出场演员改穿凤冠霞帔。被加官者当即给赏钱,掌班报出赏钱数目,演员谢赏,施礼下场。
【拉官戏】
班社不论在何处按合同演出期间,如遇官衙或政府要戏,不管合同是否到期,都要遵命而去,称为“拉官戏”。若有违抗,戏班就很难在当地演下去。
【赔礼戏】
民间发生较大纷争,或侵毁公物严重者,理亏一方被罚出资演戏。赔礼认错以示悔过,这种戏称“赔礼戏”。剧目多演《打金枝》等。
【祭祖戏】
又叫“唱鬼戏”。先祖过世,每逢周年(特别是十周年),后代子孙为怀念先祖辛劳创业及养育之恩,搭台写戏用以慰藉先祖在天之灵,寄托后辈人的哀思。戏资儿孙分摊,共同操办,也有亲朋出资送戏者。开戏之前,将亡灵之位供于戏台对面,焚香烧纸,默哀祭悼,奏悲乐,继而演出,头场多为悲剧,而后自便。
【白头戏】
又叫“叮当会”“闹丧戏”。妇女出嫁,受虐待或其他原因死于非命,娘家为了出气,就罚婆家唱戏。一般演4天12场,第二天必演悲剧《后楚国》,其他则多演《孟姜女哭长城》《大祭桩》。有的戏台两边以白绫裹柱,有的以百尺白布横挂台口,有的用百尺白布做两个大白绣球置于前后台。戏演完后,白布归戏班所有。主家还须给每位演员封钱,戏价往往高出一倍。
【份外戏】
即不在合同的外加戏。份外戏有两种:一种是戏班主动送戏,其目的是为了与对方加深友谊,或对方招待很好,用作酬谢;另一种是写戏一方于庙会或物资交流会的当天要求加戏。两种情况的份外戏均不收戏资,不过写戏之戏主都不亏待班社,往往送以厚礼。
【年稔戏】
五谷丰登之年,邀戏班演戏,众民同乐,选当地百姓喜爱剧目,演戏时间多在农闲季节。
【节令戏】
人们乞求丰收,备耕备播,依农时节令定时演戏,村民集资,付给戏价。
【应节戏】
每逢节日演戏为应节戏。如正月十五灯节演《闹花灯》,五月初五端午节演《白蛇传》,二月初二龙抬头演《大登殿》,七月初七演《天河配》,八月十五中秋节演《嫦娥奔月》等。
【求雨戏】
农村久旱不雨,禾苗枯萎,农民往往祈祷上苍,设台唱戏祈雨。
【集会戏】
旧时集会,为招徕客商,扩大贸易,大都演戏,或者某村、某镇新起大会也必唱大戏,集会戏资由集头、会首从集会收入中支付。
【反串戏】
演员扮演与本行当反差较大的脚色。唱生的唱老旦或其他脚,唱旦的唱老生或大花脸,唱花脸的唱小旦等等,造成滑稽效果。常常在过年时演出,不售票,含有自娱和喜庆的意思。
【贺喜戏】
富庶之家立碑挂匾、祝寿添口、中举、店铺开张时演出。剧目由主家视事点定。若典礼、迎宾、送客需奏乐,在戏价外另加“红封”,正戏之外需进院入室演唱者亦需另加赏资。剧目有《对花枪》《天河配》《麒麟送子》等。
【吃会戏】
一村会首向邻村串联发动,入会者不分男女老幼,只要麦秋之后交粮若干,便可入会。农闲时节演。入会者交钱。除搭台设场看戏酒宴和戏价外,尚有盈余时,发给每个会员。
【亮箱戏】
为显示阵容争取观众,班社每至一地,拿出脚色众多行当齐全的戏,这种戏称为亮箱戏或亮脚戏。剧目有《反阳河》《闻幽州》《老征东》《黑石关》等。不同剧种各有自己的亮箱戏,南阳一些地区有民谚曰:“越调亮箱《避风簪》;梆子亮箱《青铜山》;二簧亮箱《劈三关》;曲子班里没啥看,光看裙子和蓝衫。”
【堂会戏】
富豪乡绅在私宅举行演出。节目据主人需求及爱好点派。为显示体面,赏钱可观,但豪门仗势不规,常令演员陪酒、点烟,不少艺人拒演。经常上演的剧目有《八仙庆寿》《全家福》《拜寿》等。
【祭神戏】
在各种庙会上演出,诸如火神会、财神会、苍帝庙会、龙王庙会、关帝庙会、阎王庙会、三娘子庙会、天齐庙会、城隍庙会、奶奶庙会等。资用各有所出,敬火神按房摊派,敬财神由店铺捐资,敬龙王按土地分担。剧目也按庙会性质选定,敬财神演《赵公明下山》,敬火神演《火龙神》,敬奶奶演《五子登科》。每值会期,商贾游客万众汇集,百货盈街,牛羊满市,热闹非凡。
【开光戏】
寺庙神像塑成后,有人认为必须“开光”,神才有灵。开光时仪式隆重,请戏敬神,剧目有《大赐福》等。
【还愿戏】
以唱戏求神许愿后,要唱还愿戏。所求神灵庙中有戏台者在庙中唱,无戏台者重新搭台。在戏台对面搭神棚,供神位,上祭品。会主或会首先敬神灵,然后唱戏。得子者唱《麒麟送子》,祛病者唱《敬德赶药王》等。或婚丧嫁娶、为老人庆寿等。个人许愿者个人出资,集体许愿者集体筹资。禁演悲苦戏和犯杀戏。
【公展戏】
三天三夜不停演出,戏班要价高。一般戏班不敢答应,只有演员充实的班社才敢订演出契约。深夜两点到四点之间,观众寥寥无几,戏班多用丑脚表演些小戏消磨时间,让其他演员休息。
【老鸹叫戏】
有的村镇演戏,尤其是在逢古会时演,比一般戏价高。写戏时同戏班商定,早上不论天亮不亮,看戏人多少,只要老鸹一叫,就得开戏,否则,便扣戏价。老鸹不叫时,常有人用石块砸,用木棍戳。
【赌戏】
会首特为聚赌写的戏。剧目没有特殊规定。舞台后边专设许多桌凳,赌徒从四面八方云集而至,会首从中抽头取利。
【庙会戏】
也叫祭神戏,为祭奠某庙某神而唱的戏。如:正月十三火神庙会。相传这一日是火神爷的生日;二月十五老君庙会,这一日是老君爷的生日。还有关帝庙会、天老庙会、中王庙会等。凡有庙即有庙会,有庙会就要唱戏。
(一个科班建立后,老师叫孩子们按年龄大小排成队,最小的叫“垫窝”。站好队后,老师把“垫窝”叫出来,头顶鞭子一把,杆子一根,让其余孩子齐跪面前连叩三个头……精彩内容,明天继续。)
【作者简介】马炎心,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历任中共许昌市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许昌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中共许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系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编写、整理各类剧目近20部,多部参加省级以上赛事并获多项大奖。独自或与人合作出版戏剧、文学和历史研究专著多部,在省内外具有广泛影响。
贾凤翔,曾获河南省高等院校毕业统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全省第一名,进修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现为许昌市老干部大学文学教师。在小说、散文、戏剧、影视、曲艺、诗歌、文艺评论、历史研究、书法、音乐、摄影、演讲、表演诸领域均曾在国家级、省级发表作品或获奖。出书三十余本。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名列《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博客被新浪总部评为全球十大新锐之一。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等内容,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